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有多危險?失去伴侶、久病厭世…他們竟一個個走上絕路

2020-09-10 10:10

? 人氣

長輩退休後一個人獨居在家,會有甚麼潛在風險?(pixabay)

長輩退休後一個人獨居在家,會有甚麼潛在風險?(pixabay)

我們對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有什麼樣的想像?含飴弄孫?投身志工?熱衷政治?還是對年輕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感覺上有褒有貶,不過其實許多長輩並非這麼活得這麼有存在感。人老了,不見得能夠安享天年,更可能憂鬱纏身而有自殺的傾向。以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從民國 83 年至民國 108 年的紀錄來看,我國 65 歲以上的老年族群自殺率一直都高過其他年齡層,呈現年齡越大,自殺死亡率越高的趨勢。究竟為何會出現如此結果?以下將帶你一起探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人自殺率較高

在台灣,我們有自殺通報的機制。也就是知道有人自殺,或者發現他人具自殺意圖而身處危險時,須通知警消來處理。這是為了要持續追蹤個案的後續發展,才能有效地加以防治。不過以民國 108 年來說,當年一至四月全國自殺通報最多的年齡層落在 35~44 歲,佔 21.3%。但 65 歲以上老年人自殺通報人次僅占 10.3%。

低通報率代表的是:身旁的親友不易察覺或發現老年人有自殺的傾向與相關動機,這可能也顯現老年人的自殺意念比較強,致命性也相對較高。

老人想自殺的原因

看到老年人的高自殺率,有些人可能滿頭問號:明明兒孫滿堂,有車有房,物質條件比年輕人好太多了,怎麼還會尋死呢?但是口袋很深,並不代表心情很好。讓我們歸納由衛福部整理的五大因素,一窺老人自殺的理由。

1. 精神疾病

數據顯示,大部分的老年人踏上絕路且患有憂鬱症的比例高達 44~87%。這一情況在 75 歲以上的族群更加明顯。國外針對退休銀髮族社區的研究也指出,其中居民因自殺身亡又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也較年輕人來得高。表示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是預測老年自殺的重要因素。

2. 久病厭世

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都是交互作用的,身體上的病痛難以忍受的話,情緒一定隨之受影響,開心不起來。老年人罹患癌症,或是造成嚴重視力障礙的眼疾等等各式病症,都會引發較高的自殺率。尤其癌症的患者非常容易患有憂鬱症,自殺率也偏高。罹患失智症的老人,不僅會因個性改變、出現妄想而讓情緒不穩,其記憶、思考、語言能力的退化,也會讓患者感到自己逐漸失能,容易把他們推向絕路。

身體的不適讓心情絕望,研究顯示有 36% 的老年人輕生是因為「慢性疾病」。久病纏身對長輩來說,真的是很大的考驗。

3. 另一半的缺席

婚姻可說是老人的保命符,因為鰥寡、單身、離婚的老人,都有較高的自殺風險,其中又以男性為最。

統計上來說,一般女生雖較容易有自殺的意圖,但男性一旦出現自殺想法,往往死意堅決,且較不願對外尋求協助,更容易造成憾事。而男性的另一半若缺席,自殺的風險會高出三倍。男性長輩在老伴過世的一年內,其自殺意圖與自殺的死亡率最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