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錫輝觀點:從「李光前烈士」影片說起

2020-10-04 07:10

? 人氣

李光前將軍像。(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李光前將軍像。(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前言

台北市忠烈祠是莊嚴神聖的場所,在忠烈祠網頁中有個「李光前烈士」影片,軍容服裝亮麗。旁白:「由於該團士兵多為剛入伍的新兵,當衝鋒號角響起時,新兵都膽怯了,李團長為了掩護部屬而英勇壯烈犧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長期的錯誤資訊已造成民眾成見: 認為新兵的膽怯是李團長殉國的前因。其實,表彰李團長英勇殉國,不需將十四師新兵污名化。

「李光前烈士」影片截圖。(作者提供)
「李光前烈士」影片截圖。(作者提供)

歷史真相

第十四師41、42兩個團在10月24日抵達金門時,古寧頭戰爭尚未開始,40團到達金門駁運上岸時,戰爭已經展開。第十四師乃是新組成的部隊,被服缺乏,武器彈藥不足,新兵尚未領到軍衣,仍穿民服,形同乞丐,毫無訓練,剛從乘船登岸,古寧頭戰爭爆發,立即趕赴戰場,42團代理團長李光前不幸陣亡。

胡璉《泛述古寧頭之戰》:

「當乘船到金門料羅灣駁運上岸時,適湯恩伯將軍巡視其地,正由我兵團參謀長楊維翰將軍陪同,湯對楊責備說:「現在戰鬥如此激烈,前方急需部隊增援,應該先令戰鬥兵下船,為什麼讓民伕搶先?」楊答覆說「這是十四師的部隊,因為尚未領到軍衣,所以仍穿民服。」湯聽了大為詫異,覺得形同乞丐,怎麼可以臨陣作戰?……

戰後視察該(42)團查詢情狀,其部下一班長說:「……我第二營僅有輕機槍五挺,兩挺打不響,三挺不連放,團長乃奮身向前,衝入敵群,因而陣亡。」[1]

第十四師師長羅錫疇和劉軍長的對話:

「…抵達金門島時,已是晚上九點四十分,不久軍部派車來接。金易(羅錫疇化名)到達軍部後,剛一坐下,劉軍長即問金易:「如果有事,你的部隊準備如何使用」?金易即說:「在船上有個電報,軍長看到沒有?」軍長說:「看到了」。金易又說:「師的情況如此,請軍長斛酌,給予任務好了。」劉又問:「你的意見呢?」金即說:「我的意見,最好是兩個團擔任勤務,另一個團在後方訓練剛徵召的三千新兵。」於是劉又說:「不行,你是一個師,要九個營上火綫。」金説:「九個營上火線,新兵由誰負責?」劉說:「由團長負責」。金說:「團長既要前方作戰,又要後方訓練新兵,而且全師的武器,只要一千五百人就拿得光光的,徒手跑上去,徒然是挨敵人的槍砲,又有什麼用。」劉又説:「人多勢眾,可壯聲威。」金說:「敵人不是紙老虎,不是人多即可嚇得到的,且傷亡過大,補充更為困難。」説來説去劉始終堅持他的主張,要九個營上火線,其他都不好。於是金易的老毛病又犯了,即站起身來大聲的說:「不行你換個行的師長好了,我沒有能力擔任你的師長。…」[2]

不實的宣傳必適得其反

古寧頭之戰,國軍陣亡人員最高階級為第十四師42團代理團長李光前,陣亡後追晉為上校。在忠烈祠網頁中有個「李光前烈士」影片,軍容服裝亮麗。旁白:「由於該團士兵多為剛入伍的新兵,當衝鋒號角響起時,新兵都膽怯了,李團長為了掩護部屬而英勇壯烈犧牲」。

昔有「閉門造車」,今有「閉目編劇」,胡璉《泛述古寧頭之戰》的白紙黑字視如廢紙,於是,有如「天方夜譚」的「李光前烈士」影片出版了。

忠烈祠是莊嚴神聖的場所,長期的錯誤資訊已造成民眾成見: 認為新兵的膽怯是李團長殉國的前因。其實,表彰李團長英勇殉國,不需將十四師新兵污名化。

在此高呼「轉型正義」口號聲中,是否可以替那些毫無訓練,武器彈藥不足,而上火線作戰的「新兵」,或陣亡的「無名英雄」,說幾句公道話嗎?用污名化新兵來彰顯李光前團長的壯烈犧牲,對李團長反而造成不敬。

李光前將軍長眠處。(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李光前將軍長眠處。(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三千新兵如何徵召

羅錫疇回憶錄《烽煙萬里浮生夢》,僅是網上獲得的片段,未見全貌,文中所謂剛徵召的三千新兵,是如何徵召的呢?隻字不提,諒無光彩可言!

