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勞工部長:共享經濟是瞎話!它創造了新形態的「奴役制度」 —《獨角獸與牠的產地》選摘(2)

2017-07-26 05:50

? 人氣

新創企業另一個壓低成本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不給「員工」的身分。共乘汽車服務業者Uber節省成本的做法是,把司機歸類為獨立承包商,而不是員工。(資料照,顏麟宇攝)

新創企業另一個壓低成本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不給「員工」的身分。共乘汽車服務業者Uber節省成本的做法是,把司機歸類為獨立承包商,而不是員工。(資料照,顏麟宇攝)

新創公司到底都在搞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的公司不是你的家人。」這是LinkedIn身價數百億美元的創辦人兼董事長霍夫曼(Reid Hoffman) 在《聯盟世代:在網絡時代管理人才》(The Alliance: Managing Talent In The Networked Age)書中寫的。霍夫曼表示,員工應該把工作看成服役,別期望待太久。在他看來,工作如同交易,由員工提供服務、獲得報酬,然後繼續前進。除了在LinkedIn的職位外,霍夫曼也是頂尖創投資本公司格雷洛克資本(Greylock Capital)的合夥人。《富比世》稱他為「矽谷人脈最廣的人」。他廣受尊重與尊敬,他對勞資關係的看法也影響了整個世代的創業家,把他的話奉為圭臬。

實際上只是舊酒換新瓶,同樣是資本家剝削勞工的戲碼。差別在於這回剝削帶著一張大笑臉。這個新職場的一切,從誇張的裝潢、改變世界的高調、英雄的神話旅程,到不是福利的福利--所有東西的存在都只為一個理由,就是壓低勞力成本,讓投資人的報酬最大化。

我們是團隊,不是一家人。如同大聯盟的棒球選手,隨便哪一天都可能無預警遭開除。

但是,嘿,好好享受糖果吧。

這種資本主義與諾瑪蕾碰上的那種資本主義,不同之處在於科技公司懂得把壞事掰成好事。HubSpot提供無限期的休假,並大肆宣揚這項福利。真相是這個政策能為公司省錢。當企業使用傳統休假制時,法律規定公司必須提撥準備金,以支付積欠員工休假日的薪水。等到員工辭職或被開除時,僱主必須按員工累積的休假日折現。但如果企業沒有休假制度,公司就不必提撥準備金,更棒的是,還能開除員工而不必按應計休假時間給錢。待了11個月就被開除的佩姬,總共只休5天假。如果在傳統公司,她應該拿到一到兩週的休假薪資,但在HubSpot什麼也拿不到。想想看有多少人在HubSpot這種公司進進出出,總共省下多少錢。

另一個壓低成本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不給「員工」的身分。共乘汽車服務業者Uber節省成本的做法是,把司機歸類為獨立承包商,而不是員工。Uber堅稱司機偏好這種模式,因為享有更多自由。Uber和其他共享經濟業者創造了新型態的奴役制度,孕育出一群領低薪、沒福利的下層「類員工」(quasi-employe es)。美國前勞工部長賴克(Robert Reich) 2015年6月在臉書貼文表示:「共享經濟是瞎話,已經成為『 共享餿水』(share the scraps)經濟。」

美國前勞工部長賴克(Robert Reich)。(取自Robert Reich臉書)
美國前勞工部長賴克(Robert Reich) 2015年6月在臉書貼文表示:「共享經濟是瞎話,已經成為『 共享餿水』(share the scraps)經濟。」(取自Robert Reich臉書)

科技公司也不斷敦促美國政府允許更多技術勞工持H-1B簽證進入美國,賴克說這也是壓低人力成本的方法之一。賴克在2015年的臉書貼文回憶說,1990年代他任職期間,矽谷僱主宣稱他們在美國找不到技術勞工,「實際上他們只是不想花更高的薪水聘用美國人」。賴克說,外籍勞工很容易被恐嚇,因為要是他們飯碗不保,就必須離開美國。

為什麼科技公司這麼著迷於削減成本?看他們的財報就知道。許多公司根本沒有獲利。

現代科技新創公司和網路時代之前的那些老派科技公司,如微軟和蓮花軟體公司(Lotus Development),最大的差異是老派科技公司從草創之初就創造龐大獲利。但現今許多科技公司連年虧損,甚至掛牌上市後也一樣。因此,他們必須經常壓低成本,利用類似哈里根的VORP指標這類方法。

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多虧錢的公司還能繼續經營?這似乎是很古怪的商業模式。創辦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有利可圖--至少過去是這樣。到了1990年代第一波達康泡沬期間,情況開始改變,矽谷孕育出新品種的公司,這些公司可以連年虧損,甚至根本不曾獲利,卻還是能替公司創辦人與投資人帶來鉅富。

公司虧損不斷擴大,但營收數字攀升。基本上這家公司是買1美元的鈔票,然後以75美分出售,但這無所謂,因為散戶投資人只關心營收成長率。他們被灌輸只要公司成長得夠大、夠快,獲利終究會出現。只不過有時候事與願違,Zynga、Groupon、推特就是幾個著名的例子。根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報的10K表格,從2010年到2014年的5年間,Zynga的總年度虧損額超過8億美元;Groupon虧損將近10億美元;推特的年度淨損總計超過15億美元

