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美國友台法案與護台行動的提醒與啟示

2020-08-13 05:40

? 人氣

2020美國總統大選:現任總統川普(AP)
承諾邀請台灣加入美國「退群」後的新組織,可行性如何?究竟是具體行動的「申援」或最後只是川普眼中「麥克筆尖」的「聲援」,時間自會證明,然過程卻不能過度依賴美方片面承諾。(資料照,AP)

自1949 年以來,美中台三邊關係始終是緊密互動的「三角型結構」,如美中關係改善,台美關係就相對趨於冷卻;美中關係惡化,則台美關係趨於緊密,整個趨勢上呈現反比例的關係。吳崇涵在《中美競逐影響力下的臺灣避險策略》中說的真切:台美關係往往是美中關係之「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隨著美中對峙危機迅速攀升,台美關係也順勢呈現快速增溫。因此,當國人欣慰於「40年來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候」,更應關切美中關係惡化背後所可能給台灣帶來的衝擊與挑戰。外交決策永遠以國家最大利益為前提,中國如此,美國如此,世界各國亦復如此,這也是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美艾薩部長訪台時的提醒;「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美國朝野一致的「抗中基調」在選後可能會逐漸趨緩而回歸美中競合的常態,屆時動態「三角結構」也將再次偏移、調整,台灣不能不警惕這種動態的改變,且「維持現狀」(status quo) 的承諾曾經是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基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選前的「聲援」是否會在選後成為真正對台灣的「伸援」,未來是否能和台灣分享新冠病毒疫苗會是最好的試題,也是台灣必修的,最真實的「國際關係」學分。

*作者為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中心副研究員、大學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