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仁觀點:失去了文化記憶,打卡點還有甚麼激情?

2020-10-08 07:00

? 人氣

日治時期為了發展北投當地溫泉觀光產業,興建了新北投支線,並在1916年時啟用,原名為「新北投承降所」之後並更名為「新北投驛」的新北投車站也隨之問世。(資料照,蘇仲泓攝)

日治時期為了發展北投當地溫泉觀光產業,興建了新北投支線,並在1916年時啟用,原名為「新北投承降所」之後並更名為「新北投驛」的新北投車站也隨之問世。(資料照,蘇仲泓攝)

這幾個月如果前往新北投,不難發現這個在我們記憶中縈繞的景點,近年來已經悄悄地產生改變,而且生氣勃勃。除了因為溫泉蒸氣所產生的裊裊煙霧令人神往外,當地的圖書館及博物館也向來訪者嶄露了新姿態。其中,新北投車站的重建,格外引人注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治時期為了發展北投當地溫泉觀光產業,興建了新北投支線,並在1916年時啟用,原名為「新北投承降所」之後並更名為「新北投驛」的新北投車站也隨之問世,它不僅是北淡線僅存的百年車站,更是重要的文化資產與記憶。1988年因為列車停駛,新北投車站被保存在彰化的台灣民俗村,作客他鄉三十多年後,終於在2014年回到了新北投。這段期間,除了必須感謝有心人士的奔走與推動外,公益信託也發揮了重要的角色。2004 年「公益信託台北市古蹟保存與發展基金」正式啟動,是台灣第一件文化公益信託,由八頭里仁協會運用公益信託模式,推動新北投車站的風華再現。

所謂的公益信託,是以慈善、文化、學術、技藝、宗教、祭祀或其他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之信託,公眾均可因認同信託所欲達成的公共利益,而加入成為委託人,而受益人則是公共利益所及的全體國民。在「公益信託台北市古蹟保存與發展基金」這個案例中,民眾可透過捐款或申辦「台北好玩卡-北投古蹟專案」信用卡進行捐款成為委託人,而持卡人每筆消費金額中將提撥千分之3.5作為公益信託基金,並由永豐商業銀行擔任信託受託人。2013年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接受委託,擔任古蹟公益信託的受託人,協助推廣公民參與古蹟活化與再利用的特性。在2014年迎回新北投車站後,台北市文化局與文化基金會接續維護與推廣工作,這筆公益信託也功成身退,但已然喚醒了公民的文化意識,保存了重要的國家文化記憶,也為公、私部門協力作了極佳示範。

英國國民信託(The National Trust)結合國會通過設立的文化資產樂透基金(Heritage Lottery Found)、大樂透基金(Big Lottery Found)及全國文化資產紀念基金( National Heritage Memorial Fund),以英國樂透彩劵盈餘浥注國民信託資金,並開放餐飲、旅館、渡假別墅等再利用消費之商業項目,以確保資金來源。此外,繪本作家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也是一位卓越的自然保育者,其所繪製的英國鄉間風景插圖總是引人入勝。為了避免過度開發並維持環境生態,波特小姐以彼得兔系列作品的收入購買湖區的農場與土地,並在她去世後將14座農場與超過4,000英畝的土地捐贈給英國國民信託,永久保存湖區豐富多樣的自然風光與田園景致,也突顯公益信託的美善力量。日本在公益信託的發展上,也有數十年的發展經驗,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知名導演宮崎駿所發起成立的龍貓國民信託基金,透過國民信託的方式向大眾募款,陸續買下數座森林,成功地留下了所有人對於龍貓森林的想像,也保存了雋永的文化記憶。

除了信託機制,也有其他的保存機制正在進行。近年來,文化部為了保存並再現土地與人民共同記憶,規劃「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導入科技建構國家級文化記憶平臺,促進民眾參與建構在地知識,作為文化創意經濟產業的基礎元素。這項計畫的參與單位除文化部所屬博物館以及導入文化部文典共構系統的公民營機關(構)外,也和各縣市單位與民間單位(含NGO、企業及教育部門等)進行合作,希望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科技,協力推動在地知識、原生文化、常民記憶的保存、轉譯與活化應用,建構具台灣文化識別性的「國家文化記憶庫」共享平台機制,未來也可以進一步作為知識研究、教育推廣、產業運用及觀光體驗持續發展的基礎。這樣的平台建置值得期待,也希望和人民的食、衣、住、行、育、樂接軌,讓所有的文化記憶,都獲得有效的串接與發揚。

其實,以數位化技術協助文化資保存工作,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近年來的重點推動工作。整合科技與文化記憶,不僅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課題,保存數位遺產(digital heritage)也是UNESCO「世界記憶計劃(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的重要一環;20 世紀初由於戰爭、社會動亂或資源缺乏等問題,導致許多珍貴文獻與影像紀錄遭到破壞,因此這項計畫旨在保存相關珍貴的世界文獻與影像紀錄。此外,Google 也與UNESCO及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合作,進行了World Wonders Project,利用Google 既有的雲端服務技術(如街景、Google Map等),將全球的世界遺產,透過網路傳播於全世界,讓人們對於文化資產與記憶進行連結。

「文化自信」來自於文化的生命力,而文化記憶更是組成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元素,更是國家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條件。這些文化記憶迴盪在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與生活空間中,值得我們繼續把故事說下去,把歌唱下去。善用科技與信託巧思,可以實現不同的公共利益,也能夠保存好幾代人共有的美好回憶。

*作者為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行政法人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監事、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管理會委員、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及薪酬委員會委員以及台灣信託協會理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