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十字軍東征的必經之地、今日中東兩大宿敵的夾心餅:黎巴嫩一言難盡的前世今生

2020-08-17 15:10

? 人氣

貝魯特曾經被稱為「中東小巴黎」,黎巴嫩也有「中東瑞士」之稱(BBC中文網)

貝魯特曾經被稱為「中東小巴黎」,黎巴嫩也有「中東瑞士」之稱(BBC中文網)

黎巴嫩貝魯特港區2020年8月4日大爆炸,承擔著全國60%海運的港口癱瘓。170多人死亡,6千多人受傷,30多萬人無家可歸,20多家醫院診所和120所學校被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黎巴嫩總統奧恩15日接受法國電視台採訪時表示,貝魯特港爆炸案調查需要時間,所有假設依然存在,法國和美國調查人員參與了黎巴嫩最高司法機構主持的調查行動。他說,刑事財務調查將聚焦是否存在財務違法,而這是腐敗的起點。他希望新一屆政府首先推進改革。

黎巴嫩基督教最高神職人員,馬龍派宗主教拉伊在16日的周日禮拜時警告說,黎巴嫩處境極其險惡,面臨「最大的危險」,可能成為某些國家的籌碼。他呼籲議會提前選舉。馬龍尼禮教派歸屬天主教,在黎巴嫩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

總理迪亞布10日引咎辭職,臨走前留言:災禍的根源在於政治腐敗,教派領袖和寡頭家族操控政壇, 積重難返。

總之,太多歷史遺留的包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黎巴嫩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有著怎樣的歷史,留下了怎樣的包袱?

1970年的貝魯特海邊
1970年的貝魯特。黎巴嫩首都曾被稱為「中東小巴黎」(BBC中文網)

中東奇葩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扼守歐亞非戰略要道,三面陸地,西臨地中海,與敘利亞和以色列/巴勒斯坦接壤,國土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比天津略小。

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史上一直是各個帝國王朝擴張、征戰途中的要塞,進入20世紀後則夾在中東兩大宿敵的中間,難以獨善其身,終究懷璧其罪,成為別人相互廝殺的戰場。

當今世人對這個面積一萬平方公里的中東小國如果有印象,那麼最主要的有兩點:戰亂不斷,以及曾經的繁榮輝煌。

黎巴嫩鼎盛時期雖然不是中東首富,卻因經濟發達、社會多元開放、宗教分權共治架構等特點,在阿拉伯世界獨樹一幟。世人稱它是中東明珠、中東瑞士、中東小巴黎(首都貝魯特)。

黎巴嫩政治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分權共治,經濟以旅遊、金融等服務業為主,三分之二勞動力從事服務業;運輸以海運和空運為主,貝魯特港承擔了全國60%的海運業務;社會開放與保守並存,沙灘上有比基尼美女,也有長袍遮身的穆斯林女性。

巴爾貝克神廟
羅馬人留下的巴爾貝克神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遺址,被稱為「黎巴嫩的長城」, 位於黎巴嫩和敘利亞邊境(BBC中文網)

中東小巴黎的前世

黎巴嫩境內山地為主,沒有沙漠,有高山、峽谷、沃土、沙灘,屬於冬暖夏涼、陽光雨水充沛的地中海氣候,谷地土壤肥沃,迥異於中東其他地方的沙漠氣候和環境。它還有良港和悠久的航海、經商傳統。

人類古代四大文明有兩支起源於它所在的地中海東岸地區,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地也在那片被歐洲人稱為中東的地方。文明在那裡交匯、碰撞。

聖經《舊約》裡有一些關於黎巴嫩的零散記述。

上下5千年,黎巴嫩這片土地上曾經飄揚過大約10面不同的大王旗,而每一個統治者都在那裡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從宮殿、神廟、宗教到城市、傳統和文化。

黎巴嫩地圖
黎巴嫩是腓尼基文明的搖籃。

腓尼基人最擅長航海和經商,曾經幾乎壟斷了地中海地區的商貿。他們還發明了腓尼基22個字母,這些字母是後來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共同的根。

腓尼基人公元前9世紀遠征非洲,在北非的突尼西亞建立迦太基國,然後依靠航海業與商業迅速崛起,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羅馬帝國崛起後,兩強爭霸,打了100年的仗,最後以迦太基被消滅,黎巴嫩也被劃入羅馬帝國版圖。

羅馬人之前,統治過黎巴嫩的先後有古埃及帝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

羅馬人之後,阿拉伯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先後統治黎巴嫩,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黎巴嫩宣佈成立共和國。

中國宋朝與世界通商,史料記載中就有這個地區,還有經由這個交通樞紐與中國做貿易的歐洲和非洲商人。

BBC電視劇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經過黎巴嫩,為當地基督教帶去了希望和幫助(BBC中文網)

宗教並存共處

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發源於中東地區。幾經盛衰,伊斯蘭教成為中東地區主宰,但黎巴嫩卻是阿拉伯世界裡唯一一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以及各自內部主要教派)並存、分權共治的國家。

