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國有投資者10年來介入歐洲4成併購交易,歐洲政府開始警覺

2020-10-09 09:00

? 人氣

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梅克爾、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圖)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訊峰會。(美聯社)

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梅克爾、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圖)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訊峰會。(美聯社)

過去10年遍布歐洲的一波收購浪潮中,中國政府一直深度介入,往往是在幕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荷蘭諮詢公司Datenna BV的最新調查,自2010年以來中國在歐洲的650樁投資中,中國國有或國有控股公司高度或適度介入了約40%的交易,包括某些涉及先進技術的交易。分析人士梳理了中國公司註冊數據庫中的數百萬條記錄。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Datenna發現,在歐洲的眾多併購交易中,中國的國家影響力事實上隱藏在多重所有制、複雜的股權結構以及通過歐洲子公司進行的交易之下。

中國政府介入的程度凸顯出歐洲各國政府缺乏一個像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Cfius)這樣強大或活躍的系統,Cfius可基於國家安全理由阻止在美國進行的國際收購。歐洲官員日益擔心,這會讓企業暴露於有害的外國影響之下,失去關鍵的創新並侵蝕尖端產業。

歐盟打算透過10月11日起生效的新規定開始填補這種缺口,應該會標明外國投資可能給安全帶來的後果。中國是首要目標。歐盟官員還向成員國施壓,以確保它們的公司不會在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收縮中被賤賣,批評人士表示,10年前歐元區爆發危機期間就發生了這種情況。

德國。歐洲爆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AP)
德國。(AP)

與政府有關聯的企業對中國自上而下式的經濟至關重要,讓中國政府和共產黨在商業活動上擁有特別大的影響力。西方政府和企業高層長期以來都指責中國企業的掠奪性和反競爭行為,這些行為往往得到優惠融資的支持,會對從鋼鐵到太陽能電池板的諸多產業產生扭曲作用。

如今,在中國政府對西方先進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之下,有中國政府背景的企業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國際審查。中國的需求引發了一種擔憂:中國正在購買其可能用以超越歐洲公司的歐洲專有技術。

在美國、澳洲和其他國家,中國政府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 Co.、訊)和TikTok所有者字節跳動(Bytedance Inc.)等科技巨頭的影響力已經成為一個緊張的政治問題。儘管大多數歐洲國家政府已避免效仿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抗性的對華政策,但在歐洲,要求採取行動的壓力正在增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收緊政府和共產黨對經濟和社會的控制,這加強了辨別國家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力的難度。中共中央最近表示,要加強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實現黨對民營經濟的領導。

多年來,北京當局對歐洲收購交易的介入幾乎沒有引發嚴密審視。歐盟監管機構歐洲審計法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在本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有關中國直接投資的官方資訊「不及時……支離破碎且不完整。」法院成員、負責該分析的特爾特博姆(Annemie Turtelboom)表示,中國投資是「數據黑洞」。

歐盟去年發布的一份外國直接投資報告中發現,2010年至2017年間中國國有企業進行了57樁收購交易。 Datenna認為這個時期有160樁交易受到了中國政府的重大影響,另外100樁交易受到中等程度的影響。一位發言人表示,歐盟目前正在更新其分析。

包括德國、法國和今年退出歐盟的英國等歐洲國家,最近都掌握了阻止交易的權力。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歐洲吸引中國是因為所擁有的技術,也因為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投資審查機制較鬆。

德國。歐洲爆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AP)
(AP)

追蹤中國資金在歐洲流動情況的私人研究人員先前發現,以金額衡量,在已宣布的收購交易中,有一半以上涉及中國國有企業。中國最大的某些投資,比如2015年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以79億美元收購義大利輪胎製造商倍耐力(Pirelli&C),都是由明顯屬於國有的公司所進行。

