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也能天降雄兵!乾旱夏季野火頻發 美國打火弟兄空降林地戰祝融

2017-07-02 08:00

? 人氣

又到了夏季森林野火好發期,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忙碌的從天而降,到各偏遠地區救火。(AP)

又到了夏季森林野火好發期,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忙碌的從天而降,到各偏遠地區救火。(AP)

6月30日,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渺無人煙的森林,由閃電延燒出的野火遍及28平方公里,甚至危及到一座火車鐵橋,政府緊急加派人手到場支援,但這些救兵竟是從914公尺的高空、乘著降落傘而來,擁有如電影中英雄降臨般的氣勢從天而降,他們是「空降消防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西部偏遠地區易生森林野火 消防員需緊急從天而降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AP)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AP)

每到盛夏時分,連日乾旱使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甚至加州陷入野火危機之中,這是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最忙碌的季節,「電話一來,我們就要馬上出動。」空降消防員斯坦札克(Nick Stanzak)說道,他所在的小隊由8名菁英消防員組成,每次出任務都要扛著將近44公斤的裝備,乘著降落傘,降落到美國西部任何一處有野火發生的偏遠地區。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AP)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從天而降。(AP)

「我們無法預知接下來一個月的天氣如何,又甚至是兩週後的天氣,所以隨時都要做好準備。」斯坦札克說道,發生野火的地區通常地處偏遠,無法及時從都市調派人力,在面臨野火蔓延的時間壓力下,空降消防員的作用有如天降甘霖,截至目前為止,他們已成功撲滅了30起野火。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AP)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到達地點後,一一收起降落傘,準備去撲滅野火。(AP)

1960年代 「空降消防員」計畫應運而生

目前在美國約有450名空降消防員,他們在平時隸屬於美國森林服務中心(U.S. Forest Service)或是聯邦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BLM),但每當野火季節一到,他們便會組成聯合部隊,到各地出擊,「老實說,從飛機上跳傘去救火,跟平常我們在城市裡開著消防車沒兩樣,說不定還比較安全。」斯坦札克說道。

1934年,在真正的空降消防員出現以前,當時在美國猶他州和前蘇聯都有將降落傘納入消防員訓練的一部分,但後續發生野火時,僅利用降落傘來傳遞物資,甚至發明了「水炸彈」(water bomb),企圖將汽油桶裝滿水,投遞至發生野火的區域以利快速救火,但因安全問題而不了了之,直到1939年,第一個美國森林服務處的員工路夫金(Francis Lufkin)參與了跳傘至山區的實驗,才被認為這個方法可行。

1960年代,空降消防員計畫已經擴展到美國西部及阿拉斯加地區。

除了救火 空降消防員還得上演荒野求生記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AP)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AP)

身為被投放到偏遠地區的空降消防員,除了救火外,還得準備自身補給的物資,像是鏈鋸、鐵鍬、乾糧等,所有提供個人生存必備的物品,因爲誰也不敢肯定每一次的野火要花多久時間撲滅,他們得在同個地點待上好幾天,而平時接受過跳傘訓練的空降消防員,在實戰時也不得馬虎。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AP)
美國空降消防員(smokejumper)正在接受跳傘訓練。(AP)

每一次降落都要考慮到該地的風速、預期溫度及濕度,跳傘時也要掌握自己降落傘的轉彎幅度,和其他隊員的距離,甚至是降落後會遇到的危險等等,「當你要跳傘時,你只能一心專注在跳傘上。」擁有27年經驗的祖雷斯(David Zuares)說道。

全球暖化氣溫上升 酷夏成居民夢靨

加拿大西部亞伯達省(Alberta)發生歷來最嚴重的野火(美聯社)
加拿大西部亞伯達省(Alberta)發生歷來最嚴重的野火(美聯社)

森林野火通常由閃電或是其他人為因素引起,通常發生在偏遠的林野間,因此難以控制,乾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1月,美國加州迎來史上最嚴重乾旱,在消防淡季的冬天竟發生150起森林野火,2016年5月,在全球暖化、聖嬰現象(ENSO)雙重夾擊下,加拿大西部亞伯達省(Alberta)發生大面積野火,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近10萬人被疏散。

1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智利港口城市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也難逃野火肆虐,政府緊急撤離當地400名居民,19人受傷,將近4萬7000戶停電,每一年的夏季,都成了當地居民的夢靨。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韓亞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