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真正的宗旨:《美國多元假象》選摘(1)

2020-09-07 05:10

? 人氣

日常政治領域可說是充斥著假論述。但是,過去充滿了成就,這些成就並不像是「假論述」一詞所指的「論述」或「虛假」。我們應當以謙卑和敬畏的方式來思考這些成就,無論學者和學生都應該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才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保守人士近來強調注重過程的教育觀念,這種觀念與「假論述」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反映出他們對校園內壓制政治不正確觀點的反感。他們會這樣是可以理解的,批評校園政治正確的人說,教育應該是理性的辯論,並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所有的觀點都能表達。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羅伯特.喬治(Robert George)在《華爾街日報》上寫道,學生應該向會挑戰自己觀點的教授修課,並參加觀念不相投的學者所主講的講座。喬治堅稱,學生不該「深愛自己的觀點」,而拒聽「其他人不同的看法」。6

蘇格拉底式的教育理想看似合理,以至於人們以為不該妄加批評。當然,學生應接觸他們不同意的想法,而非禁止任何挑戰他們世界觀的觀點發聲。但是,在「 意見」之外還存在無窮盡的知識。一個無知的十八歲年輕人如果說「 我對早期地中海文明有些意見,但我願意聽聽其他人有何不同的意見」,你一定覺得很荒謬。換成這麼說也很荒謬:「 我對熱力學定律有些想法,但我願意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7

自由言論的教育模式趨向於關注當下。學生意見最強烈的議題,則涉及當前政治和政策問題:川普是法西斯主義者嗎?移民執法是種族主義嗎?刑事司法制度是否歧視黑人?「跨性別」人士該用哪種廁所?然而我們的現實是,大學校園只能接受這些問題的一種答案,這本身無疑就是問題。但這些不是大學教育應該關注的事情,學生畢業後會有很多時間來辯論時事。雖然捍衛大學要開放的人理直氣壯地爭取言論自由,但他們不該忽略大學的核心使命是傳遞知識。如果學生更投入於獲取知識,而對挑戰邊緣化的「假論述」不那麼感興趣,二○一六年總統大選之後,我們可能就不會看到自以為是的校園如此崩壞。

《美國多元假象》立體書封。(八旗)
美國多元假象》立體書封。(八旗)

*作者希瑟.麥克•唐納HEATHER MAC DONALD,著有全美暢銷書《警察面對的戰爭》(The War on Cops: How the New Attack on Law and Order Makes Everyone Less Safe,暫譯),也是曼哈頓政策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的研究員和《城市雜誌》(City Journal)的特約編輯。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美國多元假象:一味迎合種族和性別議題,使大學沉淪,並逐漸侵蝕我們的文化》(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