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回首「六七暴動」五十年 港人前瞻新出路

2017-06-30 12:00

? 人氣

麥理浩開啟香港黃金十年

另一方面,「六七暴動」影響了港英政府對香港治理心態。過去香港人不關心在地政治,殖民者覺得民眾都不把這個地方當自己的家,為什麼他要在乎?「六七」之後,港英政府最主要的改變,表現在一九七一年底上任的第二十五任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為香港帶來的「黃金十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殖民長官麥理浩的建設卻為香港本土認同奠基。(翻攝自維基百科)
殖民長官麥理浩的建設卻為香港本土認同奠基。(翻攝自維基百科)

麥理浩是中國通,四九年前駐過福州、漢口,去香港前駐過越南。對香港史頗有研究的劉細良說,麥理浩對香港的建設是從帝國利益出發,他到香港時,就想到未來要和中國協商香港前途問題。「他把香港打造成一個模範城市,一個對中共而言會下金蛋的鵝,就是為了延續對香港的管治。」

麥理浩在一九七二年給英國外交部的報告指出:

我認為我們應該盡一切方法打造香港為一個達國際地位、具備高素質的教育、科技與文化,以及有高水準的工業、商業、財經設備的模範城市,以至在它身上中國既能得益,但又因為考慮對這些實質利益的需要和本身國內條件之不同,而不願意把香港收回。

這可幫助爭取額外的時間,令中國的情況逐步演進,甚至影響中國政府令它考慮或者日後在它的主權之下繼續給予香港的一個特殊地位,而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保障市民的生活方式,和英國與其他國家在這殖民地的利益。

麥理浩不只開展地鐵、海底隧道、新市鎮開發等硬體建設,並推動社會福利。更重要的是展開行政改革,建立一個以行政主導的諮商民主。劉細良指出,麥理浩用「民生抗共」而非「民主抗共」,建立官民溝通的管道,要贏得民心。

今天香港成了一個國際金融貿易中心,是在麥理浩十年建設的基礎上、於一九八○年代發展出來的。

本土文化與身分認同的出現

雖從殖民母國利益出發,麥理浩的建設卻讓香港人有了歸屬感。史學研究者徐承恩在《香港  鬱躁的家邦》中指出:

自成一國的香港亦於此時出現本土導向之潮流文化,粵語流行曲與港產粵語片大受歡迎……各種潮流文化成為香港人集體關注的話題,而享受娛樂亦因而成為儀式化的集體經驗。這些文化產品又多從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想像中取材,長期透過大眾傳媒潛移默化,塑造香港人深層次的本土身分意識。

劉細良也指出,香港在一九六○年代省籍衝突、分化還很明顯。本地人稱外省人為「撈鬆」(意即「老兄」)、香港電台有各種方言的廣播,但到了到八○年代都變成廣東話廣播,「大家開始認為認同香港文化是種潮流」。

如今北京認為香港的人心沒有回歸,還在戀念英國殖民統治,所以要積極推動愛國教育。劉細良則批評,這是完全不瞭解香港文化的想法。「港英時期沒有一個很強勢的官方文化,沒有強力推廣英國文化,這和印度不一樣,但不代表英國沒有文化政策。」

那港英政府文化政策是什麼?劉細良指出,一九二○年代十七任總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是英國的「官學生」(等於今天的政務官,Administrative Officer, AO)。英國先派他去廣州學粵語,之後在香港殖民地府工作。

一九二五年他接任香港任總督前,國民黨發動「省廣大罷工」,封鎖廣東與香港的貿易。這個愛國主義運動,讓前任總督司徒拔爵士(Sir Reginald Stubbs)無力因應下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郭宏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