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錢不還,更翻臉併吞債主國!30年前伊拉克揮兵入侵科威特,成自取滅亡的開端

2020-08-02 16:00

? 人氣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聯軍攻入科威特。(AP)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聯軍攻入科威特。(AP)

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總統海珊下令10萬大軍對鄰國科威特發動進攻,短短3小時,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君主制小國首都淪陷,元首賈比爾三世逃往沙烏地阿拉伯。6天後,科威特宣告滅亡,伊拉克正式將科威特併吞為第19個行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此迅速的閃電作戰,就連緊盯中東動態的歐美國家都反應不過來。1991年1月17日,由聯合國所授權組成的34國聯軍執行「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才成功讓伊拉克將軍隊撤出科威特,結束近7個月的軍事佔領。

但30年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陰霾仍然籠罩著中東地區,儘管科威特已恢復昔日富裕榮景,但許多人認為當年戰爭種下該地區破壞的種子。伊拉克前將領塔菲克(Subhi Tawfiq)接受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訪問指出:「那天早上聽到(入侵)消息時,痛苦和絕望淹沒了我。對於兩個波斯灣國家來說,都是可怕的一天;對伊拉克而言,這絕對是走向盡頭的開端,自此一切都變了。」

準備接受庭審前的海珊。(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準備接受庭審前的海珊。(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為什麼入侵?海珊無止盡的貪婪野心

位於伊拉克東南方的小國科威特,一個彈丸之地卻擁有1040億桶石油探明儲量,豐饒但毫無招架之力,使它成為第一次波灣戰爭(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的引爆點。

伊拉克與科威特在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期間結為盟友,科威特義氣相挺,出借140億美元(新台幣4350億元)急需資金給伊拉克,但是在兩伊戰爭結束後,經濟衰微且背負巨額債務的伊拉克需要更多的財政援助,它的野心望向科威特龐大的石油資源,並期望科威特可以減輕其債務負擔。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2台伊拉克戰車遭伊拉克士兵拋棄。(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2台伊拉克戰車遭伊拉克士兵拋棄。(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90年8月2日,科威特拒絕免除伊拉克債務的幾周後,伊拉克時任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下令發動攻勢吞併科威特,僅花2天即擊潰科威特三軍,8月8日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

華盛頓智庫「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Dania al-Thafer)指出:「從科威特的角度來看,伊拉克一直對科威特懷有擴張計畫,其入侵舉動也符合這計畫。許多科威特人還覺得,伊拉克很想控制科威特豐足的石油儲備,入侵很大程度上是因其野心所致。」

事實上,科威特在1961年6月19日即脫離英國獨立建國,但伊拉克始終沒有承認科威特獨立。海珊政府在國內的政治宣傳主張,科威特自古以來都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只是十九世紀時遭大英帝國分割,而佔據科威特則是伊拉克建立大阿拉伯聯盟的第一步。

1990年波斯灣戰爭,老布希在沙烏地阿拉伯慰勞感恩節無法回鄉的美國官兵。(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90年波斯灣戰爭,老布希在沙烏地阿拉伯慰勞感恩節無法回鄉的美國官兵。(wikipedia/Public Domain)

欠錢不還,反攻佔債主國 伊拉克遭國際聯軍擊潰

入侵舉動立刻遭到國際社會譴責,各國開始尋求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上懲罰伊拉克。1990年8月6日,聯合國安理會(UNSC)要求伊拉克「立即無條件撤離在科威特的部隊」,安理會還對巴格達實施貿易金融制裁和軍事禁運。

隔天,美國時任總統老布希(George H.W. Bush)為保護美國在中東利益,宣布執行「沙漠之盾行動」(Operation Desert Shield):派遣1萬5000名美軍、32艘驅逐艦、100架直升機與戰鬥機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防範沙國遭伊拉克入侵。同時,老布希政府也透過外交手腕,促成美國、英國、法國、南韓等35國組成對抗伊拉克的聯軍。

直到同年11月底,伊拉克仍藐視國際壓力。在美國運籌帷幄下,聯合國安理會於11月29日通過第678號決議,向伊拉克軍隊發出「1991年1月15日之前無條件撤出科威特」的最後通牒,否則將允許各國「動用一切手段」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第678號決議也成為國際聯軍攻入科威特的依據。

直到最後期限屆滿,海珊果然硬撐著不撤軍,忍耐已久的美國等35國聯軍於1991年1月17日發起沙漠風暴行動,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軍事目標進行猛烈轟炸,連續42天內出動空軍飛行逾10萬架次,投下8萬8500公噸的炸彈。2月24日,聯軍兵分三路發動地面進攻,僅花100小時就擊潰伊拉克軍隊,迫使海珊宣布科威特獲得解放。聯軍2月27日停火,為期43天的行動結束。

1990年感恩節,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在沙烏地阿拉伯視察美軍。(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90年感恩節,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在沙烏地阿拉伯視察美軍。(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亡國之痛凝聚科威特民族團結

經過近7個月的佔領,伊拉克在遭受數萬官兵和平民傷亡,以及基礎設施被破壞殆盡之後,終於接受聯合國所有決議。科威特作為主要戰場也損失慘重,全國社區幾近全毀,數百名科威特人民遭殺害或慘受酷刑,伊拉克軍隊在撤出之前,將科威特賴以為生的大部分油井引燃。

