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民眾黨,下一個「共和前進」or「親民黨2.0」

2020-08-23 05:40

? 人氣

其實,政黨治理一如學子競賽遭遇挫敗的情境相仿,分從「家庭」與「班級」兩種觀點看待,存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家庭基於親情連結,即便成員名次再怎麼不理想,總會希冀以鼓勵的態度,用「雖敗猶榮」的理由說服自己,放眼下一輪的比賽再扳回一城,但沒有深自檢討、找出落敗癥結點的孩子,遭遇挫敗的機會仍高。相反的,班級同學之間雖有私誼,但基本上是圍繞著班級的榮譽而生,當派出的選手無法奪勝,惋惜的安慰難免,但更多的,應該是諸如「為何要派他」、「誰決定人選」等譴責聲浪,期盼透過確實檢討,讓接續的比賽得取得更好的佳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此端看民眾黨的選後檢討,屬於哪一種模式呢?當「已經選得很好了」、「新興政黨需要敗選的滋潤」、「他們都很努力了」等溫馨話語瀰漫在檢討聲浪之中,箇中情誼固然可貴,但諸此以「家庭」視角作為治理主軸的做法,註定就會是個敗筆。選舉即戰場,絕對不是讓你用以試錯練兵的場域,對大眾而言,「打敗仗是會習慣的」,當連戰皆墨的印象深植人心,則未來選民勢難以對黨所推出人選存有期待,總是不免依循著既往的刻板印象,認定此回必然又是出來陪榜的NPC,被各種棄保也就不意外了。

然而,如此說來,是否台灣民眾黨已不符期待?倒也未必,援引主席柯文哲常說的「不忘初衷」,如何找回當初所說服人心的「新」元素,讓選民願意將未來願景寄託於斯,或會是扭轉當前頹勢的特效藥。基此,以下幾帖藥方提供給民眾黨人參考,期盼藉此助其「轉骨轉大人」:

首先,必須試著揚棄「帶槍投靠」的思維。打從2020大選開始,黨所尋覓的人選,泰半都是其他政黨的初選落敗者,要麼則是尚有其他黨籍、卻選擇相互合作的人選。接納早已行走於政壇者,除了容易落入「XX黨化」的印象外,新鮮度不夠、復以經過他黨試煉後證明不足以當選,又怎能期待起義來歸可以迸發新的火花呢?與其將希望寄託在他黨的邊緣人,為何不攤開自家上萬名黨員名冊,檢視其中是否有可茲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璞玉,都更甚於帶槍投靠的速食思維。當前政治求快求新,沒有煥然一新的老面孔,難以收刺客突圍之效。

再則,不妨在黨組織架構加入「人民議席」。黨代表選舉在即,看著有志更上層樓的人士開始喙養人頭黨員,期盼在黨內取得話語權,但諸此與往昔他黨相仿的流弊,了無新意之餘,更可能陷入相仿的黨內鬥爭疑慮。基此,為求嶄新變革,何妨在黨組織(包括中常委、中執委等職務)設置「人民議席」,以隨機抽籤的方式,力邀黨員加入黨機器的運作中,類似於公司治理的「獨立董事」職能,在沒有基層勢力的利益糾葛下,容有更客觀的批判量能。這是過去各政黨都未曾嘗試過的體制,倘若訴求「以民眾為本」的民眾黨得以做到,豈非一種新意的展現,從而也能提高黨員參與黨務的興致,這絕對比樹立甚麼「精神領袖」都還要難得的效果。

最後,是黨內政治思維上的重塑。儘管民眾黨純然起於柯文哲主席一人光環,但既然廣納黨員、希冀獲取大眾支持,心態上便必須更為公開透明,諸如「你不可質疑的XXX」心態都該斷然揚棄。就好似家族企業選擇公開發行般,當治理發生危機,縱然手中仍握有相對多數股權,也必須接受股東們嚴厲的批判,據此做出相應的調整,藉以持續精進業務績效,好鞏固經營權力。倘若早已四面楚歌,成為多數股東千夫所指的箭靶,卻還是執迷不悟的,選擇在召開股東大會時找圍事來捍衛領導中心,儼然「公司是我創立」的家天下心態,則終究仍會不敵大環境的譴責浪潮,註定改朝換代的命運。

我始終相信,台灣需要第三勢力,需要宛若法國「共和前進」般、徹底顛覆當前政治結構的新血,台灣民眾黨是不是這股力量的真命之選,抑或只是另一個過渡性的「親民黨」,待主席個人光環褪去後便樹倒猢猻散,關鍵呢…其實就掌握在柯文哲主席的一念之間。

*作者為立法院法案助理,曾任勞動部機要秘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江欣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