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中國「非和平崛起」的當然結果:第一島鏈「防衛原則」的全面鬆動

2020-09-21 06:10

? 人氣

美軍於關島海域舉行「勇敢之盾」演習,航母戰鬥群加入參演。(翻攝自U.S. Pacific Fleet臉書)

美軍於關島海域舉行「勇敢之盾」演習,航母戰鬥群加入參演。(翻攝自U.S. Pacific Fleet臉書)

川普政府上台後,將中國視為戰略假想敵的態勢日益強烈,跟中國大打貿易戰、科技戰、甚至雙方海軍屢屢在東海與南海互別苗頭。其實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早在去年3月的眾院聽證會上,就將「在大國競爭的時代,確保中國與俄羅斯不會獲得戰略優勢」列為美國首要戰略目標;他今年7月在尼克森總統紀念圖書館的演說,更被視為「給共產中國的新冷戰檄文」,宣稱從尼克森時代開始的中國交往策略已經失敗,今後不再放任中共野心,更將聯合自由世界一致對中共施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政府目前固然是鷹派人士當道,但中國外交官在國際場域的普遍「戰狼化」,乃至於解放軍在東海、南海、中印邊界所擺出的的擴張態勢,曾讓北京念茲在茲(至少是口頭上的「唸茲在茲」)的「和平崛起」早被拋在腦後,鄧小平所說的「韜光養晦」,終究只是階段性的策略。其實中美關係目前的低盪,在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的《大國政治的悲劇》中早有預言,米爾斯海默在分析強國關係時好採「攻勢現實主義」,亦即強國必定會建立霸權統治周邊鄰國,並且阻止他國複製這條成功之路。

米爾斯海默的扛鼎之作《大國政治的悲劇》中文版書影。
米爾斯海默的扛鼎之作《大國政治的悲劇》中文版書影。

若將「攻勢現實主義」套用在中美關係上,米爾斯海默的看法是「只要中國的經濟持續成長,它一定會效仿美國統治西半球的模式、圖謀統治亞洲。美國則會全力阻止中國成為區域霸權」。而且包括印度、日本、新加坡、韓國、俄羅斯、越南在內的中國鄰國,大部分也都會協助美國遏止中國。因此中美之間的安全競爭將會日益激烈,甚至戰爭也在所難免。

「中國是否能夠和平崛起」正是《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在2014年改版時增加的篇章,甚至可以這麼說,中國無法風平浪靜的崛起、甚至中美難以避免終將一戰,正是米爾斯海默眼中的「大國政治悲劇」。至於中國的鄰國又該怎麼辦?米爾斯海默認為,在「親中」(扈從、依附中國)、「親美」(聯美制中)、「保持中立」這三條路中,最不可能的就是置身事外、保持中立,而中美兩強必定逼迫這些國家選邊站,就算強如日本也同樣身不由己。

20191222-根據國防安全研究院公布最新「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台灣位居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若能取得台灣東部港口,中國就能一勞永逸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截自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報告)
根據國防安全研究院公布最新《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台灣位居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若能取得台灣東部港口,中國就能一勞永逸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截自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報告)

米爾斯海默也特別提到控制東亞海運要道、身處第一島鏈戰略地位的台灣。米爾斯海默研判,美國必定不會坐視中國奪下台灣,台灣也應該會是美國所領導的「制中聯盟」一員。但中國對此必定怒火沸騰,加劇北京與華府的安全競爭。雖然米爾斯海默2014年時曾經強調,上述分析只是「一個可能的未來」、「當前的中國還沒有能力挑戰美國霸權」,但不過短短6年,即便中國的經濟實力與當時相比並無大幅變化,但美國已經決定出手遏制中國崛起。

依照米爾斯海默的分析架構,美國既然決定全力阻止中國成為區域霸權,必定會聯合中國的鄰國一同為之。霸權衝突的攤牌時刻,自然是雙方兵戎相見。不過美國政府與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79年建交後,其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1954年所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也隨之終止、關閉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STDC)、所有駐台美軍撤走,並且對是否出兵護台一事上保持「戰略模糊」,不願給出明確答案。

美國陸戰隊第121戰鬥攻擊中隊的F-35B戰機18日抵達日本岩國基地,正式進駐第一島鏈。(美國陸戰隊官網)
美國陸戰隊第121戰鬥攻擊中隊的F-35B戰機18日抵達日本岩國基地,正式進駐第一島鏈。(美國陸戰隊官網)

美國為了顧及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在台美斷交後所訂立《台灣關係法》中只願提供「防禦性武器」,在1982年中美所簽署的《八一七公報》(《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中,美國更應允北京「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準」、「逐步減少對台灣的軍售,一段時間後將有最終的解決」。

當然美國為了安撫北京的《八一七公報》,從未切實履行。美國與台灣斷交的那一年(1979),就宣布了48架F-5E戰機以及小牛飛彈的對台軍售案,往後包括陽字號驅逐艦、M110自走砲、SM-1與SM-2防空飛彈、P-3C反潛巡邏機、F-16、阿帕契、愛國者飛彈等,都是美國陸續賣給台灣的重要武器,從來也沒有「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準」。但是《台灣關係法》所劃下的「防衛性武器」紅線,卻始終是美國政府與國會謹守的軍售台灣底線。除了保持對兩岸事務的距離,也維繫了美國的「戰略模糊」態度。

美軍今年已派三個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維持恫嚇力。(翻攝自U.S. Navy臉書)
美軍今年已派三個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維持恫嚇力。(翻攝自U.S. Navy臉書)

