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第3次,成交?」香港動盪 台灣搶食藝拍市場大餅為何隱憂重重

2020-10-02 09:10

? 人氣

香港局勢動盪,文化部盼藉由《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法,將香港每年400億規模的藝拍市場,搶一半回台。(取自佳士得網站)

香港局勢動盪,文化部盼藉由《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法,將香港每年400億規模的藝拍市場,搶一半回台。(取自佳士得網站)

藝術拍賣市場潛力驚人,大師鉅作動輒以天價拍出,亞洲過去以香港為重要樞紐,文化部近期擬推動藝術品拍賣收入分離課稅,期望藉此修法配合香港局勢動盪,吸引200億香港市場回到台灣。不過,即便分離課稅通過,藝術界、拍賣業界仍認為,我國目前進口稅制、藝術鑑價制度不全,依然形成阻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國目前藝術拍賣收入所得之稅率,是以純益收入6%,計入賣家個人綜合所得稅額,然而由於拍賣特性,如一帖起拍價200萬的字畫,經過喊價廝殺後,最終成交價可能超過3000萬,賣家難以事先預估收入;2000年代兩大拍賣龍頭佳士得、蘇富比曾進駐台灣,但最終因稅制問題,導致不少賣家、藝術家收到超過預估的稅款,因而不願再提供作品,最終使兩大龍頭轉往香港。

20200929-蘇富比去年11月於紐約舉辦的拍會賣。(取自蘇富比網站)
蘇富比去年11月於紐約舉辦的拍會賣。(取自蘇富比網站)

盼搶攻港藝拍市場  文化部推《文獎條例》修法

對此,文化部於此次《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文獎條例)修法中新增第31條,明訂「文物或藝術品之交易,得以仲介、經紀或徵集媒合之機關、團體為出售人之扣繳義務人 」,在藝術拍賣部分,將改由拍賣公司成交後直接代扣,不計入賣家個人綜所稅。部長李永得日前與媒體茶敘時,便表示香港拍賣市場買家、賣家有半數其實都是台灣人,透過本次修法加上香港目前局勢,有望將香港每年400億規模的藝拍市場,搶一半回到台灣。

台灣藏家實力、財力驚人並不是新聞,如前年於香港創下20億成交記錄的趙無極,其生涯作品多半收藏於台灣藏家手上。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說明,過去兩大業者即便轉往香港,但每年春秋兩季拍賣會,仍要先在台灣辦預展吸引藏家,甚至中國還有拍賣商,會先來台灣徵集藝術品後,再包機帶藏家去北京辦拍賣會。

20200924-文化部24日召開「捍衛藝術家權益全華網涉嫌不法合約無效聲明」記者會,部長李永得發言。(盧逸峰攝)
文化部部長李永得日前指出,香港拍賣市場買家、賣家過半其實都是台灣人。(資料照,盧逸峰攝)

香港情勢動盪、日韓疫情未歇 台灣有望成亞洲藝術交易重鎮?

對於藝術交易、拍賣分離課稅,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顧問胡永芬持正面意見,表示過去西方國家想要亞洲市場,組織皆登記在香港,但香港目前8成國外機構都已歇業或暫時結束營業,在日韓疫情狀況不樂觀、新加坡沒有市場跟腹地的情況下,台灣如果環境建置友善,這些機構就可能轉過來;若能將亞洲藝術交易主場拉回台灣,除了稅收得到之外,更能促使本土藝術家被全世界看到。

游文玫則指出,如今藏家要送拍賣品到中國或香港,要盤算的風險可能會更多,分離課稅不敢說完全能搶到市場,但至少能有帶動作用。過去兩大拍賣業者進駐,台灣才開始有拍賣公司出現,可說是台灣藝術產業的發動引擎,而撤離之後市場又萎縮,現在政府有積極作為,加上香港情勢,有機會讓大家把關注點放在台灣。

香港政府認為,反送中運動口號之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含有「港獨」之意,違反《港區國安法》,被列為禁語。(美聯社)
香港自反送中運動爆發,到現今港版國安法通過,局勢動盪,許多外國企業紛紛選擇出走或歇業。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但游文玫談到,藝術界也有擔憂聲音,認為假若蘇富比、佳士得回到台灣,恐怕擠壓現有的本土拍賣公司。對此,她呼籲,政府應要做政策引導,如中國限制不能拍賣古董,只能拍賣當代藝術作品,因此帶動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發展;或者國際上電影合拍,也會規定要進用一定比例的當地工作人員,政府未來也可思索對此做出鼓勵或限制。

