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中國必以武力回應─中美軍力比一比:《東方化》選摘(4)

2017-08-07 05:50

? 人氣

在北京、華盛頓和東京,軍事及戰略計畫人員都必須審慎評估亞洲的均勢──深知他們的猜測只能在外交挫敗導致戰爭的事件中驗證。圖為美軍「朱瓦特級」(Zumwalt class)驅逐艦。(資料照,美聯社)

在北京、華盛頓和東京,軍事及戰略計畫人員都必須審慎評估亞洲的均勢──深知他們的猜測只能在外交挫敗導致戰爭的事件中驗證。圖為美軍「朱瓦特級」(Zumwalt class)驅逐艦。(資料照,美聯社)

到目前為止,美國仍是西太平洋的軍事霸權。它承諾保衛它的條約盟友如日本、南韓和菲律賓。美國和中國的軍隊曾在韓戰期間交手;自韓戰於一九五四年結束──也是朝鮮半島分裂開始──美軍部隊仍在南韓土地上保有相當多的人數,而他們的存在和活動正受到中國嚴密監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近數十年來,美中最緊張的對峙已轉移到台灣。當共產黨員於一九四九年贏得中國內戰,戰敗的國民黨人在蔣介石領導下逃往中國外海一百多哩處的台灣。此後,中國大陸視台灣為「叛省」和其不可分割的領土。北京政府亦信誓旦旦,若台灣宣布獨立,它必以武力解決、不會接受。美國在形式上承認北京的「一中」政策,但也誓言對抗中國任何武力統一台灣之舉。一九九五和九六年,眼見台灣支持獨立的民意增長,憂懼的中國於是在「叛省」周圍海域試射飛彈。美國決定反制,遂派遣航空母艦作戰艦隊到台灣附近,這項行動被普遍形容為美國自越戰後在西太平洋地區最盛大的軍力展演。

中國收手,危機逐漸消除,但背後的爭議仍懸而未決。私底下,美國人和中國人對於因台灣開戰的可能性有非常直率的討論。二○○八年,歐巴馬總統首次獲選總統不久,我被選為歐美「學者」代表團的一員,赴北京訪問中國國防部。中國政府猜得沒錯,這群美國「學者」之中,有好幾個人可能即將接任歐巴馬政府的高階職務。

蘭州號飛彈驅逐艦。
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軍事支出平均年增一二%;如果中國也消弭了和美國的軍事差距,那恐怕就是美國的噩夢了。圖為蘭州號飛彈驅逐艦。(資料照,取自網路)

於是,我們的訪華之行被視為半官方的行程──雙方都做了正式聲明。在偌大的會議室裡,一位中國將領告知我方,中國視台灣問題為「國家核心利益」,一旦台灣宣布獨立,中國必以武力回應。這支歐美代表團的團長,前國防次長史洛康(WalterSlocombe)回答,聽到這句話令人深感遺憾,因為中國武力犯台將導致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軍事衝突。

這,我想,就是所謂的「嚇阻」(deterrence)吧。然而,台海危機二十年後,中國軍隊已強盛許多,致使一些中國人相信,美國不會再冒為台灣戰鬥的風險,更不用說無人的釣魚台列嶼了。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軍事支出平均年增一二%,於是,其軍力以令鄰居頭昏眼花、惶惶不安的速度成長。二○○○年,日本的年度國防支出是中國的三倍。至二○一五年,換成中國的國防預算是日本的兩倍──而且差距逐年擴大。

如果中國也消弭了和美國的軍事差距,那恐怕就是美國的噩夢了。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美國的軍事預算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是常有的事,但隨著中國的軍事預算持續增加,美國又著手削減軍事支出,差距正在縮小。備受敬重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就主張,到二○二三年,中國的軍事支出可能正式超越美國。這項預測能否成真,取決於美國是否依照旨在平衡預算的自動減支法(sequestration law),徹底執行前述預算削減──那不大可能。

如果中國經濟趨緩,近幾年都以雙位數增加的中國軍事支出也可能縮減。但就算如此,整體的趨勢十分明確──中國和美國的軍事力量差距正在縮小。也別忘了,美國是試圖在全球各地維持其軍事霸主的地位,反觀中國,只想在它所在地區稱雄。

德國(西德)總理柯爾(左起)、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美國總統雷根、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攝於1984年(AP)
作者表示,雷根執政的80年代,美國海軍總共有600餘艘軍艦,如今不到300多艘。反觀中國已擁有超過300艘軍艦,儘管不及美軍先進。右二為雷根。(資料照,AP)

中美軍事競爭的焦點是西太平洋的掌控權。「美國對太平洋的掌控已不能再視為理所當然」的概念,在華府仍有點難以置信,因為正如曾於布希及歐巴馬政府擔任國防部長的勞勃‧蓋茲(Bob Gates)所言,「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對我們的海軍而言,」太平洋「形同美國境內的一座湖泊。」但如今太平洋已成為競爭的地盤。在雷根時代擁有近六百艘軍艦的美國海軍,現在剩不到三百艘。

反觀中國海軍在近二十年的大規模擴軍計畫後,已有三百多艘軍艦。這裡的數量只是概數,而且多數中國軍艦仍比不上美軍先進,例如二○一五年美國有十一艘現代航空母艦,中國只有一艘遼寧號,而且還是跟烏克蘭買的二手貨。中國已經宣布自製航空母艦計畫,但那需要時間。不過,在其他一些重要的軍艦種類,例如潛艇上,中國海軍的數量已輕易超越西太平洋的美軍。

