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文:那一刻他們脫下了白手套─賴幸媛與王毅的祕密管道

2020-08-13 06:20

? 人氣

陸委會歡迎海協會代表團的酒會上,賴幸媛把握機會,要求鄭立中帶話給王毅,希望建立陸委會與國臺辦直通的管道,否則兩岸事務難題難解、沒效率。(新新聞資料照)

陸委會歡迎海協會代表團的酒會上,賴幸媛把握機會,要求鄭立中帶話給王毅,希望建立陸委會與國臺辦直通的管道,否則兩岸事務難題難解、沒效率。(新新聞資料照)

陸委會與國臺辦的直通管道,陸委會沒讓各部會知道,也沒告訴海基會。因為形式上,兩岸政府間的接觸都應該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兩個白手套搭建的制度化協商平臺,陸委會與國臺辦跳過海基與海協,直接通上話,逾越了兩岸政府互不承認的現實尺度,在政治上很敏感。蘇起後來對媒體提到兩岸間有二十條管道,我推測,陸委會與國臺辦的直通管道,算是是其中之一,蘇起任職國安會祕書長時應該清楚這條管道的存在,因為管道建立之初,劉德勳副主委便提醒賴幸媛主委,必須向上呈報,沒有國家高層點頭,陸委會與國臺辦的直接聯繫只是私通,參與的人有觸法嫌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陸委會與國臺辦的直接聯繫管道,是賴幸媛啟動的。兩岸恢復制度化協商後,協議愈簽愈多,談判事務繁忙,幾十年互不往來的兩個政府打起交道來,卡在雙方制度不一樣,各有規定,太多急難雜症得處理。臺灣方面有事情與大陸談,每次都得透過海基會先約好陸方,我方組成談判團隊後,海基會把我方團隊名單傳給海協會,對方也比照辦理,然後雙方碰頭協商。帶著手套搔癢,不只程序煩人,而且效益低,遇到重大爭議情事,更是緩不濟急。賴幸媛一直主張,陸委會必須能直接、迅速且正式地,跟國臺辦談上話。

20180807-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7日出席生技阿媽程伶輝「二十年做好一件事」新書表會。(顏麟宇攝)
陸委會與國臺辦的直接聯繫管道,是賴幸媛啟動的,她一直主張陸委會必須能直接、迅速且正式地,跟國臺辦談上話。(資料照,顏麟宇攝)

特別是ECFA的協商,牽涉的範圍廣,工商農牧漁的關稅調降、市場准入、人身保護都得談,臺灣方面超過十個部會被捲入,輿論意見也多。加上國臺辦與陸委會都面臨了內部政治的問題,陸委會與經濟部意見不合時,偶爾得借力使力,拿國臺辦的話來框住經濟部;國臺辦幾次與他們的商務部搶主導,也藉助陸委會的主張來應付商務部。大陸官員曾私下吐苦水說:「這次打仗很辛苦,如果是亞夫來領軍就不會這樣子。」亞夫指的是國臺辦副主任孫亞夫,有謀略且處事明快、有擔當,大陸官員認為如果是孫亞夫擔綱談判事宜,就不會大權旁落商務部。這或許是實情,但也不能怪大陸商務部搶主導權,畢竟ECFA不只是兩岸間的事,各國正與中國大陸談自由貿易協議的,也盯著在看大陸與臺灣談出個什麼結果,如果臺灣談出了個很優惠的條件,各國就會向中國大陸要求比照辦理。

同理,大陸也很注意臺灣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展,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私下透露,王毅曾特別拜訪他,希望臺灣與新加坡協商的臺星經濟伙伴協定,條件不能超越ECFA。

ECFA的協商對國臺辦而言是多重棋局,陸委會的情況也類似,除了要尊重經濟部等部會所面臨的民間產業壓力,也得盡可能向立法院公開談判進度並因應在野黨的批評,賴幸媛個人並特別關注中小企業與農民的生計,期待弱勢傳統產業不會受ECFA的衝擊,而且可以受益。

二〇〇九年年底第四次江陳會在臺中舉行,這次會談兩岸簽了《標準檢測及認驗證合作協議》、《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與《農產品檢驗檢疫協議》,並沒有簽署ECFA,兩岸的公開聲明都只表示「對推動協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初步交換意見,但不觸及實質內容」。這句有說等於沒說的官方辭令,意思是,大家都知道兩岸間針對ECFA已交手好陣子了,工作階層或更高層的協商也交手多次了,但協議會長成什麼樣子,雙方實在還沒有達成足夠的共識,沒有什麼內容可以對外公開,拜託媒體記者就聚焦在四次江陳會所簽的協議,不要問ECFA方面的問題了。

