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搖擺在和與戰之間的中國國民黨

2020-09-20 07:20

? 人氣

對於日本與蘇聯而言,《九國公約》更是虛偽到了極點,因為英法美在中國的勢力早就已經牢不可破,打著保衛中國主權領土完整的旗號不過只是要防止日本和蘇聯兩個新興強權分一杯羹而已。所以蘇聯積極扶持中國共產黨挑戰西方「帝國主義」,日本則希望效法美國在西半球的做法,把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孫中山的革命沒有獲得西方支持,導致他走上聯俄容共道路,此種對英美的質疑後來也為汪精衛等「主和派」所傳承。(許劍虹提供)
特展上撥出的紀錄片中,出現了國共合作的相關內容。孫中山的革命沒有獲得西方支持,導致他走上聯俄容共道路,此種對英美的質疑後來也為汪精衛等「主和派」所傳承。(許劍虹提供)

要不要當美國的馬前卒?

然而孫中山時代的「革命外交」,執行下去的結果只會讓中國成為蘇聯或者日本的附庸國。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蘇聯與日本都跟中國過於接近,不可能不要中國的領土。反觀西方國家,在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充分體驗到了殖民主義的殘酷。為了避免另外一場世界大戰爆發,西方國家在美國率先以身作則,允許菲律賓共和國獨立的帶領下,慢慢走上去殖民化的道路,贏得蔣中正的信心。

所以伴隨著1927年的「清黨」,「革命外交」路線被國民政府徹底揚棄,蔣中正成為《九國公約》體系的擁護者。不過「清黨」清掉的只有蘇聯扶持的共產黨人和左派份子,以汪精衛為代表的親日派在黨內還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無論是以蔣中正為代表的親美派還是以汪精衛為代表的親日派,都知道如果中國要與日本翻臉,必須要先付出慘重的犧牲。

蔣中正預知到與日本的戰爭,必須會是一場曠日廢時的持久戰,因為中國要用遼闊的疆域把日軍牽制於泥沼之中,為美國創造戰勝日本的有利條件。換言之,蔣中正準備以中華民國的犧牲,換取一個美利堅主導的太平洋秩序。他指出:「世界戰爭,是以中日戰爭為導火線,而中國實為首要之犧牲者,必須具犧牲之精神,方能使利害共同之國家,為共同之犧牲;並須具徹底犧牲之決心,方能有犧牲之代價。」

然而汪精衛並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他認為即便與日本的戰爭無法避免,中國也不該站出來成為挨第一槍的國家。汪精衛對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有著根深蒂固的懷疑,並為此與同屬「低調俱樂部」,但是卻立場親美的胡適有過辯論。胡適以一戰後得到英法美協助復國的比利時王國為例,認為西方國家相較於日本、蘇聯更堅持公理與正義,所以一旦美國有參戰的曙光,中國就應該緊跟著自由世界的腳步投入戰鬥。

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明確表示為了避免老百姓犧牲,希望能停止中日戰爭。(許劍虹提供)
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明確表示為了避免老百姓犧牲,希望能停止中日戰爭。(許劍虹提供)

保障中國百姓的生存

可汪精衛卻認為蔣中正與胡適都過於天真,他認為英法美之所以把德國趕出比利時的原因,是為了英國、法國還有美國自己的利益,不是為了比利時的利益。他認為中國不該把自己的命運,完全寄託在西方國家的干預上。跟今天的台灣做對比,可能蔣中正與胡適的發言,更像是對外媒表示台灣願意承受共軍「第一波攻擊」的蔡英文總統,汪精衛則更像是今天泛藍陣營的代表,希望台灣在做選擇前能更為謹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