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與大唐工程:《大唐帝國的遺產》選摘(3)

2020-09-11 05:10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自身的「統治哲學是『復興中華』」。習近平所說的復興,當然不是只有漢族的復興,而是包含少數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復興。(資料照,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自身的「統治哲學是『復興中華』」。習近平所說的復興,當然不是只有漢族的復興,而是包含少數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復興。(資料照,AP)

那麼,今日的中國正朝哪個方向前進呢?對於經常沉浸在過去的理想社會——所謂尚古思想——的中國人,他們的理想社會具體來說又是哪個王朝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時對美國總統歐巴馬說,「如果想要理解現在的中國,並預測它的未來,就應該要知道中國的過去」、「中國的治國方針包含著傳統的基因」,又囑咐他「學習中國歷史」。另外,在習近平的主席就職演說中,他歸納出自身的「統治哲學是『復興中華』」。習近平所說的復興,當然不是只有漢族的復興,而是包含少數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復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是對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後所受的屈辱歷史的清算。習近平在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訪問歐洲時的演說中表示,「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然而卻在近代落後了。自秦統一後,一直到盛唐的貞觀之治為止,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中華民族都以制度性的優越而領先於世界,何以在近代陷入貧弱國家的苦海?貧弱的中國又是怎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重新走向偉大的復興?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思考並企圖解開這個被稱為『李約瑟之謎』的重大課題。」

李約瑟之謎指的是,古代時期對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的中國,由於在進入近代以後沒有發生工業革命,反倒變得落後。因此,習近平的演說表示,今日的中國何以成為世界最強的大國,這不僅是中國人,也是全世界的人都想要知道的事情。

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在外交與內政中提出他想追求的目標跟理念時,歷來都有著從歷史中尋找範本,並且以成語典故來表達的習慣。毛澤東使用「大破大立」的霸權性外交戰略;鄧小平高喊「韜光養晦」;江澤民則是「有所作為」;胡錦濤主打「和平崛起」跟「和諧社會」。在這裡,「和諧社會」指的是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雖然出現內部失衡的問題,但仍希望透過調和五十六個民族,來達到和平繁榮的目標。

習近平對外採取「主動作為」,對內則提出中華子孫共同的中國夢──「中華復興」這個國家政策,來引導包含漢族在內的五十六個民族得以順利統合。那麼,習近平要「復興」的中華,是以什麼時代作為範本呢?從他多次的演說來看,雖然偶爾也提到了從秦漢統一到盛唐這段時間,但是近年來,則幾乎可以確定他是以盛唐為主要範本。

盛唐曾是中國領先世界的時代,這種國勢是以多民族的融合與協力為前提。今日的中國同樣利用這股多民族統合的力量來建設「一帶一路」。如同大唐帝國時期七十餘國前來朝貢一樣,今日的中國也致力於和世界各國通使交好,這個政策因此被叫作「大唐工程」。根據《人民日報》的報導,二〇一四年秋天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有二十一國的首長與習近平見面,這被中國官方聯想成大唐帝國時代周邊國家前來朝貢的盛況,而這些前來與會的國家被看作是「萬邦來朝」的諸侯國。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包括擴張鐵路建設,但部分成果並不符經濟效益。(美聯社)
「一帶一路」如同大唐帝國時期七十餘國前來朝貢一樣,今日的中國也致力於和世界各國通使交好,這個政策因此被叫作「大唐工程」。(美聯社)

在中國官方看來,中華民族是構成中國的民族,所以必須以五十六個民族的團結為前提來確保這個概念。今日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是在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之後,以孫文所謂的「五族共和論」(漢、滿、蒙、回、藏)為基礎而訂立的。

但是在孫文死後,掌握中國政治主導權的國民黨政府領導人蔣介石,卻採取了回歸到歷代多數中原王朝的基本政策──「大漢族主義」,重新對少數民族採取壓迫跟強制同化的政策,對「國族」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以「宗族」稱之,[1]並否認中國境內其他少數民族的存在。

