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瑜觀點:台灣現況的偶然或必然?

2017-08-08 06:40

? 人氣

中華民國106年元旦升旗典禮(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中華民國106年元旦升旗典禮(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汪浩的《意外的國父》還原了幾個重要的美中台外交角力現場,解釋了台灣現況的偶然或必然。《意外的國父》讓讀者一本就搞懂自1949國共分治兩岸以來,中美台三方的關係,以及其中的國際協定、法案內容,還有那些模模糊糊,各自有不同解釋的地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說:台灣有幾個言論雷區,其一是不能/不敢說蔣介石好。

退出聯合國 蔣介石國策轉向獨立自保

書中最妙的是解開蔣介石其實在被迫退出聯合國之前,就已經準備接受聯合國的「雙重代表權」了,但因為從一九七一年七月季辛吉首次訪問中國到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森簽訂《上海公報》,季、尼兩人對中國的五大秘密承諾,徹底改變了美國對台政策的框架,(包括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也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季辛吉甚至向周恩來秘密承諾,在尼克森第二任中期,會斷絕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而中國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就成為該改變的第一個犧牲品。但1971年10月26日下午,蔣介石發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告全國同胞書》,這個聲明給人留下蔣介石因「漢賊不兩立」而主動退出聯合國的錯誤印象,但其實中華民國即使不退出,也是會被趕出聯合國的。

尼克森改變對台政策,不顧蔣介石的妥協,放棄實施「兩個中國」政策的機會,封殺了台灣的外交空間。因為其實在退出聯合國之後,蔣介石已經決定調整政策,明確放棄「反攻復國」,而確立「獨立自保」的新國策。一九七二年在蔣介石最後幾則日記中,一再強調「邁向獨立自強之心理」。

一九七二年三月,尼克森訪問中國回美之後,我駐美大使沈劍虹去見尼克森,後又去見季辛吉,除了表達中華民國反共政策不變等,但問題在看美國對美中關係要走多遠。季辛吉騙他說,美國「無意超過目前的地步」。楊西崑和沈劍虹幾次主動找季辛吉密談,徵求美國對台灣獨立的意見(中華民國有意改名為中華台灣共和國(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但美方不予理會,因為已經和中國有了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也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等秘密協定了,而兩蔣並不知情。)美方拖和謊言打消了兩蔣宣布「中華台灣共和國」的可能。(參閱本書第二章。)

1961年蔣介石在台灣。
1961年蔣介石在台灣。

毛澤東反美親蘇 「兩個中國」就此長久並存

但是「兩個中國」最早是誰提的?其實是毛澤東。因為1931年,中共為了對抗中華民國而成立了一個新國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還主張各省市各民族都有獨立自決權。1949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它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不是繼承「中華民國」,它是新國家,卻拒不承認「中華民國」任何國際法上的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從來都是兩個獨立存在的國家,而不是「一個中國」。反正毛澤東也是成了王之後,哪個對他方便有利他就講哪個。

問題是,正當中共氣勢暢旺之時,為何沒有一舉殲滅蔣介石集團?讓中華民國偏安台灣至今?主要是韓戰救了台灣。一九五O年,中共本可軍事征服台灣,徹底消滅中華民國,但因為年初金日成試圖說服史達林和毛澤東默許他入侵南韓,史達林一開始駁回,但到四月卻突然改變主意,同意金日成在中國成功占領台灣之前就先入侵南韓。毛澤東或許是盤算只有贏得史達林的信任,才可以獲得蘇聯的軍事援助攻打台灣。不論毛的動機如何,這一誤判,由於韓戰,毛澤東永遠失去征服台灣的機會了。美國介入韓戰,加上派遣第七艦隊航向台灣海峽,防止中共進攻台灣。

一九五O年代初,中共執行反美親蘇「一面倒」的外交路線,這個毛澤東在事後承認錯誤的外交路線導致了「兩個中國」長期共存。韓戰爆發之前,杜魯門政府向毛澤東發出種種訊息,表示美國願意放棄中華民國這個盟友。如果一九五O年夏天,毛澤東向莫斯科和平壤的共產黨夥伴堅持要先征服台灣,台灣可能早就像海南島一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了。但接著一九五四年,毛澤東引發台海危機,卻適得其反的造成台美簽屬「共同防禦條約」,美台軍事同盟,讓中華民國在台灣,獲得了堅實的安全與外交基礎。(第一章)

如果說韓戰救了台灣,那麼尼克森為了解決越戰和抑制蘇聯擴張,不得不積極謀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關係,於是出賣了台灣。除了第二章〈蔣介石接受「雙重代表權」〉中多有描述,第三章〈尼克森認知「一個中國」〉中更進一步說明中美秘密外交的過程。

美國總統尼克森1972年訪問中國,會見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AP)
美國總統尼克森1972年訪問中國,會見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AP)

