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民族主義的惡獸正在吞噬著中國

2017-07-08 07:00

? 人氣

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其著作《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中即曾試圖將近期的「中國夢」加以定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書假設有三個不同形式的民族主義運動,同時發生:

建構「中國價值觀」,作為樹立中國公民民族主義的實驗;

一種冷戰後國際關係外交策略的發展,以賦予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力量和身份認同;

針對所謂「反華陰謀」在日常生活表達,且與強烈的民族主義用詞並駕齊驅。雖然後者明顯屬過熱的民族主義情緒,但前兩者卻相對能促進地區和平,兩者抵消後,中國民族主義可能又再違反一般人的直覺,成為穩定外部政治的力量。

顯然的,以習大大近日訪港大談「主權才是根,才是本」和其外交部發言人輕率將《中英聯合聲明》廢為「歷史文件」的言論觀之,沈旭暉教授對「中國夢」的解析並認為能賦予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力量和身份認同,及其可能「成為穩定外部政治的力量」的幾點認定,似乎都太過樂觀了。

香港回歸中國20年,英國治理時期奠定的核心價值慢慢被中國侵蝕瓦解(AP)
香港回歸中國20年,英國治理時期奠定的核心價值慢慢被中國侵蝕瓦解(AP)

中共統治危機正在受到極右民族主義的挑戰

當然的,也有很大一部份學者對此不敢持樂觀態度的。他們普遍認為,中國政府的民族主義策略實際造成了中國的國際環境的惡化,在對外關係上的強硬作風使得周邊國家感到威脅,降低了他們對中國的信任,這並不能給中國帶來她所想要的,無論是領土與主權,還是來自世界的尊重。

中印邊界糾紛、中越的南海爭執、中日的領土問題,中韓的薩德部署等等,都在反映出中國鄰近國家對中國的不信任與疑懼。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顧問葛萊儀對「中國夢」的看法似乎較貼近真實感,她說:

「中國現在剛剛開始感覺到自己的強大,總是想要抓緊獲得些什麼。」她說,「『中國夢』式的民族主義從本質上,反映出中國從國家到政黨的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一個真正自信的大國不需要總在擔心自己是否坐回了原有的位置,也不需要總在向別人索要尊重,一個有自信和有安全感的執政黨,也不需要再通過打愛國牌來為自己和人民之間搭建信任的橋樑。」

外交的霸權展現淹蓋不了內部腐化結構危機

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專家裴敏欣在《出賣中國》中,深刻寫道: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中國的現實,現在中國要比1980年代富好幾十倍,有些問題 (如溫飽、交通、能源與住房等)的確有極大改進。但是有其他問題 (社會安全體系、社會公正、公民權利、食品安全、醫療保健系統與教育等)變得更為複雜,甚至無解。這是因為經濟發展只能解決一些純粹由於資源極度缺乏而造成的問題,但是不能解決由於資源配置不均和政府權力缺乏監督所引發的矛盾。在威權體制的統治下,後一類問題往往在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果之後變的更加複雜和難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昭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