國民黨政府主張,中國的歷史本是由各個宗族融合而成的,漢族雖然分支成許多宗族,但仍是從同一個始祖分化出來,其源頭相同。所以對於少數民族,不但不該給予他們使用母語進行教學的權利,更不該給予自治權。

有很多原因造成蔣介石的敗亡,但少數民族的叛離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共產黨政權採取了跟國民黨不同的少數民族政策;後來隨著中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等問題,及外部局勢的變化,而在寬鬆跟強壓政策之間一再調整。但在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中共政策的主要方向,是認同少數民族的多樣性跟特殊性的多元主義,實行民族平等跟民族自治,目標是追求民族的共同繁榮與漸進式融合。

雖然不知道未來的少數民族政策會如何變化,但這就是中國目前的樣貌;不能否認的是,自唐朝以後,中國歷史的趨勢不再是以「單一民族」為主,而是以「多民族」國家為主要特徵。有的學者認為,今日的中國在經濟上是繼承自唐,文化上是承接自明,政治上則是傳承自清,然而,若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趨勢來看,則並非如此;特別是在二○一四年十一月,美國《時代雜誌》(Time)的封面照片是以「習皇帝」(Emperor Xi)之名而下標題(圖21)。如果我們只看習近平的政策,可以很明確地發現,他把大唐帝國的遺產視為自己的資產;他的政治哲學「以法治國」,也跟大唐帝國皇帝的哲學非常像。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然而,對大唐帝國的模仿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大唐帝國真正的目標是什麼呢?雖然很難區分「霸權」跟「帝國」之間的差異,但比起「霸權性」(Hegemonial),唐朝更偏向所謂的「帝國性」(Imperial)。我們尚無法確定由習近平所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究竟屬於何者,但以帝國對內部和外部的經營來說,相較於霸權性,強調國家安定的倫理性更為重要;因此,中國的目標不應該是追隨「強漢」,而是追求「盛唐」的延續才更為合適。

帝國,特別是作為多民族國家的大唐帝國,對於民族主義強烈的韓國來說,傳達了什麼樣的訊息呢?韓國的「民族」或「民族主義」,在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機時募集黃金支援國家,或是像二〇〇二年韓國的世界盃時狂熱地支持國家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併發出強大的力量。但「光愈強,影子就愈深」卻是永恆不變的定律。

若是觀察非洲國家盧安達——因為長期的種族紛爭而導致大屠殺,並且無法脫離萬年貧困狀態——何以在短短二十年內就躍升為經濟強國,民族或民族主義的盲點就被凸顯出來了。以胡圖族(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圖西族(百分之十四)、特瓦族(不到百分之一)、歸化者所組成的盧安達,是根據一九九四年由保羅‧卡梅爾(Paul Kagame)總統所公告的「沒有種族歧視,全部的人都是盧安達人」,而催生出新的國家。盧安達在消除種族隔離的同時,實施「不計較種族、性別、出身,只看能力而加以任用」的做法,最後以經濟強國的身分浴火重生;由此看來,多民族國家是具備很多優點的。

如果信奉「單一民族」的神話,就會把「民族」優先放在「國家」之前。雖然在國家面臨危機時,單一民族所展現的團結力量會很強大,但卻容易忽略了和自身共存共榮的其他民族。多民族國家是經過長久鬥爭而出現的結果,相較於「差別」跟「排斥」,多民族國家體現更多的是「肯定」與「共存」。

在全球化時代,我們所信奉的民族主義,其帶來的正面價值可能還低於負面價值。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民族都相信自己「被揀選的命運」,以及「光榮和永恆的神話」,那麼,這種信念愈是堅定,各民族就愈想證明自身是至高無上的真理。在這種狀況下,必定只強調自己民族的優越性,從而無視或踐踏其他民族的價值,韓國的純血主義語言政策正是這樣的例證。

