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即將開跑!人權博物館長陳俊宏:邀請觀眾展開多元思辨與對話

2020-08-26 10:55

? 人氣

紀錄片《秘密的滋味》裡,受害者回顧紅色高棉血淚史(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紀錄片《秘密的滋味》裡,受害者回顧紅色高棉血淚史(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電影能為人權做什麼?「2012年,談論印尼九三〇事件的《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上映,震撼全球。」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自問之後,以電影做為回答:「印尼國家人權委員會正式宣布:所有人都應該來看這部影片,認識當地的歷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談完《殺人一舉》,陳俊宏又以2018年「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當中選映,以軍中人權為題的臺灣電影《少了一個之後-孤軍》為例,說明影像的力量:「前年,汪怡昕導演拍攝黃媽媽的電影在影展首映,我們當時邀請海軍總司令出席。那是軍方第一次黃國章案公開道歉。」

「從一開始我們關切的,就不是影展定位這件事,而是怎麼通過電影這個媒介跟大家溝通。」陳俊宏說:「我們想要借重的,是電影說故事的力量。」

轉型正義固然重要,其他人權議題我們也要面對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以下簡稱「人權影展」)開辦於2017年,時逢解嚴30週年,加以國家人權博物館「促轉」的核心任務,首兩屆影展以「釋放的記憶」、「尋找我們的身世」為題,皆以「轉型正義」為影展主要訴求。然而,世界局勢近年變化之鉅,臺灣一如所有其他國家,自難置身全球風潮之外。「漸漸地,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畢竟不是白色恐怖紀念館,」陳俊宏反省人權館成立以降館方關注議題的侷限性:「轉型正義固然重要,但其他人權議題我們也要面對。」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有鑑於此,人權館調整和影展執行單位的合作關係,一改首兩屆從策展到執行全權外包的模式,在議題設定和片單選擇上開始有更高的參與度。「2019年,我們正式成立選片小組,找來各自都有其議題與族群關懷的專業策展人,包括召集人郭敏容、陳俊蓉、王君琦和黃晧傑加入。」

「有的片子很好看,卻可能會讓大家限縮於單一議題,那我們就不見得會選入,或至少不會將它選為開幕片。」陳俊宏指出人權影展不同於商業性影展的選片考量:「我們更在意的,不是讓觀眾來這邊得到答案、被教化,而是邀請大家來展開多元的思辨與對話。」

選片小組成立後,人權影展開始更能跟當代議題接軌、吸引公眾目光。「像是去年香港爆發反送中抗爭,影展開幕片便是《傘上:遍地開花》,搭配其他香港影片構成脈絡,我們發現臺灣年輕人對認同與自由議題尤其有感。」陳俊宏指出,今年香港《國安法》通過,當需持續引起國際關注,為香港人權發聲,但當投件的影片未能構成脈絡,選片小組仍於斟酌後忍痛放棄。「今年有些創作者常因置身抗議現場,或基於安全考量而未能完作,但我們還是持續追蹤如《傘下》等作品的創作進度,希望未來能夠放映,讓討論繼續。」

SARS陰影仍在,但公衛議題被長期輕忽

時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選片小組也抓住時機,以專題規劃對重大時事做出回應。陳俊宏表示:「臺灣的疫情或許得到控制,相對緩和,但我們也已經看到很多相關的醫療人權議題,包括資源分配正義、人身自由等問題,一一浮上檯面。」

「比方我們會開始聽到『先救自己人』這樣的言論,『小明們』的故事就是再清楚不過的案例,它徹底凸顯了公民權跟人權間存在的張力。」陳俊宏說,「我們也發現,當社會群眾不安時,國家往往也善用人民的恐懼感。比方疫情期間『實名制』的施行,誰能確定政府會怎麼使用個資?這讓人不禁想問,到底有多少隱私和自由,是被自願讓渡的?」

《帝國餘瘧》(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帝國餘瘧》(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2012年,SARS封院引起的社會辯證和陰影仍在,但這許多年來,討論醫療倫理的公衛議題在醫學領域還是被視為次要。」公共衛生領域實際牽涉複雜的政治、社會、經濟乃至心理學門等不同專業,亟需開啟一方納入各種觀點的公共平台,職是之故,今年人權影展的其中一個專題便是「醫療人權」。開幕片方面,選片小組最終也捨棄聚焦罕病或愛滋病等單一議題的影片,選擇能夠引起更多討論層次的《帝國餘瘧》(The Fever)。