依據前41團第一營營長卜功治口述歷史:

「問:你們部隊大概有多少是抓來的?伯(卜功治):抓來的有不少喔,那撤退的時候,大概有的單位,超過一半啊,原來一個連只 有四五十個人,撤退的時候,差不多快到一百個了。新兵佔到一半了。那剛抓來的兵,還是穿著便衣,他也不會用槍,… 問:你怎麼抓他的? 伯:那個時候要撤退的時候,老百姓啊,村莊裡面,只要有人就抓嘛,除了老的, 婦人,小孩,其他只要,差不多四五十歲的都抓來嘛!兒子(卜功治的兒子):聽說你們還派去把村莊門口堵起來去搜索,挨家挨戶去抓是不是? 伯:撤退的時候,村莊裡那面,老百姓,到他家裡面,就叫他開門嘛,有年輕人就 抓了。 問:他不願意來的怎麼辦? 伯伯:不願意來,老百姓他也沒有槍,軍隊有槍,他不願意也不行啊。」[3]

那一幕離別無限淒涼

1949年9月胡璉部隊由江西省撤退,途經廣東省興寧縣時,陸軍118師到處抓兵及強奪糧食,我逃避到外婆家,因為那批兵用手榴彈在我家門口池塘中炸魚,我的父親口頭表示不滿,就被槍殺了。待後我回到家中,母子正欲哭無淚,陸軍14師又來抓兵了,這次我來不及逃,被抓著了。我的母親才遭喪夫之慟,眼見長子被抓兵,挺著十個月身孕大肚子跪倒地下,哭求留下她的長子。當時我因為父親才被軍隊殘殺,驚魂失魄的跟著槍兵離別慈母,再見到面是整40年之後,才得知老母親當年悲慟欲絕,產下一個沒有生命的男嬰。

新兵走上古寧頭戰場

同時被抓的人約300位,在我曾經就讀的中學集結後,半夜被趕上「興華客運」車到了湯坑地區下車,再走路到揭陽地區,編成「新兵大隊」,白天在操場集合排隊走路,晚上在教室地面舖上稻草和衣而臥。隨著軍隊撤退,一批人穿著各形各色的衣服,腰間帶著自用的碗筷,肩背著米袋條,由老兵押著,像難民?還是像俘虜?沿途走走停停到汕頭,關在碼頭上暗無天日的倉庫裡,幾天後上船出海,在海上「漫遊七天六夜」之後,到達金門登陸,天黑後在一個小村落屋簷下躺著休息,半夜聽到槍聲,打仗了! 第二天換上軍服,我被編入41團第二營第四連。

金門古寧頭紀念拱門。(顏麟宇攝)
金門古寧頭紀念拱門。(資料照,顏麟宇攝)

當天,42團向安岐攻擊,41團為預備隊,未上火線,未曾與共軍直接作戰。

次日,41團進攻南山,第二營為預備隊,又未上火線,未曾與共軍直接作戰。兩天都是擔任預備隊,非常幸運的躲過劫難。

筆者當年才十七歲,一個月前,父親慘遭軍隊槍殺,稍後自己被抓當兵,還沒有走出悲慟欲絕的情緒,戰爭結束後,參加清理戰場,就地掩埋屍體,看到那幅遍地屍體的景象,驚駭恐懼的程度,難以言喻。[4]

轉型正義何在

國共內戰後期撤台國軍拉伕行為,是無法無天之行為。是當時高層將領的集體共業。現在促轉條例平反的案件多為二二八、白色恐怖時期已處理過的案件。「這個國家」對於國軍拉伕行為,從未重視,「時代的悲劇」,一句話就矇混過去了。國軍在大陸撤退時的違法亂紀,造成的人員傷亡事件,「這個國家」用鋸箭法排除在適用範圍之外,豈能奈何!

劉錫輝十七歲被強迫走上古寧頭戰場,僥倖逃過劫難。參加八二三砲戰幾乎殉職。作戰有功,獲頒陸海空軍褒狀。在中科院參與天弓飛彈研發,突破技術瓶頸,成效卓著,獲頒雲麾勳章。畢生青春奉獻給國家。但始終揹著先父被國軍殘殺的枷鎖,歷年陳情政府,求助無門,乃於今年六月出版《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以紀念先父受難70周年,並為歷史作見證。

劉錫輝現年89歲,期待有生之年,能夠為先父受難,獲得國家的正式道歉,以告慰先父先慈在天之靈。期待能夠納入國家的轉型正義範圍,突顯政府尊重人權,是所至盼!

*作者為陸軍前第十四師小兵、退役上校

[1] 胡璉《泛述古寧頭之戰》《傳記文學》雜誌總第186-187號,1977年。

[2] 羅鐵夫《烽煙萬里浮生夢》(羅錫疇回憶錄) 1985年印

[3]〈金門國家公園戰役史蹟保存維護計畫口述歷史訪談及文物典藏計畫成果報告書〉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18-12

[4] 劉錫輝著《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20年6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