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解放」時代能避免強權對撞?

中國的崛起將影響亞洲的和平,未來確實不樂觀。(美聯社)

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中斷言:「中國繼續崛起,亞洲不能和平,未來確實不樂觀。」因為國際政治現實中,只要潛在霸主崛起,安全競爭必然白熱化。

米爾斯海默的斷言在美中衝突全面白熱化之際備受討論。回到一個根本問題:「中國崛起」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得回頭探究中國從一九八○年代起如何嵌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加入二十世紀末那場規模壯闊的全球化。

運用資訊圖表九十頁解讀全球化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稱「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紀最被濫用的詞彙。到底怎麼理解全球化?法國經濟地理學者卡胡埃(Laurent Carroué)的《全球化的世界地圖》用約九十頁篇幅、九十張圖表讓你了解什麼是全球化。從他的角度看,也許大國政治悲劇不必然發生。

先談出版這本書的法國Autrement出版社,有一套「地圖叢書」──Atlas,介紹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等等領域重要議題,每本書都只有九十頁,採用大量資訊圖表(infographic)。至今十五年已出了一百多種。這些導論型書並非「懶人包」式資訊匯整,作者都是各領域專家,例如本書作者卡胡埃就是法國研究全球化的專家。

法國經濟地理學者卡胡埃用約90頁篇幅、90張圖表講解什麼是全球化。(無境文化提供)
法國經濟地理學者卡胡埃用約90頁篇幅、90張圖表解讀什麼是全球化。(無境文化提供)

本書視全球化為一個地緣歷史、地緣經濟、地緣政治與地緣戰略的系統,這是個漫長的地緣史(geohistory)過程,也是一個「動態、不穩定和衝突的建構」。就地緣政治與地緣戰略層面而言,全球化即各強權在洲或全球層面施展霸權而衝突。

書名中的「全球化」,法文是用“mondialisation”。作者認為這個字是指資本主義向全球地理空間擴散,而另一個字“globalization”指的是這個擴散過程中發生在全球層面的現象與治理問題。對於全球化這個地理變化,卡胡埃不只是從全球的尺度分析,同時也用區域、在地等尺度來看全球化帶來的改變。

全球化不會讓世界不同地域趨同,中心、邊陲的區別依然存在,而且同一個地區之內也有明顯的差異。作者雖然稱許中國一九八○年代以來「去邊緣化」的表現,但也批評中國區域發展極度不均;印度大城孟買的貧富懸殊也是一例;而美國各州護照發放率(紐約州四成、阿拉巴馬州不到一四%),可看出社會經濟開放程度的差異。

二十一世紀走向「大解放」時代

雖說全球化是持續的漫長地理過程,但作者還是點出史上三次主要全球化:第一次是十五到十六世紀。這是因為伊斯蘭的擴張與奧圖曼帝國崛起,阻斷了歐洲通往「絲綢之路」,迫使歐洲人要尋找海路通往印度。這次全球化勾勒出新的國際分工,殖民地要為母國提供農、礦產業,而勞動力則靠奴隸供應。

第二次全球化則是殖民帝國時代(一八三○至一九七○)。一八六○年至一九一三年,西方國家掌握的世界財富從五二%增至七五%。但因帝國對立升高,也導致兩次世界大戰。葡萄牙在非州的殖民帝國到一九七五年才瓦解。

第三次全球化(一九七○至一九九一),一方面美、蘇兩集團緊張對立,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國家也透過國際組織想改變世界經濟秩序,例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一九八○年代英國柴契爾與美國的雷根執政,這兩個保守政權開展一波以金融資本為主軸的全球擴張。國際經濟體系有利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生產活動和金融資本越見高度的地理流動。

二十一世初是「全球化」一詞最流行的年代,但卡胡埃視進入二十一世紀是個多極全球架構的確立,一個「大解放」時代。「不再有一個或若干所向披靡的強國,這套體系由強國之間的種種對抗關係組織而成,並整合在各種動態而創新的靈活結盟體系中。」

期待推動全球治理

「大解放」帶來「大分叉」走向多極,最後可能出現「大混亂」,各區域出現自主性高的強國,不服從霸權的規範,美利堅治世也因而衰敗。卡胡埃承認全球軍事緊張提高、世界秩序高度不穩定,各國爭相進行「海洋空間領土化」,邊界糾紛增加。不過他並未預視一個新冷戰到來,他反而樂觀地對國際組織寄予期望,期許各國一起面對全球治理問題。

他稱,今天人類面臨新的文明挑戰:打破過去四百年來全球化建立在擴張型的成長模式,建立永續的發展模式。
現實主義的米爾斯海默視強權對撞不可避免;卡胡埃則「心存善念」,期許人們合力去推動全球化治理。

全球化的世界地圖(Altas de la mondialisation)
作者:卡胡埃(Laurent Carroué)
譯者:王紹中
出版:無境文化,2020年8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