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9日,監控資本主義初登場:《監控資本主義時代》選摘(1)

2020-08-16 04:30

? 人氣

監控資本主義具有獨一無二的資本累積邏輯,在其思維邏輯中,監控是將投資轉化為利潤的基礎機制。多虧了監控資本主義,我們在數位領域中追尋的有效生活資源,如今已充斥著全新的恐嚇與脅迫手段。(圖片取自pixabay)

監控資本主義具有獨一無二的資本累積邏輯,在其思維邏輯中,監控是將投資轉化為利潤的基礎機制。多虧了監控資本主義,我們在數位領域中追尋的有效生活資源,如今已充斥著全新的恐嚇與脅迫手段。(圖片取自pixabay)

二〇一一年八月九日,監控資本主義初登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威脅與懲罰日益壯大,

天使開拓的回頭之路守衛森嚴,

詩人和立法者不得其門而入。

――威斯坦.休.奧登,《來自中國的十四行詩》,第二首

二〇〇七年,臉書推出Beacon服務,將其包裝為「一種在社會上散播訊息的方式」。Beacon讓臉書的廣告商能在網路上追蹤用戶,並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於個人網絡中公開用戶的購買紀錄,這項魯莽無恥的操作,令許多用戶氣憤難平。他們不僅在線上追蹤顧客的行動,更越權任意掌控、公開用戶的個人資料。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被迫關閉此計畫,但在二〇一〇年,他聲稱個人隱私不再是社會規範,興高采烈地宣布將鬆綁公司的「隱私政策」,來反映這種自利的新社會狀態主張。臉書用戶強納森.崔恩(Jonathan Trenn)針對自己的Beacon經驗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祖克柏顯然是沒讀過:

我從Overstock網站訂了一組訂婚鑽戒,準備在新年的時候給女友一個驚喜……不出幾小時,我就接到一通令人驚訝的電話。我的好友歡天喜地的打電話來「恭喜」我訂婚!!!你們能想像嗎?Overstock竟然在我的公開臉書即時動態上,公布我的消費細節(包含產品連結跟售價),而且還通知所有臉書好友。所有臉書好友都收到了,包含我的女朋友,還有她的朋友等等……這些行徑我完全不知情,也沒有經過我的同意。驚喜就這樣毀了,我怎麼能不氣?

臉書創始人祖克柏。(美聯社)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在二〇一〇年聲稱個人隱私不再是社會規範,興高采烈地宣布將鬆綁公司的「隱私政策」,來反映這種自利的新社會狀態主張。(資料照,美聯社)

這種入侵他人隱私,狡詐惱人的行徑,就這樣毀了這份特別的計畫,毀了對我跟女友來說一輩子難能可貴的回憶。那些認為這是絕佳商業操作的臉書跟Overstock員工,我真的好想把他們的脖子扭斷。這起駭人聽聞的事件,在網路上恐怕是史無前例。我的人生,有一部分就被這件事給毀了。

在許多違反民眾對提倡導向操作之期待的案例中,最邪惡的恐怕就是無所不在的「服務條款協議」。法律專家將這些協議稱為「定型化契約」(contracts of adhesion),因為它們使用戶陷入「要就要,不要就拉倒」的局面,而且完全不管用戶是否願意,自顧自緊追著用戶不放。服務條款或使用條款協議等網路「契約」,也稱為「點選即視為同意」(click-wrap),因為根據研究顯示,多數人根本就在未詳讀協議內容的情況下,就點下「我同意」的按鍵,使自己捲入不公平的合約關係中。在許多情況下,當你在瀏覽某個網站時,即便不知情,也已經被強制同意其服務條款協議了。學者指出,這些數位檔案又臭又長,而且內容錯綜複雜,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降低用戶詳讀全文的動機。此外,雖然使用者是在未詳讀條文的情況下被動同意合約內容,但多數法庭都維持此類合約的合法與正當性,許多網站因此都放心使用此類契約。美國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約翰.羅勃茲(John Roberts)坦承,自己「從不閱讀電腦中的細小條文」。此外,企業得以隨時單方面修改服務條款,無需特別通知用戶或徵得其同意。這些條款通常會自動代表其他公司(合作企業、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廣告中間人等)與用戶簽約,卻未詳細列出他們的服務條款,也沒有為此負起責任。這些現象不僅對用戶構成傷害,更令人感到備受羞辱。這些「合約」將一種穩輸的終極退步狀態,強行加諸在使用者身上,法學教授南西.金(Nancy Kim)認為這些條款根本是「虐待狂」。

生活在手機、網路不離手的現在,學會實用的網路表達法到哪都不怕沒網路用!(圖/取自Unsplash)
法律專家將這些「服務條款協議」稱為「定型化契約」,因為它們使用戶陷入「要就要,不要就拉倒」的局面,而且完全不管用戶是否願意,自顧自緊追著用戶不放。(圖/取自Unsplash)

法學學者瑪格麗特.拉丁(Margaret Radin),觀察這些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合約」。「協議」與「承諾」的神聖概念,對於羅馬時期以來的契約建構之發展而言相當重要,但如此神聖的概念,如今卻退化成「護身符」般的信號,「僅意味著那些使用繁瑣文字的企業,想讓接受的用戶受其約束。」拉丁將此「隱私徵用」,解讀為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侵占他人權利的手段。她認為從法律規範與合約建構層面來看,這些「合約」是道德與民主的「衰退」,這種扭曲的手法,重新塑造民主程序賦予用戶的權利:

