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黑心食品從來也不會強調自己是「黑心」

2020-09-01 06:10

? 人氣

20200828-行政院政委鄧振中(右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中)、衛福部長陳時中(左二)等人28日針對開放美豬、美牛議題說明。(顏麟宇攝)
行政院政委鄧振中(右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中)、衛福部長陳時中(左二)等人28日針對開放美豬、美牛議題說明。(資料照,顏麟宇攝)

誠然,政府可以用「消費者的選擇權」為核心命題,認為基於貿易談判需求,開放實屬不得已,然人民卻可選擇購買與否,只要做好相關的清楚標示措施,讓消費者得以知悉肉品產地等透明資訊,便沒有誤食疑慮(謎之音:想不想吃問題牛豬都是自己選的…),就沒有政策上的道德瑕疵。政策邏輯固然清晰,然而,弔詭的是,回顧往昔所爆發的食安風暴,「黑心食品從來也不會強調自己是黑心」。當台灣豬與美國豬始終存在著價差(國產豬肉生產成本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約61至63元,而美國約僅50元),就必然會衍生餐飲業者明知故用的風險,如何做好由星級飯店至小吃攤販、全方位的溯源機制,才是未來真正能使國人安心食用的關鍵。畢竟,超商量販店做好資訊透明化毫無問題,但普羅大眾日常生活所接觸最廣泛的庶民餐飲,又該如何明辨肉品來源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綜言之,呼籲執政黨就別再浪費口舌在辯駁過往種種「零檢出」、「禁美豬」的言論了,台灣國際局勢險峻,相信國人都能體諒,是故實無須太過在意「換了位置會腦袋」的昨日今非。我們需要拓展國際經貿實力,種種開放都只是博弈籌碼下的陣痛,適應了也就沒事了(一如先前反對ECFA,今時卻希冀展延,也是同樣的道理)。倒是自打臉不打緊,真該想想以小吃攤販為主體的台灣外食現況,該如何全面納入食材溯源監管才是當務之急。否則哪天真又爆出因美牛美豬而起的食安風暴,大概2022又要「只剩一口氣了」。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博士,曾任勞動部機要秘書,現職為立法院法案助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江欣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