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對手定位不明,投資協定難產,戰狼外交惹議……中國與歐盟關係充滿難題

2020-09-13 16:30

? 人氣

2020年歐盟27國和中國領導人的大型峰會改為僅有一天的小範圍線上會議(DW)

2020年歐盟27國和中國領導人的大型峰會改為僅有一天的小範圍線上會議(DW)

從歐盟27國和中國領導人的大型峰會改為僅有一天的小範圍線上會議——歐中峰會的「降格」,體現了歐洲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在人權和生意之間的艱難權衡。

原計劃是三天的會議,在萊比錫舉行:這原本會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和歐盟全體27國的領導人會聚一堂。如果歐盟中國峰會能夠按原計劃在9月13日到15日舉行,由梅克爾總理擔當東道主,那將是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內的地緣政治高光時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如今可能只有抗議示威的人才會去萊比錫了吧。因為歐中峰會已經改為線上舉行,而且會期也縮短為一天。9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作為輪值主席的梅克爾將在虛擬的會議廳進行會談。

6月初,當柏林方面宣布取消這場大型峰會的時候,給出的理由是新冠疫情。但這背後的政治因素才是關鍵。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在歐洲各國政府圈的聲望大跌。對維吾爾人的高壓政策、對香港採取的強硬手腕,這些做法在歐洲各國議會也引發了不少抗議。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研究歐中關係的學者盧可瑞(Lucrezia Poggetti)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尤其中國在處理新冠疫情方式上的不透明,還有所謂的「口罩外交」,都給歐洲各國造成了嚴重不滿:「這被視為毫無廉恥的公關攻勢,因為中國在很多案例中甚至把出口的醫療物資打上援助的標籤。」

中國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

在歐洲,人們正在就對華關係進行重新的思考定位。面對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的對外政策,以及對內不斷壓制言論自由空間和侵犯人權,歐盟在2019年3月以官方渠道表達了不滿。當時歐盟委員會在布魯塞爾公布了一份對華政策戰略文件,其中第一頁就明確指出: 對於歐盟來說,中國不僅僅是保護氣候方面的合作夥伴,也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競爭對手,更是「制度上的對手」,因為中國推行的是不同於西方的「另一種治理模式」。說直白一點就是,北京試圖在全世界推廣自己的威權統治體系,作為可以取代歐洲式民主體制的替代方案。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h Borrell)在今年5月初接受法國《星期日報》(Journal Le Dimanche)採訪時再次強調了這一點,他非常明確地指出,歐洲過去在處理對華關係上「有一點太天真了」,而現在要採取更為現實的路線。

與之相應,布魯塞爾在面對中國時也開始採取一種新的、更為強硬的聲調。6月底,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舉行了視頻會議之後,對媒體發表了一份聲明,其中的措辭就體現了這種新的對華態度--米歇爾雖然也強調雙方在經濟上存在互相依賴的關係,以及必須在氣候保護和抗擊疫情方面展開合作等等,然而接下來還有個「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我們(歐盟和中國)的價值觀、政治體系和對於多邊主義的理解都不相同。我們將會以清晰的視角和自信的態度投入合作,同時有力地捍衛歐盟利益,堅守我們的價值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