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整間聯發科和鴻海!滙豐市值蒸發2.5兆元,這座155年金融帝國就此崩解?

2020-10-15 06:50

? 人氣

曾穩坐香港第一、亞洲龍頭的滙豐,卻在今年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圖/Alex Vickery@ flickr)

曾穩坐香港第一、亞洲龍頭的滙豐,卻在今年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圖/Alex Vickery@ flickr)

滙豐在今年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儘管全球金融股都表現不佳,其股價卻摔得比絕大多數歐美龍頭金融股還慘。滙豐未來的命運會怎麼走?

今年1月1日,香港反送中運動號召數10萬市民上街遊行,高喊「5大訴求、缺一不可」,幾位遊行群眾衝入滙豐銀行總行大廈,對駐守總行門口長達85年的銅獅眼睛噴灑紅漆,獅身畫上大大的「紅」字,全身貼滿黃紙符咒;到了傍晚,抗爭群眾拿著易燃液體澆在獅子身上,點燃打火機,火烤滙豐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論您相不相信風水,總之,鎮店之寶的銅獅遭到紅漆與火烤後,滙豐就陷入創設155年來,最悲慘的厄運。

被視作鎮店之寶的滙豐獅,在反送中運動中慘遭潑紅漆與火燒。(圖/取自滙豐官網)
被視作鎮店之寶的滙豐獅,在反送中運動中慘遭潑紅漆與火燒。(圖/取自滙豐官網)

滙豐從1865年成立至今,經歷過無數次的景氣浮沉,挺過無數次的金融風暴,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總統、軍閥、獨裁者在滙豐銅獅的眼下流轉,還有李嘉誠、郭鶴年等商人從白手平民到世界巨富,滙豐總部從上海到香港、從香港到倫敦,股票在紐約、倫敦、香港上市交易,不論再劇烈的金融風暴、再慘烈的政治變局,滙豐不只都安然無恙,而且更加茁壯,即使二次戰後共產黨將滙豐中國的資產充公,文化大革命的暴民騎上獅背盡情凌辱,照樣在香港彈丸之地發光發熱,穩坐香港第一、亞洲龍頭的金融寶座。

但是滙豐卻在2020年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作為公司運勢總結的股價,年初至9月底已經腰斬,累計跌幅近54%。今年全球金融股表現都不佳,但是滙豐的跌幅超越花旗、摩根大通及絕大多數美國與歐洲龍頭金融股,股價表現敬陪末座。滙豐總市值從1兆2千4百餘億港幣一路縮水,跌到9月25日剩下5754億港幣,蒸發掉6600餘億港幣的市值,相當於新台幣2兆5千億元,比台灣第二大上市公司鴻海市值還高的財富,就此灰飛煙滅。

滙豐控股股價到了9月25日剩下28.2港幣,不僅跌破所有景氣循環的低點,也跌穿所有重大政治事件造成的支撐關卡,回到1995年4月的價位。

雖然滙豐市值還是高於回歸當時,不過股價跌回1995年的訊號,似乎在說,從97年香港回歸所創造的「中國紅利」已經歸零。

觸發滙豐控股在9月大跌,主要因素是中國商務部在9月19日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環球時報》等鷹派媒體馬上點名美國的聯邦快遞(FedEx)與滙豐控股是頭號戰犯。在9月19日之前,滙豐控股已經遭遇所有金融機構從未想過的困境,簡單來說,滙豐同時遭到中國、美國及英國政府的霸凌,中美英同時喝令滙豐輸誠,沒有胡蘿蔔,只有刑具伺候,做了155年中美英的橋樑,滙豐卻在2020年面臨封橋斷路的危機。

捲反送中 港人怒燒滙豐獅

滙豐遭到中國政府霸凌的新聞,《環球時報》的指名只是最新的案例,今年7月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在臉書發文指名罵滙豐,「在中國收回香港過程中,部分英資做了不少背棄香港的事;回歸後,中國政府寬宏大量,既往不咎,有些還繼續享受特權,滙豐銀行是其一。」用盡威嚇逼迫滙豐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

滙豐在香港發鈔銀行的地位,北京政府日夜想要回收,滙豐向北京效忠表態,投注巨資興建樓高405米的北京第二高樓,至今動彈不得。滙豐在中國龐大的資產,每一個旁邊都有人虎視眈眈想要奪走,滙豐為此登高呼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策,率先響應開放市場的政策,積極投資中國金融市場,卻沒有獲得相對的信任。另外,中國平安保險在2017年買入7%滙豐股權,一度成為滙豐第一大股東,試圖代表北京政府介入滙豐經營,如今滙豐股價大跌,平安保險慘賠快90億美元。

北京有一大群霸凌滙豐的人,香港人民卻也不支持滙豐。去年反送中運動中,滙豐被迫關掉「星火同盟抗爭支援」相關帳戶、斷絕支持反送中運動的金流,憤怒的群眾四處縱火燒滙豐分行、砸滙豐ATM,最終在今年元旦上演火烤滙豐獅的事件。

滙豐關閉「星火同盟抗爭支援」相關帳戶、斷絕支持反送中運動的金流,群眾以砸分行表示抗議。(圖/Studio Incendo@ flickr)
滙豐關閉「星火同盟抗爭支援」相關帳戶、斷絕支持反送中運動的金流,群眾以砸分行表示抗議。(圖/Studio Incendo@ flickr)