漢字在三國時代傳進韓國,作為東亞的國際語言,漢字占據了韓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詞彙。然而,韓國政府將漢字強制清除,轉換為只用韓語,這非常不符合講求交流、多文化共存的文明史潮流。民族主義本身就含有對其他民族的排斥跟破壞的要素,所以,最近韓國的政治學者們也認真地探究「沒有民族主義的愛國心」這種機能,看是否會遏制民族主義所具有的反作用力。對全球化時代的世界公民而言,這既是一種必要的、全新的共存倫理,也是為了維持共同的自由與善而做出的努力。

當強調「多元文化主義」的英國與德國,以及主張「包容」精神的法國受到挫敗,許多歐洲國家已開始發生變化。儘管如此,當問起「美國為何那麼強」,若用「多樣性」來加以回答,我想不會有太多人有異議。不同的膚色、種族、宗教、語言等交雜在一起時,其結果就是形成一個熔爐,並產生出巨大力量。所謂的多樣性,只有在互相尊重彼此的差異時才得以維持,沒有沙子跟碎石而只有水泥的建築物,是不可能豎立幾百年的。

至此,筆者將平常研究時想到的東西簡單粗略地做了一番整理。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數個世紀之後,所形成的最終產物就是大唐帝國。把大唐帝國的特徵簡單總結的話,就是──打開國門,包容來自世界各地且具有多樣特質的人們;並且讓聚集到帝國的人們,在觀念跟知識上進行激烈的競爭、討論與折衝,之後產生新的知識,彼此共同分享,從而提供了實現創造與革新的舞台。

然而,打造出大唐帝國的遊牧民族,卻經常被認為微不足道,直到現在仍被人們忽略。筆者想起了一件在二〇〇七年夏天親身經歷的事情:當時筆者參加了由韓國、中國、日本三國共二十餘名歷史學者所組成的「萬里長城學術勘查團」。從北京出發後,一行人花了二十天,在陝西省西安西北部一個叫作「彬縣」的地方,找到了五胡十六國前秦皇帝苻堅的墓地。這其實是原本沒有的計畫,但在筆者的強力要求下,最後還是被加入勘查行程。那天一早,筆者準備了一瓶白酒跟下酒菜還有紙杯前去古墓。

二〇〇二年四月,是筆者第二次訪問苻堅的墓(雖然可能是假的),在墓前倒酒並行了大禮,也有一部分日本學者跟著做,可是中國學者(漢人)卻在旁邊譏笑。在回程的車上,某位中國教授問:「朴老師,已經是第二次來了,您為什麼那麼尊重苻堅(蠻夷)呢?」而筆者回答:「如果沒有苻堅,就不會有大唐帝國!」

現在,這本書真的到了要結束的時候,校稿結束後回頭一看,好像花了很多心力,卻沒有看到什麼收穫。四十餘年的時光就這樣獻給了這本書,而內容也不過就是如此,說來說去好像都只是一些凌亂的資訊。雖然覺得遺憾,但另一方面,筆者也安慰自己其實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學問的價值不是由黨派或是霸權主義來決定,人們各自尋找並沉浸在自己相信是對的事情上,然後愉快地追求下去。人生不是跟別人賽跑,而是沿著這條路一步又一步往前邁進的旅程。回首過往,筆者認為自己並沒有偏離這樣的生活,不管別人怎麼看,筆者在追求知識的旅程中,不曾東張西望,只是默默地一路走來,即使是追求再狹小的知識,都覺得時間完全不夠用。希望讀者們能理解並給予指正,筆者也向自己和讀者保證,會為了下一部作品繼續努力。

《大唐帝國的遺產》立體書封。(八旗)
大唐帝國的遺產》立體書封。(八旗)

*作者朴漢濟(박한제),首爾大學東洋史學系博士,現為該系名譽教授,曾任韓國中國學會會長。著有《東洋史講義要綱》、《中世中國胡漢體制硏究》、《人生,我的五十自述》、《走去歐亞大陸的一千年》、《朴漢濟教授的中國歷史紀行》、《江南的浪漫和悲劇》、《阿特拉斯中國史》等書。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大唐帝國的遺產:胡漢統合及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