可見得,第四次江陳會談時,ECFA早已是讓兩岸官方焦頭爛額、耗盡精力的課題。就在陸委會歡迎海協會代表團的酒會上,賴幸媛和陸方以ECFA為題,談到她打算與國臺辦建立直接聯繫管道。酒會上陸委會準備了湯圓,因為時逢冬至,兩岸習俗都吃湯圓,算是凸顯兩岸共享的文化淵源。酒會的背景音樂則是臺灣民謠與臺語歌曲,藉以凸顯臺灣的主體性,至少陸委會同仁對《自由時報》的媒體朋友們是這樣詮釋的。其實所謂臺語,閩南語,還不是中國大陸傳來的,反正聽到臺灣主體性就高潮的人爽就好,且不深究了。

酒會一開始,江丙坤、賴幸媛、陳雲林與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行禮如儀,共同舉杯,然後各自散開,與熟識的人打招呼,聊天。人聲雜遝中,賴幸媛一直與鄭立中談話。陳雲林是出場扮仙的主角,而鄭立中則是有權的官員,賴幸媛能與國臺辦官員面對面的場合不多,難得可以與鄭立中直接談話,她把握機會,談ECFA,要求鄭立中帶話給王毅,賴幸媛希望建立陸委會與國臺辦直通的管道,否則兩岸事務難題難解、沒效率。

賴幸媛(左)找上鄭立中(右),要求建立與國台辦直接溝通的管道。(新新聞資料照)
賴幸媛(左)找上鄭立中(右),要求鄭立中帶話給王毅,希望建立陸委會與國臺辦直通的管道,否則兩岸事務難題難解、沒效率。(新新聞資料照)

酒會吵雜,旁人都聽不清賴幸媛與鄭立中談了什麼,但海協會旁觀的人覺得不對勁,在兩岸政府得靠白手套打交道的架構下。陸委會主委與國臺辦副主任,應該打打招呼就各自散開了,怎麼一直談?而且表情嚴肅。特別大陸的立場,是不承認臺灣所有官方機關的,為了避免讓外界覺得國臺辦直接與陸委會打起了交道,海協會的官員拉著劉德勳副主委說,我們也一起加入他們的談話吧,讓場面看起來輕鬆點。

酒會有記者在場,但用紅龍拉了條線,媒體區設在會場的一端,距離賴幸媛和鄭立中的位置有點距離。這個應該是愉快、休閒的場合,不會有特別的新聞賣點,但是中評社記者李仲維遠遠看著賴幸媛,似乎嗅到了什麼,我看到他繞過了紅龍,走出媒體區,逐步向賴等人靠近。我裝作沒看到他,起身往吧檯走去拿個飲料,就這麼一走,擋住了他的動線,不讓他往前。

當下我暗自佩服李仲維,只差個幾步,他就會聽到當時陸委會與國臺辦間最大的政治祕密。

江陳會後,國臺辦王毅主任透過鄭立中打了電話給劉德勳,同意兩個機關建立直接溝通管道,先從劉副主委與鄭副主任的電話聯繫開始,王毅希望這不只是一個傳遞訊息的管道,而且還要能解決事情。這也是賴幸媛的期待。

賴幸媛與王毅聯手開了綠燈,陸委會的處室層級與國臺辦的局級單位之間,隨著事務性協商工作的繁忙,也開啟直接的聯繫。在此之前,陸委會與國臺辦,雙方官員即使在制度化協商平臺常碰面,有彼此的聯絡方法,偶爾直接打電話給對方,但次數極少,也避談政治,不形成慣例。一直等到賴幸媛與王毅都點頭了,才正式往來。

在ECFA的談判過中,賴幸媛(右)與王毅(左)曾建立祕密管道。(合成圖)
賴幸媛(右)與王毅(左)聯手開了綠燈,陸委會的處室層級與國臺辦的局級單位之間,隨著事務性協商工作的繁忙,也開啟直接的聯繫。(合成圖)

兩岸協議談判過程中遇到的敏感問題,特別是牽涉到兩岸政治立場爭議的,除了副主委、副主任層級的電話聯繫,賴幸媛也透過陸委會同仁致電國臺辦,由國臺辦的窗口把賴幸媛的主張帶給王毅,王毅聽了,把他的回應交給國臺辦的局長,打電話告知陸委會。二〇一〇年兩岸協商《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大陸反對在兩岸協議裡面有「普世」或「國際」的文字,陸委會向陸方提出替代方案,用「人類共通價值」替代「普世價值」,賴主委告要負責協商的處長直接告知大陸的對口,明確表示,「如果大陸不喜歡把人類放入協議,那就放阿貓、阿狗、阿豬好了。」就是靠兩機關的直通管道。

