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宣觀點:台北房價為什麼掉不下來?經濟學家有答案

2020-10-11 05:50

? 人氣

勞工不是農作物,我們不會每天早上從家裡被運到果菜市場賣掉,但我們每天都要通勤到公司工作。邱念圈的概念,同樣能代換成勞工到公司的距離,是影響房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過真正影響房價的不單純是距離,正確來說還必須考量加入地形、運輸工具等因素後綜合出來的交通「易達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桃園的房價為何高於金山?

說起台灣哪裡有最多的工作機會,換句話說,也就是擁有最大勞動市場的地方,當然就是台北。從台北市中心到金山的航空距離約略相當於到桃園市中心,但願意買房在桃園到台北通勤工作的人絕對多於願意買房在金山的人,桃園的房價也一定遠高於金山。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都是新北,新店、三重、中永和、板橋這些容易進出台北的地區,房價會高於其他地方。

當然,現實中影響買房意願的還有周邊環境、小孩學區、吃飯購物等生活機能方不方便等要素,但在概念上,還是不脫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兩個理論。這些年來有關如何抑止房價上升的政策,都聚焦在囤房稅、實價登錄,這些影響交易行為的討論上,但交易行為其實已經是形成房價很末端的部分。而且傳統經濟學也告訴我們,利用政策去影響交易行為往往收效甚微,很多時候還會帶來反效果。

根據過往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來看,要從根本結構解決房價持續攀升的問題,只有兩條路線。第一條是找出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來增加收益,去抵銷地產成本上升的壓力;第二條則是想辦法縮短地產間品質落差,給使用者帶來不便的差距。

2020.10.05-桃園青埔房地產。(柯承惠攝)
桃園青埔房地產。(示意圖,柯承惠攝)

關於第一條如果由政府的口中說出來一定會被勞工罵死,因為這一條要是放在個人身上,就是叫大家自己想辦法改良工作效率,去提升自己的產值,發了大財之後就不用怕房價升高了。況且我們平心而論,歷史上所有生產方式的效率革新,背後都需要科技進步、制度改革,甚至整個產業結構改變等複雜的要素互相配合,也不是個別勞工自己有辦法說改就改,說提升就提升。

提升衛星城市的便利性

在第一條路線走不通的情況下,政府在基本面能做的就只剩下第二條。放在現實來看,政府要走第二條路,能做的就是透過國土規劃落實區域均衡發展,盡量拉近城鄉之間的差距。當然,想也知道政府沒有那個資源,真的把所有偏鄉的生活機能拉到跟台北市中心一樣。不可避免的,台灣多數的人口還是會因為生活品質的差距,往六都聚集成為所謂的「城鄉移民」。

但政府能做的,至少是把六都周邊足以容納這些城鄉移民的衛星市鎮,在生活機能與便利性上盡量拉到與市中心相當,尤其要提升這些城鎮到市中心的易達性,去弭平距離遠近所造成的不便。當大部分的城鄉移民感受到,居住在房價相對便宜的衛星市鎮,便利性不輸市中心,就不會追求更進一步往市中心去擠,自然就會減緩六都房價上漲的力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