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中國宜做戰略性收縮

2020-09-26 06:50

? 人氣

為求緩解內外壓力,中國必須改弦更張,對外對內都採取戰略性收縮。如同企業,國家面臨風暴襲擊時,最好採取收縮和撤退措施,避開環境的威脅與必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的損失,同時將迅速實行資源的最優配置。中國亟需適應性緊縮戰略,暫時擱置增長型戰略,或許可與穩定型戰略並行,一方面節制權力的擴張,給予國內外關係人更多的意志伸展空間,同時創造更優條件,為未來的發展宏圖奠立更深厚基礎。

採取收縮型戰略首先要認清自身的缺憾,恢復理性的謙卑態度,確切理性自持,踏實以進,並且力求以柔克剛,避免硬碰硬對決,以期避免太過刺激對方,引起防衛性或是壓制性的反制行動。必要的戰鬥當然不能放棄,原則與底線必須守住,但務必講究文明、有理有節。否則,在國際人士眼中,中國恃強而霸,富而無禮,不僅威脅既存世界秩序,也戮力將其專制性政治文化滲透到其他國家,成為主流文明的破壞者。在內部,則為人民自由權利、自主意志、公民社會讓出較大空間。

其次,對於國與國間的利益矛盾與具體歧異,應該改變認知架構,用新時代的眼光看待,避免用過往的意識形態框架來理解,從而產生路徑依賴,用舊眼光、老方法與陳腐的教條語言應對;同時要尊重差異,面對錯綜複雜的具體矛盾,不能落入冷戰思維,動輒上升到敵我矛盾,鳴鼓攻之,祭出強烈舉措加以制裁。誠如習近平所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既然如此,不能一貫站在己方立場,恆以底線思維逞強應對,而應做足換位思考的功夫,尋求彼此的共同處與公約數,通過折衷與妥協追求合作共贏。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AP)
作者認為,為求緩解內外壓力,中國必須改弦更張,對外對內都採取戰略性收縮。(資料照,AP)

中國若能從權力的擴張調整為權力的收縮,無論在國際上的權力伸張抑或國內的黨權管治,都克制、自抑、節縮,則也是一種戰略性轉進,先避其鋒,做好停損,再雄圖未來在國際舞台上以文明大國的形貌傲然鼎立,在內部關係上獲致各方心悅誠服的支持與凝聚一體的統合。

中國前外交官袁南生曾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外交就是國際維度中交友的藝術。化敵為友,無異於外交突破;朋友越多,外交就越成功;化友為敵,顯然是外交悲劇;與多國同時對抗,則是外交的徹底失敗。」外交關係如此,內部與人民、自治區、特區以及統一目標區的關係亦乎如此,在面臨反彈與反制壓力強大之際,唯有做戰略性收縮,設法化敵為友,減少對抗,堪為疾風中的勁草,才是可大可遠的調適之道。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亞洲週刊》2020年39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