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瑜觀點:台灣現況的偶然或必然?

2017-08-08 06:40

? 人氣

這本書最有意義的地方是點出蔣介石、蔣經國到李登輝及蔡英文的某些政治主張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而蔣介石晚年處理外交和國防,其實是非常靈活和實用的,但台灣史界沒有給他的表現應有的評價,汪浩也試圖為他做了一點平反。這對消弭台灣境內的統獨或省籍的敵意,我覺得是有幫助的。至於美國,其實是沒有太多的道義可言,有的只是利益的考量還有面子上的道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書的結論裡說李登輝之後的三位總統都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推動「中華民國台灣化」,這也是在消除差異和敵意。或許政治有時要仰賴一些敵意才能製造競爭與勝敗。但我舉雙手同意作者的結論:

蔡英文必須加速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史進程,對內,她應該大力宣傳「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互相接納。至於中國,習近平在《中國的亞大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中強調,中國致力於與美國建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同時也應該與台灣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鄰國關係」,而不是欺壓鄰國的霸權。

至於兩岸和平,我個人越來越認為交流越密切或許就越安全(現在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鎖國)。只是我們在面對中國不民主的霸權,如劉曉波事件等,要不斷向世界發出聲音,因為中國越民主,才是世界安全的保障,特別是中港台三地的「中國人」。我一直很關心兩岸關係。我認為這太值得關注了。日前讀汪浩的《意外的國父》,之所以非常推薦是因為他企圖想要在國家認同上建立最大的共識。而且必須先了解歷史,才能面對未來。

20170728-總統蔡英文28日視導「空軍第443戰術戰鬥機聯隊」,並與官兵一同午餐。(顏麟宇攝)
蔡英文總統應力推中華民國與台灣認同相互接納。圖為蔡英文視導「空軍第443戰術戰鬥機聯隊」。(顏麟宇攝)

汪浩透過讀國史館檔案、蔣介石日記以及美國官方公布的檔案,找到更多證據,證明蔣介石晚年已經不想「反攻大陸」,是一個務實的現實主義者,再由蔣經國的改革開放民主路線、李登輝接班後的主張,雖是一步步進階,但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二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應該是台灣目前的主流價值,大多數人的主張。

汪浩在書中也說:李登輝之後的三位總統都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推動「中華民國台灣化」。這也是在消除差異和敵意。他認為蔡英文上任後,對內,應該大力宣傳「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互相接納,努力在文化和社會層面消除台灣人民對國家認同的歧見。

強大但不民主的中國是危險的

上週我到誠品信義聽了汪浩X范疇對談的下半場,證實了他寫這本書最大目的確實如我所想。面對強大的中國,不管未來如何,島內的團結其實相當重要,否則我們如何得到國際的支持?可惜我們總是看到比較多人在爭論歧異,我同事說,同樣主張獨立,有人會強調「華獨」與「台獨」的差異。更別說觀念不同者之間的相互叫罵與嘲笑。但其實就算主張統一,也是人的自由不是嗎?正如同移民。身為五年級,我們從威權時代走過來,更能體會有些人要從「忠黨愛國」的教育思想轉變過來是需要一些轉折與時間。很多人輕忽文字與語言的殺傷力,就這點我相對「老派」,實在不覺得是台灣之福。

此外,汪浩出生上海,他也把北京視為可以溝通的對象,這點也與一些獨派的人態度不太一樣。他期待習近平:中國致力於與美國建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同時也應該與台灣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鄰國關係」,而不是欺壓鄰國的霸權。這也是我期望,固然有可能太過天真和樂觀。但是政治是一直在變動的,一切都還是未定數,所以我們更應該謹慎樂觀看待。至少我們要期待中國更加民主。強大的中國確實會讓一些人嚮往。一個強大但不民主的中國,卻是非常危險的事。我跟蔣經國一樣,也是「反共不反中」。

汪浩與范疇對談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陳荻攝/取自汪浩臉書)
汪浩與范疇對談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陳荻攝/取自汪浩臉書)

*作者為永樂座店主,文字工字者。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