管道是雙向的,王毅也會主動傳意見給陸委會,藉此解決一些僵局。原本得透過海基會安排日期、訂機票、約好見面地點,才能面對面談的事情,關鍵的部分就靠一來一往的電話談定。

某天晚上十點半,我在西門町晚餐,接到國臺辦的電話。在陸委會工作,晚上七、八點常是我最忙亂的時候,這時段湧來的公文特多,記者探詢的電話也多,晚上十點,才可以放鬆好好享受晚餐。十點半的電話,我看著來電顯示,跟太太說我非接不可,走到餐廳外面聽。不出所料,電話那端轉達了王毅主任看法:

關於兩個公司最近談的這兩項合同,王老闆希望與賴老闆溝通。現在已是關鍵階段,希望共同努力。我方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關於第一個合同,我方已經突破國際慣例,慣例是保護投資,不保護投資人,現在已經放入投資人,還包括親屬、幹部,而且做到二十四小時通知。

這些達成的結果,雙方可以用共同發佈新聞稿的方式,等於是對雙方都有約束力的協議。

關於(個人對政府)的部分,兩公司都沒有法源,雙方已經找到了五種仲裁等方式,最後一種,我公司可以通過最高法院做出解釋,這是最有權威性的方式了。這合同,我們這邊,與美國、香港還有其他地區,有的都談好了,都沒有這些內容。我們的專業部門說,別的經濟體都沒有像你們這樣要求的。

我公司老闆親自出面直接與專業部門溝通,強調兩家公司的特殊性以及需要。坦率說,已經讓到沒餘地可以讓了。

臺商方面,我們也用委婉的方式聽取了意見,他們可以接受。臺商講了時間點,如果可以在時間點內處理,是最好的結果。

你們過去關切的問題,我們很坦誠,盡了努力,這個合同是加分的,對兩邊都是好事,不簽臺商反而反彈。

簽,利大於弊,希望轉達賴老闆,請她發揮作用,最後關頭,相互靠攏,相互釋放善意。

當晚我就向賴幸媛主委報告。

邊報告,我邊想,我沒看走眼,賴幸媛與王毅都是在重要關頭敢擔起責任、親自出手、魄力行事的人。想到《投資保障協議》最辛苦也是糾纏最久的部分,突破僵局了,有點激動。

報告時我眼眶有點濕。因為肚子好餓,我飯才吃了兩口,餓得想掉眼淚。我突然想起,忘了在電話裡面跟對方約定。我一直希望國臺辦與陸委會兩個機關能建立默契,重大的宣示,或是要出難題給對方,最好在中午十二點前宣布。若晚些宣布,接招的一方確認求證、危機處理、協調其他部會、擬對策、往上報告、定調、回應記者⋯⋯一路忙起來,又是夜晚了。陸委會與國臺辦應該具體正視雙方員工都需要吃飯這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兩岸關係才能深化發展,讓亞太區域和平在紛亂的全球局勢中,成為人類世界珍貴的典範。

賴幸媛與王毅的高度,在乎達成史無前例的,把大陸的公、檢、司、法、商都納入規範的《投保協議》;我的高度,只是擔心肚子。

陸委會與國臺辦的直接管道逐漸成熟,陸委會同仁也因應這個新事務,建立通報程序。直通管道讓兩個機關形成良性互動,建立合作解決問題的基礎,在往後幾項兩岸協議的協商過程裡,有臨門一腳的作用,迅速地讓賴幸媛與王毅能達成共識、定案。

兩機關的直接管道也促成了賴幸媛與鄭立中的祕密碰面,在沒有海基會人員在場的情形下,共有兩次。即便兩個機關間對彼此的存疑仍然很深,隨著陸委會、國臺辦的互信增加,我們觀察到鄭立中與賴幸媛的互動,第二次就比第一次坦率而直接⋯⋯

《協商總在晚餐後》書封。(獨立作家)
協商總在晚餐後》書封。(獨立作家)

*作者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曾任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陸委會主任委員辦公室主任著有《地方派系》(揚智出版社,1996)、《低端的真相──街頭律師眼中的東倫敦華人移工》(秀威出版,2018)。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協商總在晚餐後:賴幸媛與王毅的祕密管道》(獨立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施威全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