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嘴炮亡台,會嗎?!

2017-07-04 07:10

? 人氣

作者指出,現在只要在臉書上拼命加友,講些高調「嘴炮」言論,就能吸引觀眾和讀者,更甚至能讓媒體引用報導,實現「想被聽見」目的。(美聯社)

作者指出,現在只要在臉書上拼命加友,講些高調「嘴炮」言論,就能吸引觀眾和讀者,更甚至能讓媒體引用報導,實現「想被聽見」目的。(美聯社)

天文和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從2015年開始就一再預言「人工智慧威脅論」。今年3月,他再一次表示, 人類文明形成以來,有生存能力「優勢群體」的侵略就一直存在,AI未來進一步發展,便會具備這種優勢。它們可能會通過核戰或生物戰,摧毀人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霍金的預言,其實一點也不必擔心。在關鍵時刻,人類只要把電源切掉,AI就當機了。機器人棋王AlphaGo 如果沒電,就是廢鐵一堆,一步棋都走不下去。

不過,真正會讓我們滅亡的威脅還是存在的,輿論和言論圈的「嘴炮化」大趨勢,就有可能亡國亡台,而且是進行式。前副總統呂秀蓮,一再向大家「預警」這種可能性。

巴拿馬與中華民國斷交,與大陸建交,呂秀蓮憂心地表示,台灣要趕快籌謀新的外交出路,邦交國如果少到被國際質疑的地步,「台灣恐面臨亡國危機」。 而這不是她第一次講「亡台論」,早在去年6月,呂秀蓮在台中一場自己新書「非典型副總統」簽書會中, 就講過另一個版本。

呂前副總統那時候的說法是,大陸的習主席任期到2022年,所以會在任期內解決台灣問題。中共計劃在2020前,單方面從平潭挖一條穿過台灣海峽的海底隧道到新竹南寮。解放軍會在2020年前,經由海底隧道隨時登陸「解放台灣」。

你可以把呂秀蓮的「亡台論」,當成愛台憂國的警世危言。當然,也可以把她的話看作純粹的「嘴炮」。

20170616-前副總統呂秀蓮下午召開「如何化外交危機為契機」記者會。(蘇仲泓攝)
巴拿馬與中華民國斷交,與大陸建交,呂秀蓮憂心地表示,台灣要趕快籌謀新的外交出路,邦交國如果少到被國際質疑的地步,「台灣恐面臨亡國危機」。 (資料照,蘇仲泓攝)

剩下20來個小、窮、遠的邦交國,只是讓中華民國「看起來像個國家」,就算沒有任何邦交國,台灣依然可以維持實質的政治實體格局,何來亡國之說?只要與經貿大國美日和歐盟維持好實質的關係,誰也「堵」不死我們。至於挖海底隧道來「解放台灣」,到時候不費一槍一彈,只要「灌水」,就讓解放軍有來無回。

嘴炮的本質是「聽見」和「情感」

當今,無論公領域的公共輿論,或是私領域的個人言論,都已全面淪陷在「嘴炮」文化之中。反核人士的「用愛發電」、賴清德的「親中愛台」、反馬者的「傾中賣台」等等,都是這種文化的外在表現。嚴肅地研究這一現象的,可以發現它有著「想被聽見」和「操控情感」兩大本質。

十幾年前,網路應用普遍,大眾媒體開始把網路留言中「鄉民說」當成新聞素材。什麼樣的「鄉民說」會被報導?當然是那些大膽、極端、偏執和放肆的言論,才會博得版面、吸引讀者。

還有,社交媒體的興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媒體。從前,想要5百人以上知道你的想法,只有透過大眾媒體的報道,或是站在街上示威陳情。現在只要在臉書上拼命加友,講些高調「嘴炮」言論,就能吸引觀眾和讀者,更甚至能讓媒體引用報導,實現「想被聽見」目的。

不僅鄉民、網紅「想被聽見」,連學者、教授等專業人士,也難以抵抗「嘴炮」的吸引力。一位死忠支持綠營的教授,對民進黨處理同婚法案的態度有意見,就揚言可能「最後一次支持民進黨了」,馬上引起熱議和媒體的大報特報。 善用「嘴炮」為無名者、小人物,提供揚名立萬的機會,律師「呂十點」和哲學家「人渣文本」,就是成功案例。

「嘴炮」原本的狹隘定義是:滿足發言者單方面心理需求之無意義言論。不過,隨著演進,它又有了「操控情感」的功用,從「無意義」變得「有意義」。舉例來說,當初反核人士的「用愛發電」,根本不需要嚴肅的科學論證,電到底要從哪裡來,就可以「愛」之名,鼓動參與者的狂熱和情感,達到停核、廢核目的。

其實,並不需要全然以負面的心態,來看待「嘴炮」現象。雖然它時常背離事實、偏離未來的可能性,但它也有著對情感的療癒效果。

當台巴斷交時,民進黨政治人物講出「中華民國邦交都斷光了,台灣的邦交國就出現了」、「既然大家不承認中華民國,那就改名用台灣國去建交吧」。這些話可能連綠營支持者也不會相信,但不可否認地起到安撫沮喪人心的作用。

前行政院長游錫堃13日受訪時直言,「要斷交讓他斷交!」游還說,把這些錢拿來做國內建設。(顏振凱攝)
台巴斷交時,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表示,「中華民國邦交都斷光了,台灣的邦交國就出現了」、「既然大家不承認中華民國,那就改名用台灣國去建交吧」。(資料照,顏振凱攝)