不太讓人注意的是,中國政府參與了數百筆規模較小的交易,以及那些沒有公布價格的交易。 Datenna分析的許多交易都沒有公布金額。其中大約15%是通過歐洲附屬公司或之前收購的公司完成的,代表它們避開了針對外國投資的審查。

Datenna發現,許多表面上是民營的中國上市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公司股份是由中國國家控制的實體所持有。因此,在許多中國公司參與的收購案中,這些公司與政府間的聯繫都未能引起注意。

Datenna專門從事投資審查和出口管制法規方面的業務,該機構花了近四年的時間建立起公司所有權的相關數據庫。 Datenna是基於以下一系列因素來對國家影響力進行評估,包括政府在中國買家中的持股規模、公司中其他股東的規模和影響力,以及政府股東是否為戰略投資者。

歐盟中國商會(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to the EU)在最近一份報告中表示,政府參與不構成問題。報告指出,國有企業在決策上是獨立的,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且擁有健康的公司治理結構。該報告稱,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投資和發展是基於市場做出的決策。

Datenna的首席執行長、前荷蘭外交官范埃滕(Jaap van Etten)表示,雖然中國在歐投資有一半以上幾乎沒有政府參與,但「當有政府介入時,其影響程度往往非常高」。

2020年8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展開歐洲訪問行程(AP)
2020年8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展開歐洲訪問行程(AP)

中國政府參與了許多小規模收購交易,都是瞄準其尋求獲得經濟獨立的先進技術,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尤其如此,貿易戰已限制了中國獲得微晶片和其他尖端產品的渠道。

范埃滕提到了荷蘭的Anteryon Optical Solutions,該公司是從飛利浦電子(Philips Electronics)剝離出來的業務,為相機和機器人產業生產數字設備。在上海上市的蘇州晶方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uzhou Jingfa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的子公司去年以3200萬歐元(約台幣10.8億元)收購了Anteryon 73%的股份。 Datenna對此做出的結論是,此交易的中國買家是由多層相互關聯的股東所控制,而對這些股東的終極控制權掌握在國有實體手中。

Anteryon的荷蘭首席執行長布羅克斯(Gert-Jan Bloks)表示,新股東非常專業。他表示:「從戰略和營運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中國政府沒有介入我們的公司或公司所有者。」

由於中資收購了一些領先的歐洲高科技公司,比如2017年收購的德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 AG),還把倍耐力(Pirelli)等知名品牌納入麾下,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爭議。

對於東北工業集團(Northeast Industries Group) 2015年以未披露金額收購德國Fuba Reception System這樣的交易,歐洲還沒有干預機制。 Fuba剝離自曾是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旗下子公司的德爾福公司(Delphi Co.),長期以來都是全球汽車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

東北工業集團的母公司、大型防務承包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Norinco Group)由中國國務院的一個部門控制,因此Datenna得出的結論是,Fuba「現在由中國政府控制」。

Datenna發現,Fuba等幾家公司以前專注於先進民用技術,自從被中資收購後,已經成為某些製造軍民兩用產品的集團的一部分。此類產品具有潛在的軍事用途。Fuba的管理人員沒有回應採訪請求。

10年前,歐洲人對中國政府投資者持歡迎態度。在歐元危機重創南歐經濟時,歐洲大陸各國領導人都敦促葡萄牙、希臘和義大利將電力公司和港口等巨額基礎設施資產出售給中國買家。

因此,長期以來,歐洲交易價值由中國國有投資者主導一直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發現,從2010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歐盟的1880億美元直接投資中,有56%來自國有企業。

榮鼎集團和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年來北京方面實施的資本限制,加上歐洲對來自中國投資的逐漸冷淡,致使中國國有企業的大規模投資減少。

但有政府背景的中國企業,股權結構往往很複雜,涉及多個投資基金、機構和所有權層次,使最終控制權的歸屬變得模糊不清。

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在去年一份報告中稱,政商持續混雜交織,(中共)暗中介入民營企業的治理結構,正在模糊企業和政府之間的界限。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