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衛福部開放細胞治療的未來

2020-09-25 05:50

? 人氣

將干預分類為治療性或增強性,在很多情況下不清楚是否存在複雜的因素集於這一事實,用來確定一個人的病理性的疾病,基本沒甚麼道理。其中有基因性的因素嗎?還是屬於與智力負相關的20%的人口病理呢?擁有大量此類基因,可能會使一個人在認知上受損甚至遲鈍嗎?但不一定通過任何明顯的病理處理。「疾病」或「異常」的概念可以說不是描述特徵一直有用的方法。此外,一個人的生理能力不僅在普遍人口內部,而且在個人身體內部不斷地改變一個人的壽命。當我們青壯時,我們的身心能力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下降。如果一項干預措施使80歲的老人能夠具有二十多歲的身體耐力,視敏度和反應時間,這就構成治療或增強作用嗎?替代方案似乎是合理的,這種「增強」的概念可能不被採納,因為我們搞不清楚身體耐力的增強,會不會造成老人各器官及精神不堪負荷,反而幫了倒忙。任何明確或有用的方法,必須具有科學意義,但我們真的要把一個老人變成小伙子嗎?他會不會變成一個「妖怪」?今天,我們必須確定,「增強」不是一般性地陷入技術概念;增強功能必須提高到特殊的道德問題,也就是我們還面臨著挑戰,去說明為什麼我們要以特殊的方式去做這樣「增強」的事;它會不會是一件蠢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造器官的修復和移植很快就要登場

根據市場研究預估,全球再生醫學市場規模可望在2021年成長至53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3.3%,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再生醫學」在臨床上可以「治療」的疾病越來越多元,不只政府及各大企業開始重點關注,民眾也應該了解再生醫學應用及未來趨勢,才能為自己爭取權益。衛福部表示,依現行規定,細胞治療須依醫療法規定進行人體試驗,為使細胞治療技術可早日應用於有需要之國人,將國外已施行、風險性低,或已經於國內實施人體試驗累積達一定個案數,安全性可確定、成效可預期之細胞治療項目,開放使用於符合適應症之臨床治療個案,並訂定相關規定,以確保施行品質、保障病人權益。看來,這些「擁抱」再生醫學的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為了救人,誰會反對呢?

不過,「人類增強」的「技術」可以想像地,必定跑得比「人類增強」的「倫理」還要快得多,技術可以賣錢;倫理只會擋人財路。醫學絕對不可能滿足於只拿上帝一開始就給我們的「原廠零件」來修修弄弄,因為大家都想長壽,因此當這些「原廠零件」供不應求的時候,有人就會想到去弄「副廠」的、「復刻」的零件來充數,並且告訴你,「副廠」的品質也不壞,那就是人造器官的修復和移植。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