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國總統大選.台灣觀戰指南:準備迎接「拜登時代」,但美中「新冷戰」對抗主軸不變!

2020-08-28 10:00

? 人氣

他也提出,美中台關係近年有一個「好消息」與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指,美國過去把台灣當成「棋子」的作法,如今在華府年輕政治人物身上比較少見,台灣比較不至於隨人擺佈;壞消息是,北京的老一輩人物看台灣曾經是「大家都是好兄弟、都可以談」,然而現在的年輕中國學者,對台灣卻是「講話愈來愈難聽」,模糊空間愈來愈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閻紀宇則補充,拜登團隊的首席國防顧問傅洛諾伊(Michèle Flournoy),很有可能成為第一位女性國防部長,她雖強調避免戰爭,但方式卻是「恢復強大嚇阻軍力」,好讓中國不至誤判情勢。傅洛諾伊表示,所謂嚇阻能力是指一旦衝突發生,美國要能「在72小時內,擊沉中國在南海的每一艘戰艦、商船與潛艦」,算是「鴿派立場、鷹派作風」。

美國的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和台海,對中國創造強大的壓迫感。(翻攝自USS Nimitz (CVN 68) )
美國的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和台海,對中國創造強大的壓迫感。(翻攝自USS Nimitz (CVN 68) )

譚耀南也補充,布林肯過去一個多月曾說,拜登會挺身捍衛台灣民主,一旦中國認為在香港議題上可以不受懲罰,可能就會拿台灣開刀。蘇利文也曾說,中國是美國在科技和經濟上的對手,跟俄國對美國的軍事挑戰不同。因此美國在貿易、科技、人權議題上要拉攏盟邦與民主自由國度,共同對中國施壓。這跟川普沒有很大差別,因此美中競爭主軸不會有太多改變。

至於美中科技戰與貿易戰,譚耀南認為「一定會持續」,因為實質推動這些對抗其實是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無論誰來主政,美中科技產業脫鉤的壓力都不會減緩。

「中國沒有與美國對決的實力」

但在太平洋另一方的北京政府,黃裕鈞則認為不太可能與美國硬碰硬。黃裕鈞分析,中國的籌碼並不多,在經濟和科技上仍然相當依賴美國,人民解放軍無論軍事能力、文化乃至人的素質,「都沒有與美國叫板或對決的實力。」

黃裕鈞指出,中國若要挑動進一步的科技戰與貿易戰,原因可能出在共產黨,習近平若從手下收到錯誤資訊,或是內部出現鬥爭,他才可能在誤判情勢中強硬回應美國。

美中雙雄的對抗,國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台灣如何自處,譚耀南指出,台灣畢竟是台海區域衝突的「當事人」,儘管戰爭機率不高,還是要做好面對最壞打算的準備,政府也必須持續和民間溝通。他也認為,台灣官方和台灣民間也都需要持續與美國官方溝通,不過難度也是最高的。面對中國,譚耀文則建議只能盡力減少誤判,避免錯誤解讀或發出任何訊號,減少損害。

在美國求學多年的黃裕鈞也說,台灣民間力量相當重要。他從學校遇見的中國留學生身上發現民間交流的影響很大,多加接觸還是會改變他們對兩岸關係或民主的態度,例如不少年輕中國人已開始從經濟代價的角度考慮「統一」這件事,一如南韓青年看待兩韓統一。

黃裕鈞也認為,除非國際輿論看待台灣的價值提高,否則很難打破先天實力限制。黃裕鈞舉例:「除了珍珠奶茶,有沒有辦法培養出一個如IKEA(宜家家居)的品牌,讓國際社會更認識台灣?」

黃裕鈞說,台灣還無法突破身為「棋子」的大局,冒進不是最佳解方,但仍然可以降低受人擺佈的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