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特別容易考前失常?心理師揭「敗給自己潛意識」背後超驚人真相

2020-09-17 14:57

? 人氣

具有成功焦慮的人,常常會在生活裡遏制自己成功的可能,比如重要考試之前突然莫名其妙的生病。(顏麟宇攝)

具有成功焦慮的人,常常會在生活裡遏制自己成功的可能,比如重要考試之前突然莫名其妙的生病。(顏麟宇攝)

生活裡常常看到這樣的一些人:大家都認為他是潛力股,可是他往往就是會在臨門一腳時出些差錯,讓大家都為他惋惜不已;或者他可以在獨處時把一切打理得很好,但是一旦走到人前,他就會像一隻被嚇壞了小兔子,把原本熟門熟路的本事忘得一干二淨,就好像他自己從來都是個低能的娃兒;再或者他乾脆否認自己有能力在社會上闖蕩,自己關起門來哪裡都不能去,就像自己斬斷了自己的雙腿,成為社會生活的殘疾狀態,等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不是他們沒有能力,而是他們自己從來不敢相信自己身上具有「好」,自已有可能會「成功」。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受限的自我,他們自己的許多功能會因內在世界的種種束縛而無法得以展現。

有國外資深的精神分析師建議,有條件的話,青少年都應該接受一段時間的精神分析,原因也在於此: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些受限的地方,這些受限來自於成長中的適應不良,在孩子成長早期,這些方式可能曾經幫助孩子抵禦了當時的艱難體驗,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這些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實的狀況,甚至限制了自己潛能的真正開發與啟動,使一個人的能力不能正常發揮。

一個人使自己不能走向成功的動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很難全部列舉出來,但是一些常見的動力,我們還是可以尋得一些運轉軌跡的:

對原生家庭的效忠:一個孩子,如果從小生活在被貶低之中,那他可能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我不行」的自我意向,並且按照這個自我意向打造自己。

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家人認為不會有大的出息,他總是不如另外幾個孩子優秀,當這個孩子在潛意識中認同了家人對自己的定位之後,潛意識中,他就會限制自己的發展,當他的成就有可能超越其他家庭成員時,就會喚醒他「背叛」家庭的焦慮,於是,他可能就真的會成為那個臨門一腳失敗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成長於一個信奉「叢林法則」的家庭(不得不承認的是,從動盪年代走過來的家庭,因為安全感的匱乏,這個法則是很多家庭的信條),他可能會接收到兩種衝突的信息,一個是,他必須優秀,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另一個是家庭中更有權力的那些人要藉助於掌控他來獲得安全感,所以他會不斷從家庭的「王」那裡感受到發展自身能力的被限制。當然,這個限制是暗中傳遞的,比如孩子不能違背父母的想法,這就意味著孩子是「不對的、無能的、不能獨立思想的」等等,使孩子失去探索和創造的動力。在這樣衝突的信息中,孩子可能就會無所適從,所以他不得不為自己選擇了第三條路:為自己創設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空間,躲在裡面不出來,這樣就迴避了與家庭中任何一方期待抗衡,但他也會因此失去他的社會適應能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