「這部片揭露全球化脈絡底下,聯合國提供國際貨幣基金援助,卻交換以開放國門、調整經濟結構的方案,藥商以慈善之名進入貧窮國家,其背後潛在的政治角力關係等,議題面相等非常複雜。」醫療類影片的進入門檻不低,有時必須藉著活動推助對話的開啟,陳俊宏說:「我們邀請研究國際衛生的學者來進行導讀,也希望館方能延伸辦理廣納多方觀點的論壇,帶起更多討論。」

這些議題看似遙遠,其實離我們非常近

2019年9月3日,在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大衛.佛萊明(David Fleming)宣布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為該聯盟的亞太分會,這是繼拉美分會後,該聯盟於世界成立的第二個分會,臺灣被指定為世界人權工作的重要基地。「成為亞太分會後,人權館的年度方向也會回應這條軸線」,陳俊宏指出:「像是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多元與共融』,影展也規劃了一個『國際移動』專題,和世界人權趨勢同步地談全球化下跨國移動的問題,包括難民政策緊縮、右翼崛起等現象。」

《九發子彈》(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九發子彈》(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相較醫療人權,或是聚焦香港的選題,「國際移動」乍似倡議性較淡,難以引起同樣的討論熱度,然而,事實上這些議題需要被關注的程度,絲毫不亞於香港和疫情。陳俊宏表示:「這個單元底下,我們選映了好幾部關於歐洲難民的影片,這些議題看似遙遠,其實離我們非常近。臺灣對移工的歧視非常嚴重,從外籍漁工遭受非人待遇、北車廣場封閉的事件我們就不難發現,還是有很多人慣性地將移工視為潛在的犯罪者。因此今年我們也選了談越南移工阮國非的《九發子彈》。」當國際與臺灣影片被共同置放於『國際移動』專題脈絡下,這些疏離的人權議題之迫近性便立即顯影,「其實還有更多紀錄片導演,像是蕭菊貞、蔡崇隆都繼續拍攝和關注這個議題,甚至出現從執法者與受害者等不同角度切入的討論。」

「電影作為一個媒介,能為大家敞開那些未曾得見的風景。」陳俊宏說,「人權影展的使命和目的,就是通過這個媒介,讓平常那些幾乎隱形卻近在身側的身影被看見,微弱的聲音被聽見。」

我們借重電影的力量,但不能只把電影視為人權的輔具

除了上述「醫療人權」與「國際移動」二大專題之外,今年的影展仍未放棄關於「轉型正義」的討論,選入《秘密的滋味》(Taste of Secrets)、《掘愛傷痕》(Our Mothers)等影片,藉此導引對當今全球轉型正義研究關注的「跨世代創傷」(transgenerational trauma)現象之,讓觀眾能再藉此辯證與討論「清創」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意義。

《掘愛傷痕》(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掘愛傷痕》(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藉著電影和影展,人權館開啟許多關於人權議題的關懷與思考,但陳俊宏自言對於所謂的「媒介行動主義」也並不意味該電影意義的扁平化:「人權影展也很重視『回歸電影本身』、『從電影出發』這件事情。」陳俊宏強調:「我們雖然借重電影的敘事力量,渴望透過這樣的媒介與大眾溝通,但同時也避免只把電影視為人權議題的載體,或是教學輔具,我們選入的作品往往本身都具有豐富的形式表現與特殊的美學觀點,首先還是必須先回到作品本身來細讀。」

這一次影展當中有不少電影,包括像是《滯海》與《瞄準難民》等,雖然在內容上涉及人權議題,但也通過多元影像素材的使用,或是私影像的形式,回歸影像媒介本身的觀點與手法的討論,讓觀影者也回頭檢視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權力關係。

《瞄準難民》(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瞄準難民》(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我們邀請大家走進影廳,希望無論電影咖還是人權咖都能齊聚,如此一來,對話才能打破同溫層,真正促進觀念的交流。」陳俊宏指出影展通過聚落串連活動,觸及遠在偏鄉外島的潛在群眾,館方也進一步通過「電影人權關鍵字」的系列出版品,讓影展與討論不只是影展期間嘉年華式地曇花一現,未來更期許能夠建構人權電影資料庫,成為教育端長年可用的資源與支持系統。

「我們並不期待大家離席時,都是充滿共識地走出電影院,意識的轉換需要時間,價值教育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幾。」陳俊宏説:「討論能不能深化、溝通能否持續,才是這個平台最重要的意義。」

 

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臺北9/4-9/6 光點華山電影館

高雄 9/24-9/27 高雄電影館

聚落串聯放映 10/1-11/15 全臺

※上述放映均免費入場,活動詳情,請上臉書粉專「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