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蔡總統應展現包容、整合力,團結台灣以突破執政困境

2017-08-12 06:30

? 人氣

面對藍綠兩岸政策的差異,作者呼籲總統蔡英文(圖中)應立即召開兩岸政策「國是會議」,邀集朝野政黨與各界人士溝通討論,以存 (或化)異求同、凝聚政策共識。(顏麟宇攝)

面對藍綠兩岸政策的差異,作者呼籲總統蔡英文(圖中)應立即召開兩岸政策「國是會議」,邀集朝野政黨與各界人士溝通討論,以存 (或化)異求同、凝聚政策共識。(顏麟宇攝)

中共19大即將召開,從習近平最近「六個不允許」的談話,以及中國對吳敦義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政策頗有微詞,加上中共傳媒不得出現「一中各表」字眼等觀之,19大後中國對台政策可能轉趨強硬,更加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為主的統台策略。對此,蔡英文總統最近出席「2017亞太安全對話」時表示,希望雙方能一起找出兩岸互動的新模式,以利兩岸的穩定與繁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要與中國一起找出兩岸互動的新模式,蔡總統就必須在「維持現狀」的現狀中找到兩岸的連結點—「一中各表」,但由於未來中國對台策略可能緊縮為「一中」,根本不想讓台灣有一中「各表」的模糊空間,故而藍綠兩岸政策如能「存異求同」,將有機會漸趨同於我國憲法的一個「中華各表」為雙方的政策共識。果如此,就能團結對外,增強台灣的力量,促使中國調整對台政策。

由於藍綠陣營對中國與國際情勢以及誰改變台海現狀的看法不同,故雙方兩岸政策有異。藍營認為以現今中國依然強烈的民族主義及其國際政經影響力,台灣根本沒有無限上綱台灣意識,並衝撞「一中原則」紅線的本錢,反而應藉由中國現階段穩健發展經濟的政策,從中國「一中原則」的政策中找出模糊的灰色地帶,務實地藉由兩岸經貿的合作改善兩岸關係,並藉此加強大陸人民對台灣的了解,才能爭取台灣更多的國際空間。

但是綠營卻認為在「台灣主權模糊化」的情形下,台灣委屈的結果仍無法求全,中國還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壓縮台灣國際空間、全面挖取我外交牆腳,縱使我國使用中華台北或衛生實體等彈性名稱加入WHO等國際組織,都遭中國阻擾無法如願,反會在中國政經兩手策略運用下,邁向「一中」方向,最後被統一;故台灣應堅持主權對等、在沒有「一中」前提的原則下與中國改善兩岸關係。

藍綠雙方因歷史經驗不同,對中國的看法與選民對象也不同,因而選戰策略與兩岸政策也相異,這是可理解的。然而,雙方在政治鬥爭與選戰的催化下,各自醜化、誇大對方的政策缺點,共同點不見了,以致朝野難以凝聚兩岸政策共識,無法團結因應中國,大大削弱了台灣的力量。

蔡英文在第二次競選總統時曾表示,台灣最重要的是團結,未來執政時將建構朝野協商溝通的平台,俾朝野能團結合作,一同面對未來的挑戰。但蔡總統執政1年多迄今,朝野因為兩岸政策及相關的兩岸經貿策略的不同,無法團結合作,藍綠鬥爭得比以前還激烈,親藍媒體亦大肆抨擊蔡政府所有政策,嚴重影響政府的政策推動,蔡因而無法團結民心,民調也受到衝擊,迄今未見起色跡象。

民進黨以維護台灣主權及人民選擇權與自由民主生活為原則的兩岸政策,雖然已獲得頗多台灣人民的支持,但與中國當局視「台灣為中國一部分」的「一中統台」政策格格不入;而蔡總統執政後,以憲法為基礎的「維持現狀」策略,無法突破九二「一中」的框限,找到可取代「九二共識」、中國不排斥的政策,以致兩岸關係退化緊繃,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國際外交空間亦遭到中國的壓縮,同時最近亦不時面臨中國的恫嚇。

反觀國民黨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口號但偏向「一中」的兩岸政策,雖讓兩岸關係得以和平穩定發展並簽訂各項經貿協議,但是在馬政府無完整策略,爭取到中國對我方「各表」認可的情形下,台灣已陷入「一中」框架(馬習會即為明顯例子),在未來經濟無法自主,必須仰靠中國的情勢下,將失去對等談判籌碼,逐漸走向被中國統一之路。