這些「嘴炮」外交理論,並非起於一時,而是早就有台灣學者嚴肅地提出。那位曾投書媒體「太平島水不夠」,被馬英九究責「把島搞掉」的姜教授,半年前撰文表示,「建立新邦交應正名」,「應積極尋求建立『雙重承認』」。不管有無可能性,但總歸有個論述和說法,可以應對獨派支持者的「情感」性需求。

「嘴炮」現象,並非一黨之專利,而是藍綠皆有之。每當有重大爭議性的事件發生,人們便會自發地根據族群、政黨、信仰、意識形態,自動「站隊」。支持「己方」人士的言論,即使再荒誕無稽;批駁、封殺「對方」立場者言論,即使講的再言之確鑿。

傳播內容的質變

輿論和言論的「嘴炮」化,已經逐漸改變了大眾媒體傳播的內涵。傳統意義的言論自由,追求的是揭露事實真相,探討事件發展的未來可能性。而今天,網路、社交媒體大環境之下的言論自由(或說嘴炮自由),其目的是為了贏得情感面的響應,以及隨之而來的網路點擊和流量。

「40名台灣兵舉槍對抗2500名中國軍!」是篇揭露228真相的網路媒體報導,點擊將近百萬,可說是媒體「嘴炮」化的經典。只靠標題,就可以撩起讀者深刻的情感,「中國人殺台灣人」,「外來政權國民黨的威權殘暴」。不過這篇深受讀者喜愛的「真相文」,卻有許多蹊蹺之處。

雖然想要解讀嚴肅的歷史事件,但這篇文章的報導題材「不嚴肅」地參考了一部名為《燦爛時光》電視劇的主要情節,而這齣電視劇的取材卻又是來自口述歷史。228當時確實有國民黨7、800人的軍隊(而非2500人),追剿台中地區的「武裝叛軍」,「二七部隊」旗下一支3、40人的分隊。但是查遍所有資料,都沒查到具體的「叛軍」死傷數據。這支部隊由於和國軍相差懸殊,最後是自動解散的。

即使是這支「武裝叛軍」的首謀黃金島,逃亡6年後來被抓獲,也沒有判處極刑,而是關押25年。類似這篇報道的暢銷文,已經成為樣板和主流。還有一部《返校》遊戲,帶來大量的媒體報道和觀點評論,經由這部遊戲內容,重新還原了「歷史真相」。現在的大眾媒體,在多元和自由的名義之下,只要專注、滿足讀者的情感需求(恐怖與復仇),而不用太在意所傳遞信息的真實性。

台製遊戲《返校- Detention》遊戲畫面。(取自返校臉書)
作者認為,現在的大眾媒體,在多元和自由的名義之下,只要專注、滿足讀者的情感需求(恐怖與復仇),而不用太在意所傳遞信息的真實性。圖為台製遊戲《返校- Detention》遊戲畫面。(取自返校臉書)

在網路、社交媒體媒體成為傳播的主要載體之後,媒體「嘴炮」化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越激越、偏執的聲音,才能贏得受眾的關注,掌握輿論主導。不僅是川普之流、極右派民粹的聲音「嘴炮」化,自由、進步派的陣營同樣喜愛「嘴炮」。

在挺同、反同議題上,台灣自由派人士和媒體,發出許多前衛、進步、美妙,但禁不起推敲的連篇「嘴炮」言論。他們聲稱同婚合法,展現對LGBT群體友善,可以吸引世界各地同性或跨性別有創意人才來台工作,把台灣建設成亞洲矽谷。不過同時又為了保護本國青年就業機會,反對外籍人士來台工作的相關法案。

又說,「同婚保護台灣」,同婚合法會帶動人權自由進步,進而讓台灣更加安全。這和中華民國改名,可以外交突破的說法,不是異曲同工。

還說,「成為亞洲第一」,讓世界看見台灣,南非是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世界上第5個),世界有更多看見南非嗎?

世界各地,反傳統、反建制、反權威的聲音,經由「嘴炮」的傳遞虛擬放大,製造的躁動和騷亂處處都是。政府退出媒體、言論自由,或許在10年、20年前是進步的,但如今「嘴炮」橫行,商業媒體為了流量、點擊、生存無底線地附和,「嘴炮」已到了裹脅、牽制務實和理性的施政地步。除了台灣的廢核、停核是其中一例,還有其他的例子可舉。

在川普還未就任之前,獨派大佬們天天施壓、呼籲蔡總統,要利用美中之間的矛盾「見縫插針」,開拓外交空間。結果就出現了川蔡之間的「那通電話」,這到底是找到了「縫」,還是給自己挖了個「坑」,就有見仁見智的解讀了。藍綠的嘴炮已經為此事較量過了。

中國大陸除了黨媒之外,還有被視為帶有民粹色彩的官媒《環球時報》,俄國則有國營、善用民粹力量槓桿的《RT》(Russian Time)頻道。這些國家利用可控的媒體工具,甚至以保守的、左的民粹言論,來牽制平衡開放的、右的民粹聲音,以免國家因「嘴炮」陷入失控狀態。

台灣的執政者,既要面對內政、兩岸、外交等領域的嚴峻挑戰,也要正視言論、媒體「嘴炮」化的潛在危機。馬、蔡兩位元首,都有性格和施政上的盲點,但是「嘴炮」對他們造成了與其缺失不成比例的強大殺傷力。如果不能有效因應,外在的威脅恐怕還不足以亡台,內部的「嘴炮」就足以讓這個國家分崩瓦解。

*作者為專欄作家、獨立評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