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采蘋專文:有了支付寶,中國一定強?

2017-07-28 07:00

? 人氣

勞教人員劉華所寫的《勞教日記》。(維基百科)
勞教人員劉華所寫的《勞教日記》。(維基百科)

時而危險時而安全,還是要繼續寫下去

二○一三年以後,調查新聞在中國被大力打壓,財經雜誌最出名的「法治組」悍將為之一空;加之以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經濟打擊,我眼見自己的老同事們一個一個離開了新聞崗位。有人去企業做公關、做董事長特助;有人做了創業公司,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有人乾脆回家當全職爸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家雖然熱愛這份工作,新聞行業在中國聲望仍然很高,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留守,實在是環境所迫。我多次見到老袁,他的處境持續如此,時而安全,時而危險,總是沒有安心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更好機會,可是他告訴我,想繼續寫,一直寫下去。

這本書《青苔不會消失》的書名,來自老袁一首舊詩:「青苔不會消失,只要世上還有,最後一個窮人。」我知道,是來自於家鄉的掛念,一直牽絆著老袁,讓他沒辦法自由飛翔,許下如地藏王菩薩的願望。窮人不清,他就不能平靜。

袁凌是陝西人,家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這是中國著名的一條氣候分界線。根據老袁的說法,這裡天象詭異、陰晴不定,的確就是某種溫帶季風的終壽之地,經常有人力難以解釋的雷電風雨。他的父親是下鄉知青,下放至此後再也無法回到都市,成了山裡人。

我和同事們曾經和袁凌一起到關中遊歷,根據上山的同事回來後形容,山上竟然還有住在洞穴裡的奇人,自備全套書畫用具,天晴時出洞,在光天化日之下寫字作畫,自己有小草屋、長木桌,累了就跳進溪裡游泳、在草屋前晒肚皮,大有舞雩沂水的情調。天氣變了就躲回洞裡,料理在附近市集採買的食物或野菜野果,視現代生活於無物。儘管他們外觀看來完全是現代人的形貌,襯衫西褲俱全。

袁凌家附近一度暴得大名,因為已經滅絕的華南虎曾經在這裡傳出過蹤跡。同事們好奇,跟著自稱看到過華南虎的爭議人士上山去找虎,結果在山中見到了大型動物的腳印與糞便痕跡。我問同事,真的相信這裡有華南虎嗎?同事形容,那裡就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你現在就是跟我說神農架有野人,我也相信有。」

袁凌的家鄉,就是這樣一片奇絕之地。他的身上,也因此帶著一種奇絕的倔強。

從山裡走出來的袁凌。(取自澎湃新聞網)
從山裡走出來的袁凌。(取自澎湃新聞網)

從山裡走出來,走得愈遠愈疼惜走不出來的人

七年多在中國工作的經驗,讓我多多少少可以理解袁凌身上的這種倔強,許多大山、農村、小縣城裡來的孩子,都有一樣的氣質。

偏鄉來的孩子,要適應經濟快速起飛的中國,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越來越困難。許許多多像袁凌這樣的人,在相當不利的教育環境下,經常要帶著全家族的資源、全村人的期望踏入競爭賽道,從鄉裡到縣城,從縣城到省城,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城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