20170614前副總統吳敦義出席「中華中興菁英發展協會」會員大會.並向在座青年菁英激勵談話.(陳明仁攝)
作者表示,國民黨以九二「一中共識」為主軸的兩岸政策,雖讓兩岸關係得以和平穩定發展,但是馬政府無法爭取到中國對我方「各表」認可的情形下,台灣已陷入「一中」框架。圖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出席。(資料照,陳明仁攝)

另一方面,由於台灣人民的國家意識已形成,80%的台灣民眾不分藍綠,都不想被中國統一。這是中國對台策略最大的盲點。中國必須認清此政治現實,不能實現的政策就必須調整或修正,以利兩岸的和平發展。因此,針對台灣與中國政策上的盲點,朝野必須截長補短、凝聚共識,團結運用台灣的民主價值、多元文化及卓越的資訊科技與地緣戰略位置等有利因素來化解不利因素,呼籲中國調整對台策略,方能突破台灣的兩岸困境。

2016年總統府前元旦升旗典禮,台獨人士持民進黨旗至現場高呼台灣獨立。(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台灣人民的國家意識已形成,80%的台灣民眾不分藍綠,都不想被中國統一。這是中國對台策略最大的盲點。(資料照,顏麟宇攝)

上述朝野兩岸政策都顧此失彼,均無法在鞏固台灣主權原則下,跟中國維持和平穩定關係,這是朝野大陸政策的盲點,也是台灣的困境。

然而,細查朝野兩岸政策,雖然國民黨的政策比較靠向中國,民進黨則與中國保持安全距離,惟朝野及其支持者都想維持目前的自由民主生活,均有不想被中國以「一國兩制」統一之共識,這是台灣因應中國最重要的團結籌碼。由於台灣人民的國家意識已形成,百分之八十的台灣民眾不分藍綠,都不想被中國統一,這是中國對台策略最大的盲點。中國必須認清此政治現實,不能實現的政策就必須調整或修正,以利兩岸的和平發展。因此,針對台灣與中國政策上的盲點,朝野必須截長補短、凝聚共識,團結運用台灣的民主價值、多元文化及厚實的資訊產業與地緣戰略位置等有利因素來化解不利因素,呼籲中國調整對台策略,方能突破台灣的兩岸困境。

綜合上述,朝野可從減少差異、擴大共同面著手,先從政策上檢視自己政策的盲點,找出雙方政策的最大公約數,並擇取對方的優點,而後在「民主共存」、「團結共生」原則下,朝野各讓一步,應能獲致兩岸與外交政策共識,以更宏觀的兩岸政策,向北京喊話,突破一中僵局,有關策略如下:

(一)擴大相同點─「民主共存」價值的維護:

藍綠均想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都反對台灣在中國「一國兩制」體制下被統一。故而,在朝野均有護衛台灣民主體制決心的情形下,朝野應思索如何以「民主共存」的理念結合並加強雙方維護民主現狀的力量不致被中國從中分化破壞。鑒此,民進黨及相關媒體與學者應尊重國民黨居於歷史感情以及對兩岸與國際情勢判斷下所做的「民主統一」戰略選擇,不要刻意給對方帶上「中國同路人、賣台」的帽子,以免激化省籍與政治對立,擴大了政策的相異面,卻弱化了政策相同面的共識凝聚基礎。國民黨及擁藍媒體與學者同樣也要尊重民進黨基於歷史感情及戰略考量所做的「和平獨立」策略,不要將台獨抹黑「毒」化,讓台灣失掉未來與中國「對等」談判的槓桿力量以及我拓展國際空間的法理論述基礎。

(二)減少朝野政策差異點─「團結共生」:

在朝野居於護衛民主價值原則,都願意尊重對方政策的情形下,雙方應減少彼此政策上的差異點。民進黨應加強了解國民黨支持者的「遠距離中華民族主義情結」、中國人民的歷史經驗與強烈民族義、美中之間的共同利益與衝突,並藉此將政策調整得更具彈性、更有現實感;國民黨則要尊重民進黨的歷史經驗、台獨策略及大多數台灣人民想維持獨立現狀的心聲,修正九二「一中」共識政策。

