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得觀點:數位發展外,台灣不該退卻的綠色新政 

2020-10-02 05:50

? 人氣

其實,最近仿生肉業務的快速成長、波音公司支持的小型氫能飛機,以及最近石油公司對於再生能源的大幅投資,以及對於自空氣中捕碳技術的支持,更是再再證明了管制可以創新的觀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四,則是目前已普遍推行的綠化供應鏈,蓋依統計,企業的排碳平有60%是來自供應鏈,但這是一個不容意的工作,所以一般龍頭企業會投入資金、投入盤查,來協助並確認其供應鏈的綠化。例如,IKEA是投入1億美元的基金癌協助供應商購買再生能源。目前,台灣對於綠化供應鏈的關注多投射在一些科技大廠如何配合外國作業上,其實,按照「經濟學人」的評估,這正可能是台灣未來落實減碳工作也必須關切的重點。依據「經濟學人」所援用的分析報告顯示,上市公司及公開發行企業的排碳約占全球排碳的1/5,其他部分才是源自農牧、住宅、政府及國營企業。然則,這些企業縮減碳足跡的比例仍是偏低的;而依據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及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的報告,在數以百萬計的企業中,只有不到3000間有在國際權威的碳揭露平台CDP揭露其碳排放情形,且其中只有1600間有設定減排目標,然真正在去年有減碳實績者僅有不到1000間。準此,當我們決定對於上游、大戶納管時,這些供應鏈的管理是否確實攸關重大。此外,研究亦顯示,在去年,財務公司減碳約34%,運輸部門則僅有9%,顯然減碳績效堪慮。其次,智庫「轉型路徑倡議」(Transition Pathway Initiative)更指出,在238間能源、產業及運輸的大型碳排放企業中,僅有18%的朝有助於控溫2°C的減碳。

政府應積極支持企業的轉型,以利制定與達成我國的國家減碳目標

其實,面對這種減碳的困境,如何鼓勵少數積極投入減碳而有帶動效用的企業,顯然是決策者要思考的。「經濟學人」便認為,碳稅並非對於所有企業都是負面的,例如,對於上述願意投入減碳而改變成長模式者,碳稅正可提升其競爭優勢。以台灣而言,雖說這不是絕對的,但基於我國產業結構的出口對象主要傾向於國際大型企業,通常也是願意投入減碳承諾者,若能在政策上以碳定價來鼓勵優質企業(提高劣質高排碳競爭者之進入門檻),除能協助其提升國際競爭力、避免刻正發展中的邊境碳(關)稅負擔,更有助與碳足跡較高的中國供應鏈有所區隔。當然,碳稅(費)的徵收應具體用於減量工作的推動;如高成本的科技研發、不具營收效益的調適與韌性提升工作等,而這些均有賴我國的氣候政策能供充分的配套,以及完整的財務及技術支持,方足以竟其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