最高階層的主管分到的餅最大。這已經夠令人厭惡,更令人惱火的是,你會發現有些創辦人賺進這麼多錢,但經營的公司毫無獲利,對待員工的方式更是20年前難以想像的。

「我們最重要的資產每天晚上走出公司大門。」這是我1980到1990年代報導科技公司新聞時那些執行長的口頭禪。在微軟「人人都賺到錢,包括秘書」,我那個曾在微軟工作的朋友麥可回憶道:「微軟製造出幾萬名百萬富翁。該公司極為照顧遭遇個人問題的員工。如果你得了癌症,公司會保留你的職位,而且不要求你進公司,同時為你負擔所有醫療費用。」

在那個年代,科技公司執行長最注重如何留住人才。沒有一家公司會告訴員工把工作當成短期的「服役」契約,或告訴他們「我們不是一家人」。

身為公司創辦人兼創投資本家的霍夫曼支持「我們不是一家人」的想法,但這不足為奇,他向來是「快速成長-虧損--掛牌上市」商業模式的最大受益者。讓霍夫曼賺大錢的第一家公司PayPal在虧損期間掛牌上市。2002年霍夫曼共同創辦LinkedIn,這家公司營運迄今的13年間只有3年有獲利,其餘10年都出現虧損;近來的虧損十分驚人--2015年前9個月虧損達1.5億美元。然而,霍夫曼的身價近50億美元。網路零售商亞馬遜已有21年歷史,但從未出現高額獲利,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身價卻有6百億美元。軟體公司Salesforce.com 從2011年到2014年總共虧損7.5億美元,但創辦人貝尼奧夫(Marc Benioff)的身價達到40億美元。

20160613-LinkedIn。(取自LinkedIn網站)
2002年霍夫曼共同創辦LinkedIn,這家公司營運迄今的13年間只有3年有獲利,其餘10年都出現虧損。(取自LinkedIn網站)

總是有人得承擔損失。2015年夏天我和一位知名的矽谷創業家派特談話,他是一家私人公司的執行長,也是一個天使投資人。我們談到私人公司的估值大幅飆升,一夕間矽谷充滿了獨角獸公司,也就是估值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據《財星》報導,現在約有145隻獨角獸,幾乎是7個月前的兩倍。

「你知道誰會受傷,對吧?」派特問。

「我不知道,是創投資本家嗎?」我問。

「當然不是!投資人受到保護。」

派特解釋,以高得離譜的價位投資在後階段新創企業的基金,會要求並得到稱作棘齒(ratchet)的保證,即新創公司承諾如果掛牌上市時的價格低於私募投資人投資的價位,就必須分給他們更多股票做為補償。有些投資人甚至獲得至少20%的投資保證。除非出現市場大崩盤,投資人根本不可能虧錢。他們承擔的風險幾乎是零。

創辦人也變賣股票,賺進大把現金。Groupon在IPO前的最後一輪私募中籌得11億美元創投資金,但只有一小部分錢流入公司,據報導大部分--多達9.46億美元--流入把出售個人持股給創投資本家的內部人口袋。

「所以創辦人很安全,他們在私募階段以高估值賣出持股。」派特說:「他們在這個時候就把錢拿走,而不是等到IPO。所以受傷的是誰?」

我說我不確定。

「老天,笨。是員工!」

派特解釋,員工的薪酬一部分是股票選擇權,選擇權的履約價是以選擇權發放時公司的估值計算。如果你後期才進公司,你的履約價可能很高。如果公司以較低的估值掛牌上市,員工的選擇權可能會一文不值。

許多獨角獸公司肯定會碰上這種狀況,派特說。每當有後期投資者進來,以更離譜的估值投資公司時,以較低估值上市就愈可能發生。派特說:「員工倒楣的可能性就愈高。」

公司會掛牌上市,創投資本家會大撈一筆,公司創辦人也會賺進斗金,但員工幾乎什麼都分不到。到2015年12月,《彭博》將報導這種現象,文章的標題將是「大規模IPO,許多新創公司員工只賺到蠅頭小利」。

聽到科技業員工抱怨他們的公司上市卻沒讓他們變成百萬富翁,可能難以令人感到同情。這取決於你的觀點,以及你把選擇權視為紅利--潛在的意外之財--或薪酬的一部分。新創公司的員工往往放棄一部分薪水以交換股票選擇權,並把選擇權視為薪資的一部分。但現在有人發現,他們拿到的是大富翁遊戲(Monopoly)的鈔票。好嘲諷的人也許會說,這要怪他們自己,他們冒險加入新創公司,結果失敗了。問題是這些風險分攤並不平均,企業高層在這場遊戲靠作弊獲利。

《獨角獸與牠的產地》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獨角獸與牠的產地》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獨角獸與牠的產地——矽谷新創公司歷險記》。作者丹.萊昂斯(Dan Lyons)為小說家、新聞記者兼編劇。曾任《新聞週刊》(Newsweek)科技編輯、《富比世》(Forbes)科技記者、HBO影集《矽谷群瞎傳》(Silicon Valley)編劇,也是歷來最紅部落格「賈伯斯的祕密日記」(The Secret Diary of Steve Jobs)作者。萊昂斯經常為《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GQ》、《浮華世界》(Vanity Fair)、《連線》(Wired)和《紐約客》(New Yorker)等重要媒體撰稿,著有《老子賺翻了》(Options)等書。現居麻州溫徹斯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