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私校校長的建議,能救台灣高教嗎?

2020-10-13 05:50

? 人氣

仍以學雜費政策為例,過去公立大學的學雜費雖只私立大學的一半左右,但是國家經費大幅補助在各項軟、硬體設備上,讓公立大學不會因學雜費的收入低而影響其辦學品質;可是在私立大學方面,雖然其學雜費是公立的兩倍以及競爭型政府計畫補助,但除此之外並無更大的財務收入,二十年來物價通膨與涷漲學雜費,大幅限制了私立大學的擴展空間,其辦學成效與學術表現自然沒有公立大學亮眼。長期以來,當然形成了台灣所有高中考生及其家長「重公立、輕私立」的失衡心態,而這也是此次私立大學校長會議主訴的焦點所在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何改革?難道依照前述私立大學校長會議所提出來的四項建議和六點共識,就可以馬上解決這個長期以來的問題?當然不是,因為重點本就不在公、私立大學之間的辦學或財務差異,而是在於台灣到底有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學辦學理念。

這就又回到前述歐洲大學公共體系或美國大學自由市場的路線之爭了。其實筆者對這兩種改革路線並無特定的成見或立場,以下只希望分別評析其優劣得失,探討兩者在台灣實施的可能性以及實施之後的可能結果。

首先,若依歐洲大學的公共化體系進行改革,台灣當然就是把所有的大學,不論公私立進行一次徹底的體質盤點,畢竟過去因為教育決策單位的失職,造成大學數量過度膨脹,在少子女化浪潮來臨時又無因應之道,放任各大學惡性競爭、向下沈淪,以致有現在的高等教育危機。故而,藉由一次徹底的體質盤點,去蕪存菁留下少數真正認真辦學的大學(因為若要仿歐洲大學的公共化體系,國家財政不可能完全無條件地供應經費給現在所有的大學);然後,留存下來的大學全部公共化(即進行「公公併」或「公私併」成為全國皆公立大學),由國家支持其經費(只對學生收取低學費或免學費);如此一來,以現有的教育經費與資源,當可以完全支持所有公共化之後的大學體系,不會造成現行財政的額外負擔。

當然,在淘汰大學的過程中(這個過渡期可能長達四至十年),政府應該優先安置已經在學的學生使其順利完成學業,以及優惠安排教師的退休或轉業不致老無所依。至於淘汰後的私校校產,不論是全部收歸公有或部份歸給原校董事,也都必須制定一套合理的流程。這個方案,優點在於重塑台灣高等教育體系,擺脫過去長久以來的沈疴,建立一套可以邁向21世紀的國家教育體制;但缺點就在於變動幅度太大,若無妥善的過渡期規劃措施,勢必引起極大的反彈,甚至來不及建立教育新制便即夭折。教育部在今年6月時曾宣稱:已委託中正大學進行「大學公私立整併之分析」,廣蒐國內外案例,解析整併模式及可行性,作為未來政策推動參考,預計8月提出研究報告。如今8月已過邁入10月,更不知教育部的分析結果或政策方案何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