英國是滙豐總部的註冊地,每年繳交超過8百億元新台幣的公司所得稅,但英國政府對滙豐也沒有好話。今年7月,英國外相譴責滙豐與國家立場相違背;英國報紙爆料,滙豐施壓首相強生,指稱英國在5G網路封鎖華為,將會遭到中國報復。

英國議會下議院領袖里斯莫格斥責,滙豐「向中國靠攏多於向女王陛下政府」;保守黨下議院議員奧布萊恩、前黨魁史密斯爵士都在媒體主張,號召英國群眾「將滙豐銀行的存款轉到別的銀行」;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圖根達特則把滙豐與渣打一起罵進來,說他們「選擇支持一個打壓自由和損害法治的獨裁國家。」

今年面對疫情,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要求所有金融機構停止發放股息,保存實力,總部設籍倫敦的滙豐也得遵行,創下數10年來首度不發股息的先例。但是滙豐亞洲業務正常且貢獻大部分的獲利,香港股民過去40年早已習慣將滙豐股票當成不可或缺的儲蓄,仰賴滙豐股息。香港親北京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說,這是滙豐的「金融騙局」,還召集小股東起訴滙豐。滙豐遵循英國主管機關的要求,卻又惹怒香港與北京投資人。

至於美國政府,對滙豐的「查核」則是最早、最嚴厲,且招招致命。早在2012年,參議院的調查委員會發布一份3百多頁的報告,指控滙豐向恐怖分子、毒販與洗黑錢者敞開金融體系的大門。2018年滙豐向美國司法部繳交一份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提供的PPT簡報,成了美國華為關聯公司Skycom公司違背伊朗貿易禁令的證據,導致孟晚舟被關押。今年6、7月《人民日報》及一大串官媒,連續多篇重量級文章斥責滙豐設局陷害孟晚舟,滙豐發文澄清,卻立刻遭到刪文,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

滙豐被梁振英等中國官員要脅,被迫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美國國務卿龐培歐立刻抨擊滙豐是「向政治與商業叩頭」。

龐培歐罵得暢快,不過滙豐拚命向各國政府叩頭,只是名稱不同,對北京的共產黨叫作「叩頭」,對英國叫「符合國家政策」,對美國則是「遵循反洗錢法規」,只是滙豐叩頭叩到滿臉是血,各國政府也都不會滿意。

如今滙豐面臨北京「不可靠實體清單」的打擊,高層當然急於澄清,只是中國商務部的認定標準語意模糊,例如「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互相尊重主權且互不干涉內政」、「危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描述性的原則,北京政府有絕對的主觀認定權力,藉由模糊的原則、嚴重的罰則,來威嚇所有與中國往來的海外企業,而滙豐控股則是首要標的。

賺亞洲錢 總部歐洲卻賠大錢

滙豐困境的根源,在公司獲利來源完全仰賴亞洲,而總部所在的歐洲卻賠大錢。去年滙豐稅前賺133.47億美元,其中光是亞洲就貢獻了184.68億美元,歐洲賠掉46.53億美元,北美、拉美與中東小賺。今年遇到COVID-19,獲利完全向亞洲傾斜的趨勢更嚴重,亞洲今年上半年稅前淨利73.69億美元,但是總部所在的英國與歐洲卻賠掉30.6億美元,北美與其他地區小賺小賠,整個公司上半年的稅前淨利34億美元。

滙豐的高層經營團隊是蘇格蘭團隊、總部在英國註冊,執行長辦公室放在香港,所得稅繳給英國政府,獲利卻完全仰賴香港與中國市場,而前十大股東除了中國平安、挪威主權基金之外,幾乎都是美國人掌控的基金公司,這個「市場、經營團隊與股東結構錯置」的架構,堪稱全球僅見,也是滙豐在大國鬥爭的夾縫中生不如死的根本病灶。

滙豐要擺脫困境,除了已經在雷厲風行的裁員、降低成本、出售經營不善業務之外,最能釜底抽薪的就是「分拆」,把中國(含香港)分拆成經營更為獨立的子公司,進行控股集團內的實質脫鉤,經營階層容許北京的共產黨人士進入。

歷經金融風暴及政治變局仍安然無恙的滙豐,卻在今年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
把中國(含香港)分拆成經營更為獨立的子公司,或許是滙豐擺脫大國鬥爭的有效方法。(圖/取自匯豐官網)

分拆當然存在重大風險,如果處理稍有閃失,155年的滙豐金融帝國可能就此崩解,而不論是總部維持在倫敦或遷冊回香港,不論是把獲利最高的滙豐香港加中國拆出,或是賣掉賠錢的歐洲銀行業務,分拆重組的計畫都必須獲得美國貝萊德、道富、先鋒等基金公司的支持,以及爭取香港數百萬股民的認同,同樣是前所未見的高難度挑戰。

未來命運 與香港興衰綁一塊

不過,滙豐困境的解藥也沒有那麼複雜,回顧滙豐155年的歷史,所有的興衰其實就是香港的興衰。滙豐自始至終就是一家以香港為主場的金融機構,如今,英國從鴉片戰爭之後在香港累積的籌碼已經所剩無幾,香港變成中美博弈的金融戰場,香港角色驟變,滙豐也必須跟著政治的變局轉向,而滙豐最終的宿命,就是香港金融中心的未來,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作者/乾隆來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林彥呈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