香港稅制商業條件佳 台灣5%營業稅將交易推出國外

不過,港台稅制差距也不僅於分離課稅。香港對藝術品拍賣收入實施分離課稅,稅率約為0.5%,此外由於行政區特性,過去並無進出口關稅,胡永芬對此便呼籲,台灣即便全部條件比照香港,還是不見得能搶回一半,香港局勢已經持續1年多,雖然國際畫廊沒落,但拍賣並沒有,因為商業條件仍是最好;此外拍賣金額支持仰賴高價作品,過去1年儘管香港拍賣收件數量降低,但成交價格並沒有減少,因為1000件拍賣品中,可能價格前100名的作品,就占總成交價的80%。

胡永芬指出,台灣目前進口時課徵5%營業稅,導致最好的作品很難進來,假設一家畫廊要運總共1000億的作品來台,即便未交易再送出去可以拿回退稅,但扣5%的現金成本實在太大;此外這也造成業界慣例,常是國外賣家跟台灣藏家在台灣談好後,再出口到鄰近免稅國家或地區交易,最後結果是台灣所有相關稅收都拿不到。

公視第六屆董監事提名-監事-胡永芬(大眾傳播)(文化部提供)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顧問胡永芬指出,港台稅制仍存在一定差距。(資料照,文化部提供)

另外,台灣藝術鑑價制度仍未建立,對於接手國際藝術市場野心恐將造成隱憂。游文玫表示,關鍵是「先有鑑定才有鑑價」,講價錢之前要先談鑑定,這部分目前分2條路,一種是科學鑑定,利用儀器來輔助;另一種是人為鑑定,從藝術家風格、使用媒材、筆觸等,透過經驗來鑑定,科學鑑定需要成本跟時間,人為鑑定很快,但人才的養成則相當漫長。

游文玫指出,接下來還有問題是,鑑定完成後,誰來確定鑑定結果?畫廊協會曾跟文化部討論,是否要有國家級鑑定機制?但沒有人願意承擔,「因為承擔的人可能要常常跑法院」,如博物館、美術館的鑑定人員,只會鑑定館內展品,不太願意接涉及商業交易的鑑定案。

拍賣人才足以接軌國際?游文玫:台灣缺的是舞台

胡永芬則談到,過去藝術界一直呼籲政府,盡快有計畫培養鑑價人才,如果1年送5到8個人到國外培訓,2、3年後就有一定數量的人才,足夠組成鑑價師組織,就能催生公開、有公信力的機制。

而就未來倘若接軌國際,台灣是否有足夠拍賣人才?游文玫表示,其實台灣一直有人才,只是沒有舞台,她是第一個在中國考上拍賣官執照的台灣人,之後陸續也有不少台灣人考上,只要有市場就會有人才。但台灣目前拍賣會場次不多,造成許多拍賣、藝術人才要到中國或香港從業,如果台灣市場能做大,人才就不用飄洋過海。

20200929-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擁有拍賣官執照。(取自游文玫臉書)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擁有拍賣官執照。(取自游文玫臉書)

胡永芬也表示,台灣畫廊曾是全亞洲典範,中港不少拍賣公司、當代藝術機構的部門負責人,多是由台灣人擔任,台灣專業人才非常成熟,當環境形成的時候,不僅台灣人才會回來,也可以吸引國際人才進來。

美術館經費少 胡永芬籲:捐贈應列扣除範圍增藏家誘因

另外,對於《文獎條例》修法,胡永芬也指出,本次修正以具文化藝術資產價值之文物、古物捐贈政府者,得依《所得稅法》列舉扣除或列為當年度之費用,但她認為,捐贈藝術品也應列入扣除範圍。如台北市立美術館1年典藏經費僅有約4000萬,其他地方美術館經費又更少,但如陳澄波畫作,在拍賣市場上動輒上億,如果沒有誘因讓藏家捐出,美術館省10年經費也買不到1幅前輩畫家的作品。

胡永芬並說明,捐贈作品給公立美術館,都要由館內研究組、典藏委員會把關、審議,各美術館庫房都非常吃緊,不是收藏家要捐就一定會收,政府不用擔心這變成逃稅管道。資

夏日街景-陳澄波-1927-畫布·油彩-79×98cm-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取自維基百科.jpg
圖為台北市立美術館館藏陳澄波的畫作。(資料照,取自台北市立美術館)

胡永芬呼籲,文化部也應建立消費端的資產管理工具、相關政策,像是藝術品信託,或是推動藝術品列入企業資產管理項目,而目前現在藝術品難以列入企業資產管理項目,也是因為鑑價制度尚未建立。

新新聞1751期
新新聞1751期

☞從手指到眼球,掌握新聞脈動,現在就訂閱/購買紙本《新新聞》

☞想看更多政經時事、深度解析,快追蹤《新新聞》Facebook粉絲團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