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市場還是民主:《監控資本主義時代》選摘(4)

2020-08-19 04:30

? 人氣

海耶克選擇市場,而非民主。他主張市場系統不僅能推展分工,還能「基於均分知識協調資源分配」。他強調唯有此系統才能與自由相容。他同意世界也可能構思出別種文明,「例如白蟻的『國家』」,但這與人類自由並不相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克.祖克柏曾誇耀臉書知道每個人讀過的每一本書、看過的每一部電影、聽過的每一首歌,其預測模型還能在你去到某個陌生城市時向你推薦酒吧,你踏進店裡時,酒吧老闆早就調好你最愛的飲料等著你光顧。

臉書近年爭議頻傳,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力挽狂瀾。(AP)
臉書執行長祖克柏曾誇耀臉書知道每個人讀過的每一本書、看過的每一部電影、聽過的每一首歌。(資料照,AP)

臉書資料科學團隊的主任就曾這麼說過:

「這是史上頭一遭,我們可以看到如此大規模、高品質的人類通訊資料……有史以來我們首次拿到一把顯微鏡……可以檢視非常精細的社交行為,這是過去無法觀察到的……」

一位臉書頂尖工程師言簡意賅地說明:

「我們的目標是繪製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圖像與彼此之間的關係。」

其他監控資本主義領導企業也胸懷同樣的目標。谷歌的艾立克.史密特於二〇一〇年指出:

「只要使用者提供更多關於自己與朋友的資訊,我們就能提升搜尋結果的品質。使用者甚至不需要打字出來,我們知道你身處何方,我們知道你去過何處,我們多多少少猜得到你心裡在想什麼。」

微軟的薩蒂亞.納德拉把所有實體與制度空間、人們、社交關係理解成可以編入索引、加以搜尋的事物:萬事萬物都受制於機器推理、模式辨識、預測、預防、干預、修正。

監控資本主義不同於過去的資本主義,監控資本家也不是亞當.斯密或海耶克所想像的資本家。在此體制下,自由與無知不再結伴出現,不再是謎團的一體兩面。監控資本主義史無前例地同時握有自由與知識。同時掌握兩者的程度與機器控制力量的範圍成正比。這股不受阻礙的累積力量有效挾持社會的學習分化,確立監控收益賴以維繫的涵納與排除態勢。監控資本家宣稱擁有指使知識的自由,再利用知識優勢來維護並擴展其自由。

手機中應用程式無比的機動性,人們可以同時扮演多種角色。(圖片取自pixabay)
監控資本主義不同於過去的資本主義,史無前例地同時握有自由與知識,同時掌握兩者的程度與機器控制力量的範圍成正比。(示意圖,取自pixabay)

雖然資本主義企業在競爭市場中尋求各種知識優勢再正常不過,然而監控資本家將無知轉換為知識的技術能力超越以往,因為他們擁有下列條件,而這正是監控資本家與傳統烏托邦主義者的差異所在:可以實際轉換世界的財力與智識資本,並透過大他者不斷擴張的結構一一實現。更令人驚異的是,透過單向進行又無所不在的轉換計畫掠奪人類經驗,榨取監控資本。我們的生命被剝開、出售,收入用來購買監控資本家的自由與我們的臣服;他們累積知識,而我們對其握有的資訊一無所知。

這種新情勢揭開新自由主義為剜除雙向運動所提出的藉口,這同時也是原始資本主義勝利的先決條件:自由市場、自由市場中的行為者、自律企業。這顯示監控資本家已經摸透新自由主義辯詞的修辭手法與政治精妙所在,同時更追求嶄新的累積邏輯,掩飾資本主義世界觀的根本假設。他們不僅重新洗牌,還改變遊戲規則,假如沒有應用烏托邦主義者引進的數位環境以及廣袤的財富和科學資源,不但前所未見,更是無法想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