王冠璽觀點:從川普到木蘭─美國徹底個人主義的特徵與反思

2020-10-12 07:10

? 人氣

徹底個人主義在人際關係上有虛幻主義傾向,亦即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想像去塑造世界,力圖超越所有的障礙來提升自己,為了能夠提升自己,他甚至會願意忍受順從以達到目的。對於那些地位比較低的人,他會施予慷慨照顧,並要求他們必須符合他的期望來表現。他絕不忍受那些地位比他低的人要求與他平起平坐,如果地位較低的人有想凌駕於他之上的企圖,在必要時,他甚至會訴諸武力來確保自己的領先位置。徹底個人主義的這種虛幻主義傾向,也被美國延伸到國際關係上來,美國絕對無法忍受他與他所處的社會在國際上處於落後位置。在說明徹底個人主義在人際關係上所顯現的特點後,讀者對美國是如何考慮國際關係這一方面的問題,當有心領神會的感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一波三折,又因女主角劉亦菲挺港警言論惹議。(AP)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一波三折,又因女主角劉亦菲挺港警言論惹議。(AP)

2020年9月,全球上映了美國迪士尼公司拍攝的真人版《木蘭》;這部經過改編的電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爭議。有關這部電影的爭議,十分適合用來展示中美社會有關成功與英雄,以及男女性別之定位異同。中國語境中的《木蘭辭》,傳達出的意念清清楚楚,此乃以孝之名代父出征,因而得以傳誦千年;而「孝」正是以情境為中心的中國人之核心樞紐價值。

然而美國迪士尼的製片團隊並不考慮木蘭對中國社會的意義與價值,而是將美國社會的時代女性英雄形象,移花接木到了中國古代的木蘭身上。觀乎全片,美國迪士尼版的「木蘭」,傳達了以下兩個核心價值:

一、loyal、brave、true(忠誠、勇敢、真實):這三個英文字所對應的均是美國社會的英雄品質。劇末,美國迪士尼版的木蘭雖被添加了中文「孝」的品質,惟其對應的英文台詞,卻不是filial piety(孝),而是devotion to family(對家庭的奉獻)。這是因為在美國社會中,並沒有「孝」這樣的傳統。在中國人所盡知的「孝」,在美國社會中找不出對應的概念,因而美國人只能將「孝」解釋成了是一種對家庭的奉獻。

二、徹底的個人主義與女性主義:美國的電影套路都十分接近,一個英雄,或是少數英雄合作,就能拯救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乃至於整個地球。美國的迪士尼版木蘭,很像是由中國女性演出的另類版「美國隊長」。劇中對女巫的同情與女性在男性社會中的重新定位與被肯定,乃至於最終被國家的最高權威委以重任,均透露出了濃厚的徹底個人主義與女性主義色彩的意象。若是推遠一點來看,美國迪士尼版的木蘭,更像是15世紀初率領法國英勇抵抗英軍,最後被英軍以女巫罪名燒死的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

許倬雲在《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一書中,對美國的徹底個人主義傾向的分析和評判俯拾皆是。美國的起源是清教徒尋找自由土地,他們以決絕的勇氣,在一片全新的大陸上拓展領地,建功立業。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知識的普及,信仰對民眾的約束越來越小,個人主義與資產階級制度中的逐利本能高據上風。在勝者為王的競爭中,「個人主義」逐漸淪為獨佔和自私,成為美國的國家氣質,拋棄基督教核心價值觀的美國人,逐漸變化為「徹底的個人主義」。這種個人主義的失控,體現在市民生活中,是極度的享樂主義;體現在民主政治中,則是用情緒投選票的美國至上主義。美國的主流社會,赤裸裸的採取著雙重標準,偏見是隨處可見的。而美國社會的弊病禍源,即在於一個已經實質遠離了他們最初信仰的,缺乏制約的「徹底個人主義」,以及與此焦不離孟的雙重標準與偏見。

對一個仍然具有理想性,但是卻受到徹底個人主義戕害至深的美國社會,我想正處於風口浪尖的中國大陸與臺灣,不管是執政當局或是民間,都應該在瞭解美國的基本國民性之後,審慎以對。暴虎馮河只能顯示出自己的無知與洗刷不掉的義和團氣質,在這一點上,不僅適用於中美關係,也適用於兩岸關係。管見以為,治療美國徹底個人主義的藥方,其實美國人的祖先自己就有,那就是深切的反思與求索,十六世紀渡海到新大陸的清教徒們的心思意念與核心價值取向。

*作者為浙江大學兩岸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陸軍第42期預備軍官,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