「將民主程序換成企業自己設計的系統……用戶如果想與企業進行交易,就必須進入一個他們打造而成的法律環境。」

對這種墮落、倒退的操作來說,數位環境向來是重要媒介。金指出過去的紙本合約,其實對合約行為有自然約束力,因為紙本合約需要印製、寄送以及歸檔等成本。紙本合約需要實體簽名,企業就比較難對顧客施加壓力,要求顧客詳閱長達數頁的細小文字。但是在數位世界中,合約根本「沒有重量」。合約的內容能持續增加,而且合約的複製、發送或是建檔,也完全無需額外成本。企業得知法院承認點選拆封或瀏覽拆封合約的法律效力後,就貪得無厭地擴展這種墮落合約的規模與內容,「目的是為了從消費者身上,榨取與交易本身無關的額外利益。」此現象跟在第三章探討的行為剩餘開發同時出現。當時,有悖常理的古怪「隱私政策」開始納入服務條款協議中,使此類隱私權徵收條款再次大退步。就連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的前理事長喬恩.萊博維茨(Jon Leibowitz)都公開表示:「我們都知道消費者根本不讀隱私政策。」

二〇〇八年,兩位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教授,估算閱讀這些隱私政策的合理時間。他們發現大家在一年內會碰到的隱私政策,需要花七十六個工作天才讀得完,全國需付出的機會成本大概有七千八百一十億美元。今天,這兩項數字又再度攀升了。不過時至今日,多數用戶仍對這些「強取豪奪」的條款渾然不覺。正如金所說,消費者的不知不覺,正好允許企業「在不進行協商的情況下獲得用戶權利,並在監管機關與用戶搞清楚發生什麼事之前,狡詐貪婪地建構、發展這些手段。」

情侶、情人、手機、香港、口罩。(美聯社)
時至今日,多數用戶仍對這些「強取豪奪」的條款渾然不覺。消費者的不知不覺,正好允許企業在不進行協商的情況下獲得用戶權利,並在監管機關與用戶搞清楚發生什麼事之前,狡詐貪婪地建構、發展這些手段。(資料照,美聯社)

監控資本主義補位登場

在iPod問世的十年內,新品種的經濟力量迅速補位登場,讓隨意的搜尋、按讚或點擊行為被某些公司據為己有,當作可追蹤、分析並轉換成利潤的資產。這就像有條鯊魚安靜地在表面行動下方潛伏盤旋,偶爾躍出水面咬一口鮮肉。最後,這些公司開始將這些違規行為,解釋成「免費」網路服務的必要交換條件。他們認為如果要享有資訊、連結與其他數位商品的回饋,並自主決定取得服務的時間與地點,就必須貢獻個人隱私作為代價。他們的推諉說詞,讓人忽略其行徑掀起的劇變,徹底改寫資本主義與數位世界的規則。

回顧過往,我們會發現使用者的期待與現實的落差,就像微小的孔洞一樣,讓人窺見那個將在未來迅速發展成形的制度化形態,開始學會剝削第二現代性的需求,並將「透過排除來達到經濟成長」的既有規範,當成推動全新市場計畫的手段。經過一段時間後,那條鯊魚終於顯露原形:它是能不斷複製增生,具有內在一致性的全然新品種資訊資本主義,其目標是取得市場主導地位。這種形態前所未見的資本主義,蠻橫地闖進人類歷史中,它就是所謂的監控資本主義。

祖克柏表示,在創新研究,以及保護民眾隱私及安全之間,必須取得平衡。(圖/ flickr)
某些公司將侵犯隱私的違規行為,解釋成「免費」網路服務的必要交換條件,認為如果要享有資訊、連結與其他數位商品的回饋,並自主決定取得服務的時間與地點,就必須貢獻個人隱私作為代價。(圖/ flickr)

這種新的市場形態,具有獨一無二的資本累積邏輯。在其思維邏輯中,監控是將投資轉化為利潤的基礎機制。監控資本主義的迅速崛起,及其制度化的應用和大幅擴張,對顛覆操作的暫時性承諾,及其以提倡為導向的價值提出挑戰。廣義來說,監控資本主義的崛起,違背許多「網路公民」的希望和期盼,這些人原先都相當珍惜網路世界立下的解放承諾。

為了滿足我們對有效生活的需求,監控資本主義奪走數位世界的超能力,並承諾會施展魔法來提供無窮無盡的資訊,以成千上萬種方式來預期我們的需求,使紛亂繁忙的現代生活變得更單純。我們以獨有的歡迎儀式,讓監控資本主義進駐我們的內心與家園。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幾個章節中詳細描述,多虧了監控資本主義,我們在數位領域中追尋的有效生活資源,如今已充斥著全新的恐嚇與脅迫手段。在此新政權中,我們的需求獲得滿足,個人生活中的行為數據卻遭奪走,成為轉化為他人利益的原料。此現象最後造就出一種怪異的權力混合物,我們自以為握有的權力其實持續自體縮減。在缺乏確切社會反應的情況下,這種資本累積邏輯完全不受制約或限制,使監控資本主義成為當代最主流的資本主義形態。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套書立體書封。(時報文化出版)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套書立體書封。(時報文化出版)

*作者為哈佛大學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也是該校第一位獲得終身職的女性學者。長期投入研究數位社會的崛起,包括它對個人、組織與社會的影響,以及其對於資本主義的過去及未來的影響。此外,還建立並主持高階管理計畫「奧狄賽:下半場人生學校」。另著有The Age of the Smart Machine and The Support Economy。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