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狼外交官踩上「人體地毯」?文化爭議背後,大洋洲地緣角力又成焦點

2020-08-21 14:10

? 人氣

(翻攝微博)

(翻攝微博)

中國新任駐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Kiribati)大使唐松根,探訪當地一個島嶼時,踏上當地人躺在地上組成的以示歡迎的「人體地毯」,引起外界爭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關照片傳開後,有人發出批評的聲音,指控吉里巴斯居然利用當地人,給中國大使舉行這種歡迎儀式。但之後許多熟悉當地文化的專家指出,這其實是當地的一種文化,用於迎接外賓。

分析認為,儀式也許的確是當地一種傳統文化,但中國近年不斷擴大在太平洋國家的影響,引起的爭論多少反映外界對區內局勢的關注。

歡迎儀式

網路上的圖片和片段顯示,一些人躺在地上,背部朝天,另一名男子就由兩名女子扶助下,在那些人的背部上走過。

澳洲廣播公司報導,這是唐松根抵達吉里巴斯其中一個島嶼馬拉凱環礁(Marakei)後,當地人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中國駐當地大使館在社交網站臉書發文指,唐松根早前為了「認識和了解」吉里巴斯文化,採訪了當地不同島嶼,包括馬拉凱環礁。

唐松根參加歡迎儀式的圖片傳出後,引來外界關注,當中不乏來自美國和澳洲官員的批評。其中,美國駐太平洋國家軍事聯絡官康斯坦丁(Constantine Panayiotou)在推特說,任何國家的大使「腳踏小孩」的背上「都是不能想像的行為」。

不過,來自太平洋島國東加的約瑟芬・拉圖(Josephine Latu)在推特上介紹說,「在整個大洋洲,我們都有涉及這種習俗。批評之前先了解。」

約瑟芬・拉圖還在另一個貼文中貼出了其他國家領導人到訪太平洋島國參與的類似儀式。

澳洲國會議員夏爾馬(Dave Sharma)說,如果有任何澳洲官員參加這種儀式,他會感到「十分意外」。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副教授特艾瓦(Katerine Teaiwa)介紹說,這種儀式通常只會在婚禮上舉行,男家或女家會利用這種儀式歡迎新郎或新娘。她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解釋,為中國大使進行這種儀式是為了顯示尊重和建立關係。

「我看過儀式的片段,我相信躺在地上的是年青人,而不是一些報導中聲稱是小孩。」

Aerial view of Tarawa
吉里巴斯位於太平洋中部,由33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世界上唯一縱跨赤道且橫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

外交角力場

中國近年積極發展它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向這個區域的國家提供大量的經濟援助,以求取得當地國家支持。台灣目前15個正式邦交國中,有四個都位於太平洋,因此這個地區又成為了北京和台灣,以至西方陣營的金援和外交角力場。

吉里巴斯位於太平洋中部,由33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世界上唯一縱跨赤道且橫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2019年9月20日,吉里巴斯政府發表聲明,宣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斷交,並同中國復交。

中國電信企業華為2017年與索羅門群島達成協議,將為對方興建海底通訊電纜。澳洲政府後來宣佈將花約9100多萬澳元(約6100萬美元),從華為手中搶走通訊電纜合約。

中國也向多個太平洋國家提供金錢援助,包括為東加興建一座價值2800萬東加潘加元(約1233萬美元)的政府辦公大樓。 《澳洲人報》2018年一月也報導,中國為薩摩亞建造一座價值2670萬元美的法院大樓。

除了吉里巴斯,同樣位於太平洋地區的索羅門群島同樣去年與台灣斷交,改為與北京建交,令台灣在這個地區的邦交國剩下四個。

但親西方陣營仍然繼續與這個地區的金援外交。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數據顯示,2016年向太平洋地區國家提供最多援助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雪梨晨鋒報》更引述維基解密2010至2011年公布的美國外交文件,指台灣政府向諾魯的政府部長各支付每月5000美元,作為諾魯與台灣保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報酬。

這次事件的主角吉里巴斯的經濟十分落後,嚴重依賴外援,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它沒有軍隊,國防事務主要依靠澳洲和紐西蘭。

吉里巴斯2019年宣佈改與北京建交後,台灣外長吳釗燮透露吉里巴斯提出希望台灣以贈款方式,協助購買民航機,但這不符台灣的援助做法,建議採用商業優惠貸款,而大陸則承諾協助吉里巴斯購買商用機。

在多國角力的背景下,澳洲廣播公司引述當地一名曾為前總統湯安諾(Anote Tong)工作的自由身記者里蒙(Rimon Rimon)說,中國新任大使腳踏當地人背部的畫面,引起外界以地緣政治的角度去解讀畫面。

但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副教授特艾瓦認為,外界應繼續關注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行為和動機,但同時應關注澳洲、美國等其他國家如何看待這個只會在有潛在衝突危機時,它們才會想起的地區。

她說,解讀美國、中國和澳洲三方角力的時候,如果缺乏太平洋地區人民的聲音,將會令人「十分沮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