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印太政策:不當美中夾心餅乾,打造「多極化」世界,減少對中國依賴

2020-09-05 14:30

? 人氣

德國總理梅克爾。(美聯社)

德國總理梅克爾。(美聯社)

德國政府9月2日推出印太政策指導方針,確定與東協建立並加強戰略關係的目標。這不僅表現出德國拓寬伙伴關係,更多參與打造明日國際秩序的決心,也意味著德國對中國政策的調整:一方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一方面通過打造多極化向中國施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今後將與亞洲國家展開更多合作,比如同日本、印度以及以印尼為首的東協國家。德國外交部近日推出印太政策指導方針是德國在本國及歐盟層面推動共同構架21世紀國際秩序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旨在加強多邊主義,增進和平、安全和穩定,促進基於規則的、公平和可持續性的自由貿易,致力於抗擊氣候變遷,促進人權和法治。

以多極化取代兩極化

德國外長馬斯在引言中提到當今世界「新的兩極化」,指出德國作為活躍在全球的貿易大國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捍衛者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加強和亞太地區的關係:「我們對推動該地區的多邊主義態勢,尤其是加強東協非常感興趣-即加強基於多邊主義的、以規則為基礎的該地區的多極化。」此外,「德國政府同時支持歐委會和該地區單個國家,以及從長遠看,和東協進行自由貿易協議談判。」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費爾貝邁爾(Gabriel Felbermeyr)認為,德國需要放開與亞洲其它伙伴國更多的貿易可能性。「這就是這份文件所呼籲的」,他在接受德國之聲英語電視新聞欄目採訪時說,「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做法。我們需要推動與印尼以及其它亞洲國家的貿易協議談判,我們需要把中國拉到談判桌上,簽署已經商談太久的投資協議。德國可以利用國際貿易外交的這些工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費爾貝邁爾指出,在美國正在和中國脫鉤的背景下,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技術伙伴,德國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以促使中國遵循互惠原則,並建立更平衡的關係。他說,「我們都知道中國通過16加1倡議離間歐洲國家。當然,德國比法、西、義等國更依賴中國經濟,歐洲內部有不同的利益,讓團結起來更困難,但通過這一新的指導方針,德國坐到了駕駛席,可以用一個平衡的、合理的方法將歐洲團結起來。」

德國外長馬斯在內閣通過亞太指導方針後表示,「我們以此加強多極化世界,這樣任何國家都不必在權力的兩極間做出選擇。」他沒有點名,但明顯是指美國和中國。在9月1日與來訪的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時,馬斯明確表示:「我們歐洲人不想成為中美之間的玩偶」,歐洲今後將更自信地同中國打交道。

減少對中國依賴

除了對德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今後扮演何種角色的考量外,德國調整印太政策及對中國政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性。前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研究員朱易最近在中歐專家網上平台Echowall上發表文章,探討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性有多大。

文章回顧到,2016年,德中貿易總額首次超過德美貿易總額,中國以此上升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17年,在德國政府的介入下,中國宣布將電動汽車的法定銷售配額推遲一年。這也是為了照顧在中國生產的大眾、戴姆勒和寶馬。到了2018年,有關德國經濟依賴中國的話題引起更多關注,尤其是中國收購德國高技術企業引起德國媒體的擔憂和警覺。2018年底,德國工業聯合會警告不要過多依賴中國市場。2019年9月到年底,在香港抗議的背景下,德國政府和德國大公司受到來自公眾更大的壓力和批評,要求其不要為保護商業利益而拒絕明確反對港警暴力。從2019年10月開始,華為在德國5G計劃中該扮演什麼角色引起激烈爭論。明鏡周刊報道,梅克爾總理擔心如果政策太強硬會導致中國對德國企業在華投資以及德國對中國出口採取報復性措施。此外,德國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的依賴性等等也突顯了德國的薄弱環節。新冠疫情更是激起了德國公眾對過於依賴中國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的擔憂,尤其是在重要醫療物資供應上。

德國政府的印太政策指導方針著重談到與東協全面發展關係的意向。對於與印太大國印度如何具體拓深關係,這份文件並著墨不多。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費爾貝邁爾表示:「該地區第二大國是印度,德國還沒有形成和印度打交道的好的戰略。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有大量需要發展經濟的地區,形成印度戰略與睿智地和中國打交道一樣重要。」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