這是歷史的遺產,也可以說是伏筆。

基督教發源於黎巴嫩毗鄰的巴勒斯坦地區,先是受到羅馬帝國殘酷鎮壓,最後卻成為羅馬帝國國教,隨著帝國軍隊的鐵騎到處傳播,也傳到黎巴嫩。

公元7世紀上半葉,阿拉伯帝國崛起,伊斯蘭教迅速傳遍中東,黎巴嫩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伊斯蘭教傳入。因為各種原因,征服者未能將基督教信徒趕盡殺絕。

阿拉伯帝國攻陷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歐洲教會和基督徒發起前後9次十字軍東征。黎巴嫩正處於進軍耶路撒冷的必經之地。

Downtown Beirut
貝魯特在內戰中破壞嚴重,市中心幾乎完全被毀,大部分是戰後重建的(BBC中文網)

十字軍東征過程,也是黎巴嫩基督教不斷得到外力輸血的過程。同時,伊斯蘭教征服的其他基督教地區的信徒為了躲避迫害,逃到黎巴嫩山區。

這樣,黎巴嫩雖然被阿拉伯帝國統治,境內基督教卻信眾龐大,教派也很多,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馬龍派都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什葉派和德魯茲派也在此共存。

這就為日後的宗教文化多元社會和分權共治政體打下了基礎。

同時,也為日後宗教衝突和內戰埋下了伏筆。有歷史學者曾說,這裡可以是人間天堂,也可以是人間地獄,就取決於宗教之間是否發生衝突。 

兩次世界大戰

鄂圖曼帝國1516年征服黎巴嫩,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匈帝國戰敗。

1860年,黎巴嫩發生基督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激烈衝突,法國派兵干涉,最後將黎巴嫩變成自治區,立下規矩,黎巴嫩行政長官須由基督教派人士擔任。這個規矩得以延續,黎巴嫩本身的基督教歷史積澱也起了作用。

一戰結束後,英法簽約,規定約旦、伊拉克、巴勒斯坦歸英國委託管理,黎巴嫩和敘利亞成為法國的託管地。

又過了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共和國宣告成立,1944年元旦法國移交權力,1946年英、法軍隊撤出黎巴嫩。

黎巴嫩海濱休假地
黎巴嫩雖然長期以來戰亂不斷,可和平年代旅遊休閒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發展很快,國內大部分勞動力從事服務業(BBC中文網)

分權共治原則

黎巴嫩獨立時人口130萬,基督教徒佔60%,穆斯林佔40%,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差不多各佔一半。

當時各教派就國家權力分配達成了協議,基督教馬龍派和伊斯蘭教遜尼、什葉兩派分權共治,相互制約。

根據協議,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徒擔任,議長由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擔任,議員和部長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二戰後十多年,黎巴嫩經歷了和平發展的繁榮時期,社會文化多元,在阿拉伯世界獨樹一幟。

不過,曾經在黎巴嫩生活過的人注意到,民間各宗教和教派平時相安無事,你穿你的比基尼,我裹我的罩袍頭巾,但通婚很少。

現在黎巴嫩政治改革舉步維艱,如果說教派和寡頭家族各謀其利的積弊難逃其責,部分也是歷史的折射。

重大歷史事件:

1516-1918 - 黎巴嫩是鄂圖曼帝國的一部分

1920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黎巴嫩和敘利亞受法國委託管理

1944 - 法國1月1日向黎巴嫩政府交權。

1975-1990 - 黎巴嫩內戰 

1992 - 內戰後首次選舉,富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出任總理

2000 - 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撤軍

2005 - 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在貝魯特遇汽車炸彈襲擊喪生,引發政治危機。同年敘利亞在國際壓力下從黎巴嫩撤軍

2006 - 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爆發34天戰爭,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守黎巴嫩南部邊境 

2007 - 聯合國在海牙設特別法庭審理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遇刺案

2020 - 8月4日,貝魯特港倉儲區硝酸銨大爆炸,哈里里遇刺案原定8月5日首次開庭,為此推遲到8月18日。

以色列和中東戰爭

世上沒有不散的盛宴。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的地方劃出一片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1948年以色列宣佈建國第二天,七個阿拉伯國家聯手向以色列宣戰,結果慘敗,巴勒斯坦100萬難民出逃,其中40萬人湧入黎巴嫩。

本來並不牢固的平衡被打破。黎巴嫩權力分享機制建立在人口比例基礎上,而穆斯林人口驟增,導致權力分配的變數加大,要求調整的呼聲增強。

基督教派不讓步,穆斯林強烈要求,矛盾明朗化。

Beirut restaurant with TV screen
影視傳媒較發達,體現了黎巴嫩社會文化的多元色彩(BBC中文網)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武力抵抗以色列,總部設在約旦。

約旦是阿拉伯聯盟成員,與以色列為敵,第一次中東戰爭後百萬巴勒斯坦難民中的60萬進入約旦,並允許巴解組織客居約旦。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局勢。

