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泰觀點:台大化學系廢碩班?淺談國內學術科研結構

2020-09-16 05:50

? 人氣

國內的學術發展成果,如果以論文的量來衡量,在我熟知的理工科方面是在國際平均以上,並不輸於我們面對的競爭國家,反而還有所過之。但是我們學術的評比卻是始終無法超越。歸根究柢,論文的「質」的確有待提昇。換句話說,我們在二十年前早該做的學術轉型並沒有落實,以至於國內科研雖有零星 (sporadic) 的突破,但整體而言國內科研質的突破性相當的貧乏。這也是間接造成產業無法提昇的遠因之一。是故雖然一些學術界學者在怪產業不升級,反之亦然。就如同吵架一樣,雙方都應該被打臉。學術研究要突破,要從尖端,創新邁進,這口號的實踐,不是個人手加成的問題。三個臭皮匠在製造業式的研究或許可以等同一個諸葛亮,但在科研的角度而言,卻是一個諸葛亮就是一個人才,無法被瓜分。多年前一本 “Good to Great”(國內翻譯為從A到A+)書的作者Jim Collins很真實的說過成長的最大瓶頸在於人才。用之於產業界可以引用為「當一家公司的成長速度高於延攬人才的速度,就不可能成為一家卓越的公司」。同理,用於學術研究我們可以大致預測當一個研究機構(例如大學的系所)的總體成長速度(包含經費,儀器等等)一直高於高端研究人才的速度,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卓越系所。讀者或馬上反問,何謂高端人才?筆者前已述及人才確實是要培養,但問題是這些「可能的人才」, 在國內現行的研究所招聘的結構中,並不曉得他(她)可能是位人才。我們的教育結構只能發掘考試人才以至於例如化學奧林匹亞競試的解題人才。我的經驗告訴我,很多的所謂考試狀元人才,似乎在往上追求學術科研時多半呈現了嚴重的「彈性疲乏」現象,反而是那些求學階段伸縮性大,什麼都玩的學生,具備最佳能量。但是我們的教育並沒有在那一個環節,讓那些潛在,可塑性的人才意識到自己的潛能、可能的興趣所在。更多的只是大學畢業後,接下來就是另一個「義務」教育,緊湊的、制式化的研究所碩士班,這兩年不用多想,就是上面要做什麼,跟著做就是。碩士文憑就是進入產業,理工泛指半導體相關產業的入場卷。過去二十幾年來這個模式是年復一年的循環著。即使是人才也不知如何短期內在碩士研究的架構中,了解他可能是某領域的開發者。在相當例行性的研究計畫的惡性循環下,也抹煞了這些學生的熱情,影響的是整個科研的轉型怠滯不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古諺一動遠不如一靜;但是科研是欲靜而風不止,國際競爭只會是愈來愈強。台大化學系一直以來都是兢兢業業在學術研究上努力衝刺。我們同仁們間的笑話是,如果星期日下午要在化學系開個系上的臨時系務會議,那麼最簡單的方式是只要誤觸警報鈴,自然每個在實驗室「上班」的同仁會被逼出來,保證可以湊到出席所規定的2/3人數。但是這幾年下來已明顯可以感覺,我們再如何的努力只能持平,卻是眼看亞洲各國甚至東南亞的龍頭學校一個個的超車。筆者相信台灣大學其他系所應也有同感,國內其他學校的感受應該更加強烈。它所代表的警訊並不是所謂的「絕對學術退步」,而是因為學術沒有突破,不進則相對就是退。那麼如前所述,相關的學術產業互相激盪升級的機會也是枉然。國內的科技報導每每在自喜又是這裡突破,又是那裡突破,但往往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