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蒙古、台灣、歐陽娜娜

2020-10-03 06:50

? 人氣

國語政策很愚蠢地製造出了「國語、方言」的二元對立架構,導致在社會上說國語與說方言存在「高雅」與「鄙俗」的價值觀對立,使許多說方言者因為自卑與歧視而放棄原有的語言,改說國語。因此,現在台灣本土語言如客語與原住民民諸語已經瀕臨滅絕;台灣在地母語滅絕的程度以客語最為嚴重,其次分別為原住民民諸語及台語。國民政府長期以來之包含「國語政策」在內等對於台灣本土文化的打壓,被認為是造成台灣在地母語流失的主要原因。40年後來看台灣的「國語政策」,其實有功有過。台商可以大江南北到中國做生意,比外國商人更方便有利,當年的「國語政策」教大家都會說「普通話」是很大的助力;不過,40年後的今天,台灣人還會以「本省人」、「外省人」來區分你我,政客們一到選舉,更會拿「本省人」、「外省人」來挑撥離間,當年的「國語政策」陰魂不散即是遠因,因為它傷害了族群的認同(identity)的情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內蒙官方宣布該區學校將改以漢語授課,引起內蒙古人民反抗,近日中共緊急加強第二波鎮壓行動。(AP)
內蒙官方宣布該區學校將改以漢語授課,引起內蒙古人民反抗。(AP)

文化身份的認同都是個體對自我的一種感覺

「identity」,地理學通常把它翻譯為「認同」, 如地方認(place identity);而文學和心理學一般翻譯為「身份認同」;社會學認為「identity」是社會成員所在的位置和角色,社會成員因身份類別不同,被賦予不同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由此「cultural identity」可譯為名詞化的「文化身份」和動詞化的「文化認同」。不過,無論是名詞還是動詞,文化身份的認同都是個體對自我的一種「感覺」,它通常向個體傳遞文字、語言、知識、信念、價值觀、 態度、傳統及生活方式等。因為「文化認同」的成因非常複雜,當一個人被認為有某種文化認同,甚至被強加「升格」說為「國家認同」時,有時連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

2001年,英國學者尼克•克蒂文森(Nick Stevenson)出版了極具影響力的著作《文化與公民身份》(Culture and Citizenship),從認同、文化政策、主體間性、心理、種族、移民等角度分析了文化公民身份,認為公民身份開始被延伸至不同的主體和不同的領域,呈現多元化和豐富化 發展的趨勢。所以,想了解一個人的「文化認同」,「種族認同」以至於「國家認同」,當然不是蘇貞昌說的,給了「健保」就要人叫爹認娘那麼簡單了。難不成捷克議長說「我是台灣人」,你真的會相信他要入籍台灣嗎?

文化族群的集體身份認常被政治所利用

從「文化身份認同」相關概念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出,文化身份認同側重「主觀」身份感知, 其明顯區別於「客觀」身份認同。客觀身份認同指的是個體的出生條件、護照、信譽記錄、稅收記錄等官方記錄;而「文化身份認同」又與「社會身份認同」不同,前者包含歷時性視角,關注知識和價值觀的傳遞,後者則關注某一特定時刻,尤其是當下時刻的身份定位。此外,廣義的「文化身份認同」不只追求「國別」,還關注職業、年齡、 階層、地理位置、哲學觀、語言和生物社會因素等要素。這些要素會隨時間發生變化,還會喚起人的情緒與情感。它們與權力(power)和特權(privilege)相交織,同時受親密關係影響,並通過個體間的交流進行協商。概言之,不同構成要素與影響因素的組合建構起個體的文化身份認同,且它側重個體的獨特性,而文化族群的集體身份認同則通常被政治所利用。文化認同可以在小小的「一口灶」一家人當中形成廣大的差異,台灣一到選舉,家庭鬧革命往往只因「文化認同」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