內戰爆發

1970年9月,巴解組織成員「人民陣線」劫持英國、德國和瑞士的共3架民航客機,將300多名乘客囚禁在約旦的沙漠,逼迫以色列釋放巴勒斯坦囚犯,遭以色列拒絶後當眾炸毀飛機,舉世震驚,一致譴責。

約旦國王決定約旦不再歡迎巴解組織,武力驅逐。巴解組織總部迫遷到黎巴嫩南部,在那裡安營扎寨,訓練武裝力量,不斷襲擊以色列。以色列報復,炮彈打向黎巴嫩。

巴解組織旗幟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成立之初曾以約旦和黎巴嫩為根據地(BBC中文網)

黎巴嫩鄰國敘利亞是穆斯林國家,與以色列是宿敵。巴解在黎巴嫩南部安家後,敘利亞進入黎巴嫩北部。

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持續15年。「中東瑞士」變成了敘利亞和以色列角力的戰場。

1982年,以色列出動9萬大軍進攻黎巴嫩,決意徹底摧毀敘利亞和巴解組織在黎巴嫩的基地。第五次中東戰爭打響,敘利亞和巴解幾遭滅頂之災。最後經美蘇和聯合國調停之下停戰。

 

海灣戰爭

停戰後,衝突和矛盾還在延續。

戰爭期間黎巴嫩南部被以色列佔領地區的40萬什葉派穆斯林難民湧入貝魯特,在伊朗支持下成立了真主黨武裝,目標是以色列。

敘利亞軍隊停戰後繼續留在黎巴嫩,直到2005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後才撤軍。

黎巴嫩國內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勢力的平衡被打破之後很難恢復。

不過,經濟得到復甦,重建也頗有起色,貝魯特布滿彈孔的牆垣在霓虹燈和夜生活的喧囂中也不顯得突兀。

繁華開始重現,但不安定的潛流和各種摩擦、衝突從未真正消停。受別國宗教衝突和戰爭的影響,黎巴嫩國內各教派之間的齟齬和矛盾加深。

這種狀況持續到1990年,伊拉克佔領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

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無暇顧及黎巴嫩,敘利亞及其支持的伊斯蘭教派力量趁機出兵, 擊敗基督教武裝,黎巴嫩內戰結束。

戰後重建分權共治架構,伊斯蘭教勢力佔了上風,雖然議會中兩大教派席位均分,但跟1943年相比,基督教派的地位略有下降。

脆弱的和平只是暫時遮掩了眾多不安定因素。

2006年7月黎巴嫩真主黨和以色列爆發衝突,戰爭持續了34天,仍是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後停火。

拉菲克・哈里里遇刺

那次衝突爆發前黎巴嫩發生了一樁震驚世界的暗殺事件,至今尚未結案,又因為今年貝魯特港區大爆炸重新引起人們注意。

2005年2月,已經辭職的遜尼派穆斯林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在貝魯特遭汽車炸彈襲擊身亡。經國際團隊調查鎖定4名黎巴嫩真主黨成員。聯合國為此在海牙設立黎巴嫩特別法庭。 

1996年哈里里投票
(1996年資料圖片)哈里里在黎巴嫩內戰後首次選舉中勝出,擔任總理。(BBC中文網)

經過幾年調查,聯合國黎巴嫩特別法庭 2011年向黎巴嫩檢察機關遞交哈里里遇刺案起訴書,對4名嫌疑人提出起訴。

黎巴嫩特別法庭原定2020年8月5日開庭,因4日貝魯特港區大爆炸推遲到8月18日。

圍繞拉菲克・哈里里遇刺背後的動機和元兇,至今仍無定論。因為開庭和爆炸的日期巧合,各種猜測和陰謀論鵲起。

路透社8月16日引述黎巴嫩真主黨表態說,將等待官方調查結果,但如果最後發現以色列與此事有關,將採取相應報復行動。真主黨得到伊朗的支持。

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國務院官員到黎巴嫩港口爆炸現場察看後表示,必須展開透明、可信的調查。

聯合國呼籲國際社會提供5.65億美元的援助資金,用於穩定穀物供應和重建被炸毀的醫院。

黎巴嫩媒體16日稱,初步調查顯示儲存硝酸銨的港口倉庫事發前存在重大隱患,附近還存放著大量煙花爆竹。


BBC阿拉伯語採訪組走進貝魯特爆炸事件的「原爆點」(Ground Zero)。(BBC中文網)

其他

由於獨特的歷史,海外的黎巴嫩裔僑民為數龐大。聯合國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黎僑」超過1500萬人,主要分佈在美洲、歐洲、非洲及海灣國家,國內戶籍人口450萬左右。

海外黎僑中不乏世界名人,比如美國影星喬治・克隆尼的夫人阿莫・克隆尼(Amal Clooney),再比如中國人熟悉的馬海德醫生。

馬海德二戰期間以醫生的身份到延安參加中國抗戰,1949年後又是第一位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2019年9月被授予中國「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