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整間聯發科和鴻海!滙豐市值蒸發2.5兆元,這座155年金融帝國就此崩解?

2020-10-15 06:50

? 人氣

滙豐被梁振英等中國官員要脅,被迫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美國國務卿龐培歐立刻抨擊滙豐是「向政治與商業叩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龐培歐罵得暢快,不過滙豐拚命向各國政府叩頭,只是名稱不同,對北京的共產黨叫作「叩頭」,對英國叫「符合國家政策」,對美國則是「遵循反洗錢法規」,只是滙豐叩頭叩到滿臉是血,各國政府也都不會滿意。

如今滙豐面臨北京「不可靠實體清單」的打擊,高層當然急於澄清,只是中國商務部的認定標準語意模糊,例如「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互相尊重主權且互不干涉內政」、「危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描述性的原則,北京政府有絕對的主觀認定權力,藉由模糊的原則、嚴重的罰則,來威嚇所有與中國往來的海外企業,而滙豐控股則是首要標的。

賺亞洲錢 總部歐洲卻賠大錢

滙豐困境的根源,在公司獲利來源完全仰賴亞洲,而總部所在的歐洲卻賠大錢。去年滙豐稅前賺133.47億美元,其中光是亞洲就貢獻了184.68億美元,歐洲賠掉46.53億美元,北美、拉美與中東小賺。今年遇到COVID-19,獲利完全向亞洲傾斜的趨勢更嚴重,亞洲今年上半年稅前淨利73.69億美元,但是總部所在的英國與歐洲卻賠掉30.6億美元,北美與其他地區小賺小賠,整個公司上半年的稅前淨利34億美元。

滙豐的高層經營團隊是蘇格蘭團隊、總部在英國註冊,執行長辦公室放在香港,所得稅繳給英國政府,獲利卻完全仰賴香港與中國市場,而前十大股東除了中國平安、挪威主權基金之外,幾乎都是美國人掌控的基金公司,這個「市場、經營團隊與股東結構錯置」的架構,堪稱全球僅見,也是滙豐在大國鬥爭的夾縫中生不如死的根本病灶。

滙豐要擺脫困境,除了已經在雷厲風行的裁員、降低成本、出售經營不善業務之外,最能釜底抽薪的就是「分拆」,把中國(含香港)分拆成經營更為獨立的子公司,進行控股集團內的實質脫鉤,經營階層容許北京的共產黨人士進入。

歷經金融風暴及政治變局仍安然無恙的滙豐,卻在今年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
把中國(含香港)分拆成經營更為獨立的子公司,或許是滙豐擺脫大國鬥爭的有效方法。(圖/取自匯豐官網)

分拆當然存在重大風險,如果處理稍有閃失,155年的滙豐金融帝國可能就此崩解,而不論是總部維持在倫敦或遷冊回香港,不論是把獲利最高的滙豐香港加中國拆出,或是賣掉賠錢的歐洲銀行業務,分拆重組的計畫都必須獲得美國貝萊德、道富、先鋒等基金公司的支持,以及爭取香港數百萬股民的認同,同樣是前所未見的高難度挑戰。

未來命運 與香港興衰綁一塊

不過,滙豐困境的解藥也沒有那麼複雜,回顧滙豐155年的歷史,所有的興衰其實就是香港的興衰。滙豐自始至終就是一家以香港為主場的金融機構,如今,英國從鴉片戰爭之後在香港累積的籌碼已經所剩無幾,香港變成中美博弈的金融戰場,香港角色驟變,滙豐也必須跟著政治的變局轉向,而滙豐最終的宿命,就是香港金融中心的未來,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作者/乾隆來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林彥呈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