不過《紐約時報》日前指出,蔡英文在本屆總統大選擊敗較為親中的韓國瑜並且連任總統後,中國在台灣附近的軍事活動顯然升級,川普政府也決定出售讓台灣可以直接攻擊中國地面目標的武器——AGM-84H/K(SLAM-ER)遠距攻陸型魚叉飛彈,不再謹守《台灣關係法》的限制。《紐時》還說,由於支持台灣是美國在亞洲制衡中國的重要一環,美國國會目前更是普遍支持台灣,因此這筆敏感的軍售案過關難度不大,更是美國近年最重要的一筆對台軍售案。

《紐時》指出,射程將近300公里的AGM-84H/K不但能攻擊試圖穿越台海的軍艦、更可直接攻擊中國的地面目標,掛載於台灣的F-16之後,對於中國的威脅將更為深入內陸。台灣空軍過去也曾獲得AGM-84L(Harpoon Block II、即攻陸型空射魚叉飛彈),但AGM-84L的射程不到一百公里,對中國的地面目標威脅有限M,這回的AGM-84H/K射程大為增加,顯然已非「防禦性武器」。若從米爾斯海默的「攻勢現實主義」看來,這也是中國「非和平崛起」的當然後果。

2017-12-31-AGM-84K SLAM-ER飛彈。(Wikipedia/Public Domain)
2017-12-31-AGM-84K SLAM-ER飛彈。(Wikipedia/Public Domain)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台灣受到《台灣關係法》「防禦性武器」的限制多年,曾在亞洲發動侵略戰爭、甚至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更受到其憲法第九條(第一項「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第二項「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的限制超過半世紀之久。但在中國「非和平崛起」的態勢之下,加上美國急欲尋求盟友共同遏制中國,日本憲法第九條也逐漸名存實亡。

其實如果嚴格按照該條規定,日本根本不該保有軍事武力,這也確實是日本戰後最初的情況——大日本帝國的陸軍與海軍都遭到解散。但1950年韓戰爆發,原來駐守日本的美國陸軍紛紛投入朝鮮半島作戰。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的指示下,日本陸續成立了警察預備隊、海上警備隊與保安廳,除了自力擔負起境內的治安維護工作,也一定程度在後方支援美軍的亞洲戰事。韓戰結束後,日本也掌握住「再軍備化」契機,於1954年將保安廳改組為防衛廳,保安隊與警備隊則改組為自衛隊,強調「專守防衛」(只能在遭受攻擊時進行防衛作戰)的建隊方針。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隊演練。(海上自衛隊官方臉書)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隊演練。(海上自衛隊官方臉書)

雖然名稱不叫「軍隊」,但日本自衛隊的實力在亞洲向來名列前茅。而且日本國會在2015年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安全保障關連法案」(安保相關法案),一舉改變了奉行「專守防衛」的戰後政策。在《武力攻擊事態法》修正之後,自衛隊可在「與日本關係密切國受到武力攻擊,日本的生存處於明確危險境地,民眾生存、幸福、自由權利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行使「集體自衛權」,像是駐日美軍遭受攻擊的情況下,自衛隊便可予以「反擊自衛」。

雖然日本透過「集體防衛權」的解禁,擴大了自衛隊的動武空間,但安倍晉三政府與自民黨這幾年一直想要再鬆綁「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所謂「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也就是在日本遭受敵方的飛彈攻擊之前,若判斷「敵國具有攻擊日本的意圖」,便可實施「先發制人」的攻勢、摧毀敵方的飛彈基地。從軍事角度來說,這一點本來不該是問題,但因為日本「專守防衛」的限制,保有「敵基地攻擊能力」算不算是違背「專守防衛」便有討論空間。

日本平成30年防衛白皮書對解放軍進出第一島鏈相當關注。(平成30年防衛白書)
日本平成30年防衛白皮書對解放軍進出第一島鏈相當關注。(平成30年防衛白書)

雖然安倍晉三已在9月16日卸下首相職務,但自民黨在今年7月已經通過了「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建議草案,時任防衛大臣的河野太郎(現為行政改革擔當大臣)8月時也表態「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並不違背憲法」。安倍晉三今年8月表明辭意後,日媒也報導他已敲定「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方向,至於具體要購置哪些軍備則將交給下屆政府繼續磋商,至遲明年就會成為正式的政策。

安倍晉三及其領導的自民黨一直追求修改和平憲法、讓日本恢復成為一個「正常國家」。雖然安倍未能如願,但菅義偉在當選內閣總理大臣的當天,也表明他會繼續推動修改憲法,至於安倍堅持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應該也在繼續推動之列。雖然每當日本想要鬆綁憲法上的軍事限制,就會引起鄰近國家「軍國復活」的擔憂與批判,但二戰已遠、包括窮兵黷武的北韓、以及中國「非和平崛起」的威脅均近在眼前,在美國鬆綁售台「防衛性武器」的限制之際,日本已長達70年的「專守防衛」立場勢必也會做出調整,美國很可能也會像韓戰時期一樣樂觀其成。

雖然日本在論述政策時每每以北韓為假想敵,但解放軍在東海的頻繁活動、加上對於武力奪回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的企圖,確實也是日本防衛白皮書的關注焦點。由於中國軍費連年高居全球第二,解放軍的軍備與實力也有大幅進展,台灣只能對美採購「防禦性武器」、日本限於「專守防衛」在戰場上無法先發制人,更是給了「非和平崛起」的中國可趁之機。一旦台灣開始陸續獲得「攻擊性武器」、日本也漸漸逸出「專守防衛」的限制,中國動武的空間也將勢必遭受擠壓,但東亞恐怕也因此更接近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