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擇雅專文:彩雲.蚊蚋.餅─張愛玲的反不反中三階段

2020-09-26 05:50

? 人氣

周作人與胡適詩文唱和。
張愛玲在散文〈談吃與畫餅充饑〉中,挑出周作人(見圖),把他寫吃的文章損了一下。也不只是針對周作人,張愛玲其實是對中國人味覺上對故鄉的執念超有意見。

但是,童年本來就是口味形成期,寫飲食怎能不思鄉?張愛玲怎麼辦到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張家已遷入城市三代,鄉下依然有田產,飲食上卻已斷連繫。這是為何她姑姑還會思念家鄉味「黏黏轉」,張愛玲卻完全不清楚是啥。

口味養成是城市,偏偏她成長的城市都相當國際化。這是為何她追悔該吃而沒吃到的是俄羅斯包子,尋訪未得而「皇皇如喪家之犬」的是英國司康。遺憾沒吃到的食物為什麼選這兩種?

怎選這兩種寫?她童年不是有一顆想吃而沒吃到的柿子,是念念不忘的遺憾,不只一九四四年〈私語〉有寫,六十年代《雷峰塔》又寫,九十年代〈愛憎表〉再寫一次,為什麼獨獨一九八〇年的〈談吃與畫餅充饑〉沒這顆柿子,卻換成兩種外國食物?

合理推測:張愛玲不想破壞〈談吃〉一文主旨:不思鄉。她也想強調自己童年就缺乏的中國人認同。別看她散文常出現「我們中國人」,《小團圓》第六章就有寫她小時候曾以為是外國人。《雷峰塔》則在第四章套用莊周夢蝶的概念,寫說女主角總納罕自己是不是公園看見的那位黃頭髮小女孩,夢中才是中國女孩。

許多人懷念的童年飲食皆跟父母有關。張愛玲也承認,在多倫多曾經「一時懷舊起來」買了香腸捲,跟她對父親的記憶有關。但是發現味道不對,就嫌它「哪是我偶而吃我父親一隻的香腸捲」。這是張愛玲特有的點到為止,點到父親對她的吝嗇。

跟母親有關的回憶是最好笑的一段:「我把臉埋在飯碗裡扒飯,得意得飄飄欲仙,是有生以來最大的光榮。」這麼美好,尋常人一定思念那道菜的。張愛玲卻不可能,因為那是有怪味道的雞湯。

難道她想不出中國菜有什麼好吃的?有的,她承認西湖膀蟹麵味道很好。結果她把這碗麵連結到中共上台後她感受到的恐懼。

與之對照的,是船上吃到的炒河粉,這經驗有寫進〈浮花浪蕊〉。為何強調連吃十天也不厭?弦外之音就是慶幸離開中國。

與美國有關的段落,張愛玲寫的都是她在這個移民社會如何找樂趣。去光顧丹麥人開的西點店、羅馬尼亞超市,買過波蘭小香腸、以色列苦巧可力,煮過義大利餃,還嚐過埃及辣煨黃豆。怎會思鄉呢?她忙著藉由買菜嚐新環遊世界呢。

當然她承認近年吃得不算好。懶,連菜都不炒了。但她認為美國如今本來就不流行美味,而是營養健康。結尾「花素漢堡」乍看是在讚美中國,卻彷彿在諷刺中國人特有的造假小聰明,但也可能是呼應文章開頭「中國人的傑作之一」大張紫菜。請注意,張愛玲只讚賞它好看、於人體有益、吃起來又簡便。

但是沒寫它好吃,這就是張愛玲的不思鄉。

析〈草爐餅〉

一九八九年發表的散文〈草爐餅〉也是寫食物,卻不是飲食散文,因為大片筆墨都不是寫吃,除了最後一段的一句:「我笑著撕下一小塊吃了,乾敷敷的吃不出什麼來。」滋味並不值得回味,當然也沒什麼家國眷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