另外,中國購買的軍備武器,大多是專門設計來讓美國更難在南海及東海維持海上霸權的。新一代的中國巡弋飛彈、彈道飛彈和潛艇,都是針對美國海軍控制中國外海的基礎:航空母艦所布置。這些「航母殺手」飛彈二○一五年在北京一場盛大的閱兵典禮──紀念一九四五年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慶典──首度公開亮相。在未來的台海危機,或在東海或南海的對決,美國務須了解,它的航空母艦已非沒有弱點,而這可能意味美國不願再像一九九○年代那樣,讓這些易受攻擊的巨獸游來台灣海峽了。

美軍福特級航母福特號在2017年4月14日完成首次海試,返回諾福克軍港。港中停放的軍艦中,還可以看到艾森豪號(CVN-69)與華盛頓號(CVN-73)兩艘尼米茲級航母。(美聯社)
作者認為,中國對反介入的努力可能使美軍不願如1990年代,派遣「易受攻擊的巨獸」游來台灣海峽。圖為美軍新銳「福特級」航空母艦。(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也重金添購了可鎖定美國人造衛星的武器。在資訊時代,美軍極度仰賴測繪系統和通訊科技,讓它從鎖定飛彈到協調軍隊行動,什麼都能幹。但中國的軍事演習已展現它有將通訊衛星轟出天空,也就是迫使美軍「盲目作戰」(fight blind)的能耐。

為因應中國的新本事,美軍重新思忖了它的教戰準則。「海空整體作戰」(Air-Sea Battle)的新概念應運而生,並已於二○一○年為五角大廈採納:就是鎖定中國那些軍事術語稱為「反介入/區域阻絕」(anti-access/ area-denial)的新武器為目標──因為那些有辦法阻止美國海軍進入靠近中國沿岸的地區。海空整體作戰的擁護者主張那是為了對抗中國的新本事,美軍必須做的戰略更新。他們相信那是面對中國擴軍不可避免的必要回應。誠如美國一位資深官員對我指出:「要不是美中緊張局勢升高,我們就不會做好我們的工作了。」

美中緊張局勢升高可能真的無從避免。但美軍若執意在與中國衝突之初即採取攻勢,卻可能帶來極高的風險。海空整體作戰準則的難處在於,若要付諸實行,美國可能必須迅速拉高衝突的等級──發動大規模空襲,攻擊位於中國陸地土的飛彈和監視系統。軍事計畫內含什麼樣的假設,可能對一場危機有決定性的影響──一九一四年就有明顯的例子:德國陸軍運用精準火車時刻表的迅速動員計劃,就證明難以在危機中做出應變。希拉蕊‧柯林頓任國務卿時的副手吉姆‧史坦伯格非常清楚海空整體作戰這種概念蘊含的風險,指出:美國若採用這種軍事準則,會被一些亞洲人詮釋成「替美中對抗除去腳鐐,從此不受約束。」

擔憂「海空整體作戰」的言外之意,就連一些美國鷹派也主張,萬一與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應厲行封鎖來扼住中國的經濟命脈。這些人討論過各種劇本,其一是在中國沿海或更遠處進行海軍軍事行動──包括封鎖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麻六甲海峽。

但,如果這樣的封鎖成功切斷中國取得石油或連結世界市場的途徑,結果可能只是稍微拖延全面衝突發生的時間,無法根絕海空整體作戰批評者的憂慮。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前往石崗營區,視察並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AP)
歐漢龍(Michael O’Hanlon)指出「若換算成股價,現代美軍值三兆美元;中國雖然支出驚人,卻大概只有那個數字的一○%。中國軍隊也沒有現代軍事作戰的經驗。」(資料照,AP)

思考諸如此類的劇本,無可避免地讓雙方開始權衡本身的相對軍力和意向。對美國官員來說,就連討論美國的軍事計畫都像在走鋼索。如果美國太強調軍力,就有可能聽起來好勇鬥狠,而著了中國鷹派的道。但如果美國人貶抑其軍事能力,則可能陷入另一種危境──加深中國人「美國就是軟弱」的印象,變相鼓勵他們尋釁。二○一二年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一篇文章中,吉姆‧史坦伯格試著小心拿捏分寸,先提出:「儘管美國的國防支出和軍力在中國看來仍是天文數字……但北京官員應記住,美國的國防能力約有一半是為世界其他地區而準備……美國絕非沒落中的超級強權,但這個國家確實厭倦戰爭,也財力短缺。美國領導人甚至一面倡言亞洲『再平衡』,一面削減軍事支出。」但隨後史坦伯格和他的合著者,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的歐漢龍(Michael O’Hanlon)改弦易轍,傳遞了截然不同的信息,充滿力量和自信的信息:「若換算成股價,現代美軍值三兆美元;中國雖然支出驚人,卻大概只有那個數字的一○%。中國軍隊也沒有現代軍事作戰的經驗。」

這篇文章是仔細權衡過的作品,為的是向中國傳遞訊息。但那也反映出由衷的不確定感。在北京、華盛頓和東京,軍事及戰略計畫人員都必須審慎評估亞洲的均勢──深知他們的猜測只能在外交挫敗導致戰爭的事件中驗證。

《東方化:中國印度將主導全球》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東方化:中國印度將主導全球》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是《金融時報》首席外國事務專欄作家,著有備受讚譽的《零和世界》(Zero Sum World)。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東方化:中國印度將主導全球》(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