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本土溫體穩稱霸?百億基金不該成為開放萊豬的藉口

2020-09-22 06:50

? 人氣

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認為:「溫體肉只是民眾的購買習慣,只要政策願意改,民眾就會改。如果明知道溫體肉有食安風險,又說要用溫體肉對抗美萊豬,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而從這件事也可以證明,農委會也沒有準備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即使提出百億基金,政府也沒有面對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對養豬產業真正的衝擊。這點2016年農委會的評估已經寫得非常清楚,白紙黑字寫的是:

「開放後估計相關產業影響約143億,包括每年19億的種豬產業將全面退出國內、佔國產豬15%~20%的加工產品將被取代。而且一旦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其他國家也會要求比照辦理,保守估計毛豬頭數將下降到七成,相關產業勢將同步遭受連帶影響,短期間可能造成結構性失業。」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農業恐將受重創,美國養豬業,美豬(AP)
農委會以「國人愛吃溫體肉」做為冷鏈系統做不起來的原因。(示意圖,AP)

台灣豬標章,必須能代表現代化屠宰的意義

而農委會因應開放後產業面臨的衝擊、以及民眾擔心的食安問題,以推動台灣豬標章來回應,用意是告訴民眾,我雖然開放進口,但你有選擇權,只要你不吃,產業就不會受影響,也不會有食安問題。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說法,前頭不把關,要靠標示實現選擇權,只能達到一部分的效果。

何況,任何農產品標章都代表一種特別的生產方式,而藉由標章希望推動生產及消費端的認知與行動,進而讓產銷朝更良善的方向前進,這就不只是產地標示而已。例如由民間與超市業者推動的「非籠飼雞蛋」標章,代表一種「反格子籠雞蛋」精神,也是支持動物福利的態度。而這個農委會本來應該做的事,卻是由資源很少的動保團體,很辛苦才建立起來的。

如果蘇貞昌要問:吃了格子籠雞蛋有怎樣嗎?可能大部分人都答不出來,但即使對人沒怎樣,卻是人對動物一種起碼的人道對待,更是進步國家的象徵。

因此,如果農委會要推「台灣豬標章」不只是指產地,而是要代表「屠宰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的標章,才能真正提升國產豬肉競爭力。這個做不到,台灣豬標章就沒有意義,而這跟是否開放美萊豬是兩回事,更不要混為一談。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