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得觀點:數位發展外,台灣不該退卻的綠色新政 

2020-10-02 05:50

? 人氣

當綠能需求促生綠色消費,企業成長模式已隨之改變

其實,企業的減碳壓力更來自消費端,這也可以解釋綠色供應鏈的壓力所自,「經濟學人」援用美國耶魯大學的調查指出,約有1/3的美國人主張,他們傾向購買採行降低全球暖化措施之企業的商品,而超過1/4的人更表示,拒絕購買拒絕採取減緩動支企業的商品;雀巢及亞馬遜正是妥協於這種消費者行動而調整企業環保政策的著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這種趨勢,其實一些大型企業的成長模式已在改變;

其一,是賣掉汙染資產(Dirty Assets)換清潔的。例如,荷蘭Royal DSM,這間化學公司的減碳方式便是透過處分下轄碳排放高密集度設施,來達到在2006-2019減碳90%的績效。相對的,英國的BP則是向挪威購買在美國離岸風電計畫的持份,也就是,購買清潔設施之意。很顯然的,企業的外部成長模式已被導入減碳效益思維了。

其二,是對於一些使用大量交通工具及能源的碳排放企業,會在避免過度影響商業模式前提下,大量採用再生能源,這其中電能的使用正是重點,而電動車更是其中的主力;亞馬遜也正是大量採用電動車的著例。這個調整內部成長模式的趨勢,在台灣,應係反映在電子產業對於綠電憑證的需求上;尤其因再生能源發電與電池製造的成本大幅下降,也會是驅動電動化革命的重要條件,這種趨勢顯然也會在未來五年內,隨臺灣再生能源的大幅成長而反映出來,凡此均屬台灣科技產業應及早因應者。

其三,則是投資低碳商品;例如,航運占全球排放2-3%,Maersk Line便認為,若不能改良燃料供應,將不能達成2050年被要求的減碳目標,是以便積極的開始研發新航運燃料。該公司便表示,他們必須在2030年取得新科技,否則不能符合管制要求。這個研發係出自企業,但該企業會願意投入係因他們相信,2050及2030的規範目標都是會發生的管制風險,而若不能掌握新科技,則轉型風險將無法掌握。參考這種經驗,我們必須呼籲台灣政府,難道我們可以比一個航運公司更樂觀地看待目前的國際低碳轉型風險?難道我們的企業可以無視其經營的國際政經風險,強迫政府在氣候政策上退讓?

瑞典16歲少女桑伯格正在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碳排放高峰會。(AP)
全球對於氣候邊遷的關注日益提升,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見圖)曾呼籲全球領導人該重視此議題。(資料照,美聯社)

回歸政府的職責,我國政府顯然需更積極的帶動科技與能源的轉型科技研發工作。根據科技部資料,目前我國科研經費呈現出以私部門企業超過八成,政府與研究單位經費偏低的狀況。勢將難以帶動更為積極產業轉型。

目前我國在制定第二階段管制目標的過程,似乎遭到許多部會的消極以對,即便以再生能源的推廣為例,也見到部門本位主義的現象,我們必須強調,不論哪一個部門,都應該要勇敢制定讓所轄產業遵循之減碳目標,之後再協助其推動必要的研發或低碳轉型,而不是因此而對於管制架構籌促不前,導致我們失去因應2030及2050轉型風險的條件。Maersk Line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有管制就有需求,就會有創新。政府該做的是如何協助其創新並滿足需求,而非退縮不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