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岷專文:不斷進化,改變我們的改變

2020-08-27 04:50

? 人氣

隨著環境的改變,現在你想完成的事,愈來愈難成為別人願意幫你完成的事,過去奉為圭臬的管理方式,如今多數也已經失去作用。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ixabay)

隨著環境的改變,現在你想完成的事,愈來愈難成為別人願意幫你完成的事,過去奉為圭臬的管理方式,如今多數也已經失去作用。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ixabay)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管理,是讓別人完成你想要做的事!」但環境的改變、世代的更迭,現在的別人,早已不是過去時代的人;你想完成的事,愈來愈難成為別人願意幫你完成的事。觀諸全球,社會如此,企業更是難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是一個標準的管理知識控。過去主編工商時報每日見報的《經營知識版》長達十三年,這代表著我曾經錄取採用過三千萬字以上的經營管理文章,也親自訪談超過五百位以上的CEO。以前我把這個版取了個英文名字叫「How to」,希望管理不只要知道,還要做到;後來覺得企業不只是管理,經營更重要,版名便改為「Know How」;當九○年代新科技帶動企業變革,商業模式更加重要,有很長一段時間,版名是「Know Why」;但接近千禧年,組織邏輯丕變,愈來愈多經理人學經營管理,不是為了公司或老闆,而是要解決自己的工作難題,於是版名改成了「Working Smart」。時至今日,追求管理、品質、組織、控制、行銷、商業模式……等等過去奉為圭臬的管理新潮,如今多數失去了作用。

我當主管已超過三十年,幹總經理、CEO也已超過十四年,從管幾個人到幾十個人,再到上百人的上櫃公司,我汲汲於將過去主編與念書所學習到的管理知識,用在企業經營上,但近來自我檢討卻有三大嚴重的認知挫敗,或說是我的所為嚴重違背了我過去所學的管理信仰。

20200820-辦公,工作,組織,管理,公司。(pixabay)
時至今日,追求管理、品質、組織、商業模式等過去曾為標準作法的管理思想,多數已經失去效用。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ixabay)

我喜歡發問、探索「為什麼」,並以追求「商業模式」為經營職志,但哪知道這幾年天災人禍、地區風險、產業生態、消費變遷都很快速,讓商業模式時時在變。當公司每一年賺到的錢都不太相同,這叫甚麼商業模式?但現實的考驗就是如此。

讀碩士時我專攻組織管理,認為組織設計好、人事系統規劃得當、團隊文化就有好的形成。但近年來產業的挑戰實在激烈,既定的組織制度,已因應不了變局。「人才」才是解決問題、發展新機的關鍵。於是我常「因人設事」,組織圖形同半虛設,把職權調來調去,連我自己也在救援補位;但最後我們年年難過年年過,在產業劇烈衰退中仍能維持一樣的獲利。

年輕時我參觀過日本的豐田汽車、京都陶瓷,對利潤中心的設計極為嚮往,我認定這是老闆給分紅、員工自己能當家的企業精神。當上總經理後,我也親自設計公司的獎金激勵制度,設想員工一定會為創造自己更多的收入、更高的榮譽而奮鬥拼命!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你的獲利不是我要的獲利,也許無力、也許無心、也許無感,這使我嚴重懷疑我年輕以來那種「怕對不起老闆」的心態,是過時的骨董。「公司還在,今天有薪水領就好」、「不然是怎麼樣?我們都很努力啊!」才是王道,原來老闆與員工的距離,不只是世代落差、階級落差,更是心靈、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的落差。

服務過嬌生、嘉信、微軟、花旗、凱悅、美國運通、百事公司的組織設計與轉型顧問公司The Ready 創辦人亞倫.迪格南,所寫的這本《組織再進化:優化公司體制和員工效率的雙贏提案》,解答了我許多管理問題,讓我們重新輸入企業與組織運營的新生態、新營運邏輯。

他開宗明義地問你,紅綠燈與圓環的作業系統哪個比較好?全美估計有三十一萬一千個紅綠燈,開車過紅綠燈簡單清楚、不用花腦筋,多有效率!一旦車開進圓環,大家便擠來擠去、小心翼翼不能分神。但哪一種比較安全?流量比較高?興建和維護費用比較低?停電時能夠運作?答案都是圓環。圓環能減少七五%的車禍受傷率、九○%的車禍致死率、八九%的車流延遲率、維護費用低五千到一萬美元,停電也還能正常運作。

就像我們所習慣的管理制度:相信官僚體制、不相信自我管理;相信統一領導原則、由上而下、階級鏈鎖,不再思索創新。我們一步步把組織與人員都變成了機械,我們信奉品管大師戴明所說的:「在業界九四%的問題源自系統,僅六%的問題出在人」,於是我們花力氣設計了系統,卻像籠子關起了自己,忘記了迎接新挑戰、要更新作業系統。

迪格南指出,進化型組織的第一要點是「正向待人」,相信員工會積極主動,人人有美好的一面。第二要點是「錯綜意識」,所有事情都是錯綜複雜的,因此需要學習繪製「作業系統畫布」,激發你和團隊分辨:何處需發揚、何處需改變。重新思索再定義:職權、策略、資源、創新、工作流、會議、資訊以及酬勞等。搞清楚究竟是為了什麼?如此一來,改變將會到來,美夢就會成真。

20200820-辦公,工作,組織,管理,公司,友善。(pixabay)
迪格南指出,進化型組織的第一要點就是要「正向待人」,相信員工會積極主動。(資料照,取自pixabay)

傳統的管理認為「表現是遵循的結果」。我們把企業宗旨與顧客滿意混為一談;要求組織架構,忽略了團隊引導;未注重個別需求,用公有的觀念分配資源,形成如同辦公室裡的公共冰箱般的雜亂腐臭;我們追求如同跳高革命福斯貝里背越式的突破方法,卻忘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樣的創新。

這世界遵照泰勒主義已長達百年,我們根深蒂固以計畫、控制、執行來找出最佳做法,想要遵照規定來實施改變,但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改變」,難道組織任務不能是一系列的專案組成?在專案中我們當然「以人設事」。所謂定型化的商業模式,當然應付不了變局。你知道員工同仁不是你,那他幹嘛要實現你的期待?你能反過來實現他的願望嗎?人是活的,組織由人組成,當然也是活的,不能再只是談分工與規範,甚至以此論功行賞。這年頭大家面對混沌世界、錯綜意識,要的是滿足「即時動態」與「共創未來」。也只有活在當下,才能不斷進化;不斷進化,才能活出未來!

*作者為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兼總經理,本文選自《組織再進化:優化公司體制和員工效率的雙贏提案》(時報出版)推薦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