鑒此,在民進黨願尊重國民黨歷史情結與「民主統一」政策的原則下,國民黨可以保持「民主統一」的大陸政策目標,但為了有利於目標的最後達成,現階段必須在「存異求同」、「團結共生」下,先與民進黨化解雙方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觀點的差異,以及摒棄中國所提不利台灣主權與民主現狀維護之九二「一中共識」主張,跟民進黨達成兩岸政策共識,並一起呼籲中國調整不利台灣主權維護、行不通的九二「一中共識」,尊重或認同中華民國憲法隱含的「一中各表」及兩岸分立分治現狀,雙方並以「中華共榮」為目標,建構新的「兩岸共識」。同時,民進黨並擱置或凍結備而不用的台獨黨綱。果能如此,朝野應能凝聚兩岸政策共識、團結對外。

然而,小英總統凝聚朝野兩岸政策共識最大的困難點是,比較難整合綠營不同的兩岸主張。對此(蔡總統必須先釐清一些綠營者走向制憲正名的結構性原因:

1.部分原因是根深蒂固的歷史情結與強烈的台灣民族主義所導致,但這只佔綠營支持者極少部分。

 2.大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國在國際上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台灣所導致。不少台灣人民認為委屈根本無法求全,而且由於使用「中華民國」國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混淆不清,讓世人誤以為「台灣仍是中國的一部份」,故而台灣必須改國名為「台灣共和國」,才能脫離「中華民國」的「一中」外殼,為世人所承認,爭取到獨立地位。這是贊成法理台獨的主要論述根據。

上述兩種結構性原因,第一項原因是植基於強烈的省籍與歷史情 結,很難予以說服,但只佔極少部份,只能以同情、諒解的態度尊重他們的選擇,故蔡總統必須針對第二項原因,鼓起勇氣很「明確」地以較完整的論述來溝通、說明他們的想法不可行,當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1.台灣縱使制憲正名成功,脫離了「中華民國」的一中外殼,頂多也是讓國際社會更了解「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但這並不是意味著國際社會因此會打破「一中政策」框架,承認改名後的台灣。

2.國際不敢、不願承認台灣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反對。以現今中國強烈的民族主義及在國際上的政經影響力,如中國不同意其他國家承認台灣,沒有一個國家會因我們改名而承認台灣,這是國際現實,我們必須認清這個無情、無法突破的國際大環境。

3.台灣如無法獲得別的國家外交承認,在國際上仍然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改了國名還是回到原點;而且更嚴重的是此舉是很明確的法理台獨,踩到了中國的紅線,除了將引發國際社會的不滿,中國勢必攻台,否則無法跟其人民交代,並遏阻藏獨與疆獨。

4.由於中國攻台是因為台灣法理台獨所導致,美國已表明不支持台獨,故在此情形下,美國不會出兵援助台灣,台灣將因此淪為萬劫不復之地。

5.退一步而言,縱使台灣改名獲得國際承認,以台灣跟中國在地緣上的鄰近性以及雙方緊密的經貿關係,台灣也無法脫離中國而「獨立」存在,縱使中國不攻台,只要中共不承認台灣,斬斷跟台灣所有的經濟臍帶關係並封鎖台灣的金流與物流等資源輸入,台灣就難以「獨立」生存。

小英總統如能如此詳細懇切地向綠營法理台獨或堅持台獨黨綱者述說台獨的不可行,以及必須使用我憲法隱含的一個「中華各表」作為藍綠兩岸政策共識之緣由,因該策略能鞏固台灣主權,將可整合凝聚綠營的兩岸共識,凍結台獨黨綱,進而跟國民黨達成兩岸政策共識。

雖然目前朝野為了政治利益,鬥爭得非常激烈,但大部分的台灣人民仍然希望朝野能夠和解、團結合作。因此,蔡總統應考量台灣人民普遍希望朝野團結的聲音,參酌上述的和解策略,先化解獨派的阻力,於民進黨內部求取共識後,再展現強大的包容、整合力,邀集國民黨主席溝通討論,以存 (或化)異求同、凝聚兩岸政策共識,團結因應中國,促使兩岸在「一中各表、中華共榮」的共識下,開展和平穩定的關係。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