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君觀點:母語保存政策—在家學!

2020-09-18 06:50

? 人氣

語言生態有如自然生態,弱肉強食、互為消長,強勢語通常會擠壓甚至取代弱勢語的生存空間。華語成為臺灣的強勢語有其歷史背景。自從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為了消除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而大力推行國語運動,加強在學校、機關、影視廣播使用標準國語。國語運動推行約四十年(從1946年到1987年解嚴後),成功的讓華語使用者快速由40%增加到96%,這樣的語言統一政策雖然在戰後管理與經濟發展上有重要貢獻,但是任何政策都是雙面刃,不可諱言,國語運動控制並壟斷語言使用場域,排擠了臺灣本土語言的生存空間。根據張學謙教授於2017年發表的本土語言使用情況調查,只有22.41%的國中小學生覺得自己的臺語聽力「很流利」,覺得自己臺語說得「很流利」的只有16.84%。楊真宜的調查發現,北部和中北部家長在家中幾乎不使用閩南語,中、南、東部的家長則是國臺語切換方式和子女溝通。能在家使用母語和子女流暢溝通的人數正逐年下降,年輕家長流失使用本土語和子女溝通的能力,使得「母語在家學」被誤認為是癡人說夢的草包政策或淪為政治鬥爭的祭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0917-推行說國語運動時期,台灣省政府禁止教會使用台語之公告,發布於1955年。(維基百科)
國民政府曾為消除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大力推行國語運動,並成功讓華語使用者迅速由40%增加到96%。圖為當時政府禁止教會使用台語之公告。(資料照,維基百科)

母語在家學政策推動範例

自由時報於2019年11月8日報導中研院學者指出「母語在家學就好」的看法,限縮本土語言只能使用於特定場合,可能構成語言歧視。本文認為,這樣的不實指控顯然有其政治目的。「母語在家學」的目的並非要限縮母語「只能」在家使用,其執行也與其他現行語言政策之間無排他效應。事實上,官方推動的語言政策如果沒有社區和組成社區的家庭單位支援,將注定失敗。反之亦然,「母語在家學」這個以家庭為單位的語言措施應該要配合政府其他語言政策,上下呼應,內外支援,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以紐西蘭原住民毛利語為例,紐西蘭被英國殖民時,英語成為學校教學、官方和職場使用的強勢語言,因此,許多毛利父母鼓勵子女學習英文,以便在主流社會能爭取一席立足之地,毛利語逐漸衰微。到了1970年代會說毛利語的只剩下23.3% 年齡為40歲以上的成年人,會說毛利語五歲以下的兒童僅存1%。自從1975年以後,毛利人意識到族語正瀕臨滅絕的危機,開始積極展開毛利語復興運動。其中最關鍵的語言政策,也是最廣為借用的作法就是「語言巢」(language nest)——利用幼童語言發展的生物能力,結合社區風俗習慣和政府政策的語言復興計劃。語言巢提供零歲到六歲幼童每天四到八小時的學前教育,由使用毛利語的母親或保母負責安親照顧。透過遊戲、傳統活動聚會、閱讀、社交生活,等等… 讓兒童在語言浸潤的自然環境中學會毛利語並且傳承部落文化知識。語言巢不但凝聚了家庭與社區的力量,保存了語言和傳統文化,它所營造的浸潤內化的語言學習過程,自然陶塑了毛利兒童對毛利語言和毛利文化的正向認同感。語言巢政策同時配合紐西蘭政府提升毛利語教育經費、社經地位和文化價值,成果斐然,毛利語終於擺脫瀕危的厄運,成為語言復興的成功典範。

紐西蘭毛利人傳統的哈卡舞(Haka)強調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Steve Evans@Wikipedia / CC BY-SA 2.0)
曾逐漸消失的紐西蘭原住民毛利語,透過語言巢政策,並配合紐西蘭政府提升毛利語教育經費、社經地位和文化價值,終於擺脫瀕危的厄運,成為語言復興的成功典範。圖為毛利人傳統的哈卡舞(Haka),以強調臉部表情為特色。(資料照,取自Wikipedia / CC BY-SA 2.0)

結語

本土語言復興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家庭傳承。政府除了應該重視本土語言權力均衡的問題,更應該回歸語言習得的自然機制,強化家庭對母語保存的功能。目前政府已經向上推動諸多語言教學政策,若能搭配「母語在家學」的作法,提供社區母語學前教育或鼓勵父母在家和嬰幼兒說母語,應能向下扎根母語於家庭和社區之中,讓本土語言不僅是學校學習的「學科」,而是真實生活互動的溝通工具。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