科威特復國後,科威特埃米爾(Emir of Kuwait,科威特國家元首)賈比爾三世(Jaber Al-Ahmad Al-Sabah)返國重建故土。半島電視台引述專家說法指出,科威特至今都未恢復戰前的富裕狀態,不過海灣小國還是找回部分和諧與繁榮,僅有一些科威特人民仍對當年的亡國恨耿耿於懷,也對美國的暴力轟炸行動、戰爭期間棄國逃亡的人感到不滿。

波斯灣情勢專家、倫敦政經學院(LSE)中東研究所研究員弗里爾(Courtney Freer)解釋說,科威特除了戰後重建有成以外,還保留了國際名譽與地位,尤其是在1992年恢復國會選舉之後。他補充表示,經歷了亡國之痛也使科威特民族主義更加團結,也對埃米爾家族更為效忠。

入侵科威特,是伊拉克自取滅亡的開端

對伊拉克而言,入侵科威特為該國開啟數十年破壞動盪的大門。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沒有如願獲得科威特的石油儲備,也沒有成為中東強權,反而成為國際社會認為的流氓國家。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展開為期8年的伊拉克戰爭,推翻海珊長達24年的獨裁政權。

但是美國不體面的入侵行動留下矛盾種子,其扶植的伊拉克親美政府主要由什葉派穆斯林組成,但那是海珊執政期間長期遭到鎮壓的派別,也因此伊拉克陷入血腥的宗派衝突至今。「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解釋:「戰爭使伊拉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更加脆弱。此外鄰近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和伊朗發展出對立關係,使伊拉克在該地區處於政治孤立狀態。」

伊拉克士兵逮住海珊的那一刻。(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伊拉克士兵逮住海珊的那一刻。(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儘管近年伊斯蘭國(IS)覆滅、原油產量創新高,伊拉克仍擺脫不了衝突暴力、貪汙腐敗、經濟蕭條、公共服務破敗等問題。儘管伊拉克石油儲量居全球第四,但人民受到聯合國嚴厲制裁和多年禁運之苦,2014年該國4000萬人口中,竟有22.5%每天收入不到1.9美元(新台幣60元),1/6家戶三餐不繼,失業率也高達17%。

伊拉克退役陸軍上將塔菲克回憶說:「制裁和孤立使伊拉克屈服。戰爭結束後,我就算花掉全部月薪(當時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也不能給自己買一包香煙。那次入侵摧毀了伊拉克。情況只有變得越來越糟。」

2020年7月14日,伊拉克南部大城巴斯拉(Basra)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AP)
2020年7月14日,伊拉克南部大城巴斯拉(Basra)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AP)

波斯灣戰爭的唯一勝者:美國

「波斯灣戰爭為擴大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並鞏固其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提供了地緣戰略機會。」── 波斯灣局勢專家塔弗

第一次波灣戰爭以聯軍全面勝利收場,聯軍一共派出逾95萬軍人,包括70萬美軍,伊拉克則有65萬軍力,但雙方死亡人數懸殊,伊拉克至少有2萬5000人喪命,聯軍僅有292人陣亡。波灣戰爭是美國自越戰慘敗之後,發動最大規模的戰爭,透過國際媒體不間斷直播報導,這場戰爭不僅重振美軍在世界上的聲威,也讓老布希支持率大增。

半島電視台指出,波斯灣戰爭的主要長期影響是,為美國在該地區增強軍事實力鋪平了道路。儘管當初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擔憂伊拉克擴張行動,才要求美方提供軍事援助,但不可否認,華府當局參戰可以得到明確利益。

美國1991年波斯灣戰爭勝利後,同年6月8日舉行「全國勝利閱兵」,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AP)
美國1991年波斯灣戰爭勝利後,同年6月8日舉行「全國勝利閱兵」,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AP)

「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解析:「老布希擔心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這將導致石油生產中斷,從而對全球經濟造成連鎖衝擊。此外波斯灣戰爭為擴大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並鞏固其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提供了地緣戰略機會。」

「在波斯灣地區拓展安全角色後,美國獲得了經濟利益。隨著美國開始與海灣國家進行更多軍事合作,雙邊國防和軍事貿易也有所增加。」塔弗表示。倫敦政經學院(LSE)中東研究所研究員弗里爾贊同其看法:「戰爭可以說合理化了,美國在阿拉伯半島擴大軍事足跡的現象。美軍如今在科威特、卡達設有大型基地,在巴林也有海軍基地。」

這也為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奠定了基礎,毫不意外,在行動開始之前,成千上萬美軍在科威特集結,科威特成為美軍占領伊拉克的橋頭堡。弗里爾還指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大獲全勝之後,增強了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念頭,「因為美國(1991年)介入並沒有導致伊拉克政權更迭,因此產生一種任務未完成的感覺,這是老布希政府第一任期內想要達成,但沒有強行做到的。」

曾淪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據點的伊拉克大城市摩蘇爾。(AP)
曾淪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據點的伊拉克大城市摩蘇爾。(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