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音樂學:獄中藍調

2017-07-23 06:30

? 人氣

《鹹水雞的滋味》是導演帶領獄中收容人創作的電影。(翻攝自張作驥電影工作室臉書)

《鹹水雞的滋味》是導演帶領獄中收容人創作的電影。(翻攝自張作驥電影工作室臉書)

凱許的形象以及對囚犯的同情,使得他成為美國獄中最受歡迎的音樂家。雖然他自己並未長期在獄中服刑,但是他的歌曲以第一人稱,並未以泛道德多角度刻畫囚犯內心,深獲許多囚徒的鍾愛。

導演張作驥在獄中帶領收容人創作《鹹水雞的滋味》,原是參與「教化影片」製作、僅供獄中播放,卻獲得了第十九屆台北電影獎的最佳短片獎,創下矯正機關得獎首例,並由北監副典獄長代為領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北監獄將全片上傳YouTube未滿一周,觀看人數便在口耳訊息相傳下,快速地突破了二十萬,作品也獲得廣泛好評。

跨越獄所欄杆的普遍共鳴

看完這部未滿四十分鐘的電影,片尾映上「全劇演員、拍攝工作人員/截至二○一七年二月/仍在服刑中」,很難不令人感受到這部影片深長的餘韻,而配樂製作,推估應是與張作驥合作《醉.生夢死》、於二〇一五年獲得台北金馬影展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作曲家、音樂製作人林尚德。

全片配樂僅有一段稍具後搖風格、吉他迴聲長而和聲簡單的情境音樂,分別出現於開頭與結尾,輔以全片重量深沉的旁白,樸素卻不失現代感、聲響情緒強烈卻不過分突出而搶走劇情,可說恰如其分。

情緒鋪張細膩的配樂與影片步調,讓觀眾有如在看公視《人生劇展》,而非一般所預期的「矯正教化影片」。片中人物演出,則與許多獄外製作的「專業」演員正好相反,舉手投足的氣質自然(演員難以如此自然地附體上身),有時則能稍稍感受得到念台詞時的遲疑(演員較少有這樣的情況),然而後者卻也更增加了全劇的寫實感。

從製作班底與這部作品本身,可以強烈感受到,導演於本片中的寫實主義意圖與傾向,但畢竟自己沒進去蹲過,很難說這部影片所描繪出的獄中場景寫實程度為何。

不過,在場景、畫面的寫實之外,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其對白所描繪出的感受與心境,包括人際之間的相互支持與衝突、幼時回憶、追憶懊悔與親情羈絆等,是跨越獄所欄杆並得到普遍共鳴的,就人物內心層面來說,這是一部寫實得不能再寫實的作品。

真實力量的撼動

而「真實」,就是它為何能與一般教化影片不同(儘管筆者確實也沒有看過多少部,但或能從各式宣導影片、軍教片等猜測一二),並帶給監內監外的觀眾如斯撼動的原因。

在監獄中獲得廣泛迴響的音樂作品,其一便是美國鄉村搖滾樂手強尼.凱許(Johnny Cash)的〈佛森監獄藍調〉(“Folsom Prison Blues”),以及後來巡迴監獄演出所錄成的數張現場專輯。

凱許出於早年遭遇,除了深勾人心的音樂創作能力外,亦有著早熟且斑駁的生命氣質,出道以來,一直披著放浪形駭的形象,也擺脫不了吸毒用藥問題,影響了他的事業與婚姻。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緬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