蔡英文應力推「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互相接納

後面兩章介紹蔣經國時代以及李登輝時代,大家或許比較熟悉了,我就不多敘述,比較有意思的是蔣經國時代《台灣關係法》的制定過程,還有李登輝時代是否有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九九六台海危機的發生與結束,以及李登輝所提出的「兩國論」。經國時代加速民主化和本土化,使得中華民國在外交險境下,實力更加穩固。所謂的經國路線,核心有三:一、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提倡「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互相接納。二、反對「一國兩制」,堅持反共不反中。三、堅持親美的外交路線。

一九八七年夏天,蔣經國說「我來了台灣四十年,我也是台灣人。」這句話除了感性,其實是有其深遠的政治意義的。而李登輝說:「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二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一九九一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沒有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他還說:「在卸任前提出國家定位後,以後不管是誰做總統,都會很好做事。」

這本書最有意義的地方是點出蔣介石、蔣經國到李登輝及蔡英文的某些政治主張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而蔣介石晚年處理外交和國防,其實是非常靈活和實用的,但台灣史界沒有給他的表現應有的評價,汪浩也試圖為他做了一點平反。這對消弭台灣境內的統獨或省籍的敵意,我覺得是有幫助的。至於美國,其實是沒有太多的道義可言,有的只是利益的考量還有面子上的道義。

書的結論裡說李登輝之後的三位總統都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推動「中華民國台灣化」,這也是在消除差異和敵意。或許政治有時要仰賴一些敵意才能製造競爭與勝敗。但我舉雙手同意作者的結論:

蔡英文必須加速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史進程,對內,她應該大力宣傳「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互相接納。至於中國,習近平在《中國的亞大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中強調,中國致力於與美國建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同時也應該與台灣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鄰國關係」,而不是欺壓鄰國的霸權。

至於兩岸和平,我個人越來越認為交流越密切或許就越安全(現在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鎖國)。只是我們在面對中國不民主的霸權,如劉曉波事件等,要不斷向世界發出聲音,因為中國越民主,才是世界安全的保障,特別是中港台三地的「中國人」。我一直很關心兩岸關係。我認為這太值得關注了。日前讀汪浩的《意外的國父》,之所以非常推薦是因為他企圖想要在國家認同上建立最大的共識。而且必須先了解歷史,才能面對未來。

20170728-總統蔡英文28日視導「空軍第443戰術戰鬥機聯隊」,並與官兵一同午餐。(顏麟宇攝)
蔡英文總統應力推中華民國與台灣認同相互接納。圖為蔡英文視導「空軍第443戰術戰鬥機聯隊」。(顏麟宇攝)

汪浩透過讀國史館檔案、蔣介石日記以及美國官方公布的檔案,找到更多證據,證明蔣介石晚年已經不想「反攻大陸」,是一個務實的現實主義者,再由蔣經國的改革開放民主路線、李登輝接班後的主張,雖是一步步進階,但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二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應該是台灣目前的主流價值,大多數人的主張。

汪浩在書中也說:李登輝之後的三位總統都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推動「中華民國台灣化」。這也是在消除差異和敵意。他認為蔡英文上任後,對內,應該大力宣傳「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互相接納,努力在文化和社會層面消除台灣人民對國家認同的歧見。

強大但不民主的中國是危險的

上週我到誠品信義聽了汪浩X范疇對談的下半場,證實了他寫這本書最大目的確實如我所想。面對強大的中國,不管未來如何,島內的團結其實相當重要,否則我們如何得到國際的支持?可惜我們總是看到比較多人在爭論歧異,我同事說,同樣主張獨立,有人會強調「華獨」與「台獨」的差異。更別說觀念不同者之間的相互叫罵與嘲笑。但其實就算主張統一,也是人的自由不是嗎?正如同移民。身為五年級,我們從威權時代走過來,更能體會有些人要從「忠黨愛國」的教育思想轉變過來是需要一些轉折與時間。很多人輕忽文字與語言的殺傷力,就這點我相對「老派」,實在不覺得是台灣之福。

此外,汪浩出生上海,他也把北京視為可以溝通的對象,這點也與一些獨派的人態度不太一樣。他期待習近平:中國致力於與美國建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同時也應該與台灣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鄰國關係」,而不是欺壓鄰國的霸權。這也是我期望,固然有可能太過天真和樂觀。但是政治是一直在變動的,一切都還是未定數,所以我們更應該謹慎樂觀看待。至少我們要期待中國更加民主。強大的中國確實會讓一些人嚮往。一個強大但不民主的中國,卻是非常危險的事。我跟蔣經國一樣,也是「反共不反中」。

汪浩與范疇對談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陳荻攝/取自汪浩臉書)
汪浩與范疇對談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台灣在東亞大博弈中,該如何確立自己的角色。(陳荻攝/取自汪浩臉書)

*作者為永樂座店主,文字工字者。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